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要做门阀(上)_要离刺荆轲【完结】(1066)

  那就跟登天差不多!

  好在,作为穿越者,张越见过了古今中外的无数成败或失败的改革。

  属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故而,知道应当如何说服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甘愿割肉让利:给他们一个更大的好处和利益!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成功的变法与改革,几乎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若没有做到这一点的,统统失败了。

  王安石如是,张居正如是!

  而鸿沟2。0工程,对三河地区的贵族地主以及徐州的士大夫豪强而言,其具备的诱惑力,在张越看来,足以让他们让步了。

  这也是张越之所以,选择这个工程作为突破口的缘故。

  当然,仅仅是这样,还远远不够!

  既得利益集团的顽固和抱守残缺,可比想象中还要难缠!

  故而,必须先让他们绝望。

  等到他们发现,假如自己不做出让步,就可能失去全部时,他们也就不得不同意让步了。

  故而,张越冷眼旁观,不发一言。

  这却是急坏了商丘成、刘屈氂等人。

  特别是商丘成,几乎是挠头搔首,坐立不安。

  就在此时,他看到了站在沙盘前,面带微笑的张越,于是,上前拱手问道:“侍中公,阁下素来有智谋,多次出奇策,以解朝野困局,而这引淮入汴,乃是侍中首倡,想必侍中也考虑到了国家资金不足的问题吧?”

  “愿侍中赐教,何以解决如今困局!”

  说着商丘成就深深一拜。

  紧随其后,数百名朝臣和上计吏,齐身而拜:“愿请侍中赐教!”

  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了!

  这鸿沟2.0工程,就像一根吊在他们嘴边的胡萝卜,诱人无比!

  为此,他们甘愿拉下脸面,向张越求教。

  就连刘屈氂,为了政绩,也拱手作揖,道:“侍中若有计策,不妨说出来,与群臣共商!”

  其实,商丘成与刘屈氂,也大约猜到了张越的解决办法。

  就是今日朝会前协商时提议的所谓‘隧营’计划。

  若在这鸿沟2.0以前,商丘成和刘屈氂,都不会支持这个方案。

  因为这个方案招人恨!

  但也不会反对,反对的话,就可能被天子和张越记仇。

  这可不好玩!

  但现在,一个为了政绩,一个为了乡党,也就顾不得这么多了!

  第0668章 交易(2)

  在群臣的注视下,张越转身朝天子一拜,又起身,对两侧朝臣与当面的上计吏们稽首再拜,然后才道:“诸位明公,下官确实是有一个粗浅的建议,只是,下官才疏学浅,可能想法不太成熟,需要诸公多多海涵……”

  朝臣们自然立刻就道:“侍中公但请直说……”

  徐州的上计吏们更是顿首拜道:“明公请说,吾等无不应允!”

  对徐州人来说,为了这条运河,特别是引淮入洛,他们可以付出任何代价!

  因为,这关乎生死存亡!

  被洪水泡着,可不好玩!

  当初,瓠子决口,河水改道向西南,夺淮入泗,就淹没了徐州两郡的七八个县,造成数千人死亡,十几万人无家可归。

  而如今在殿中的上计吏里,就有当初洪灾受害者的后代。

  对于洪水的畏惧,早已经深埋在他们心底。

  看着众人,张越微笑道:“旧秦之时,商君有‘异子之科’,及汉兴,因以国家农本之故,又因高帝‘强干弱枝’之策,故承其秦制,律曰:八月别户,皆可!”

  群臣听着,虽然不知道张越为何提起这个事情,但依然竖起耳朵,认真聆听。

  但对汉室这个政体来说,执行异子之科的决心,是超乎想象的。

  连诸侯王,也要分家。

  推恩令的本质,其实就是商君异子之科的另外一种诠释。

  既将异子之科法律用到诸侯王、列侯身上,强迫他们代代分家,使得他们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能够聚敛财富和资源的势力。

  西汉天子的威权,也是来源于此。

  因为,在这个制度下,已经不可能形成一个可以与君王掰手腕,并制衡君王的力量。

  张越却是继续道:“然则,百年以降,人口增殖,天下户口猛增,但其田地却未跟上人口的增殖,故百姓余子渐多,而其父母却未能有足够多的财产,分与诸子谋生……”

  “于是,地方赘婿、游侠、商贾渐增,为患地方,祸及国家!”

  法家和儒家的官员们,闻言纷纷神色严肃。

  在儒法合流的今天,对于赘婿、商贾、游侠的憎恨,儒法是感同身受的。

  消灭这些群体,就是儒法的共同主张。

  但,现实是根本无法消灭,甚至无法抑制。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百姓的余子们,除了去当赘婿,去经商,去做游侠,就只剩下卖身为奴的这一条路了。

  汉代士大夫们,可没有后世的腐儒那么不要脸,可以厚着脸皮对人民说:你为什么不乖乖在家饿死,非要出来给老爷我添乱呢?

  当前的儒家,哪怕是今文学派之中,也有相当多数量的经世派。

  主流还是希望可以缔造一个太平之世,过上理想之中的大同生活。

  “臣以为,与其让百姓余子,流连地方,为赘婿、商贾、游侠,不如陛下降大恩,予其新生!”张越面朝天子,顿首拜道:“而今东南水患严重,郡国荒地沼泽不知凡几,若陛下嘉恩黎庶,招纳百姓余子,以其为军,仿照隧营之制,于青州、徐州、扬州广建隧营,招以余子,兴建水利,开荒拓垦,上引商君之‘垦草法’,嘉以高皇帝授田之令,命隧营之士,修水利,垦荒田,然后以其新垦之田,授其为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