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资本世界的真理,在小农经济的社会也同样如此。
而蓄奴的利润,何止三倍?
十倍都不止!
是故,不止地主豪强贵族士大夫商贾们纷纷蓄奴。
一般的小地主和中产阶级,也都以蓄奴为傲。
在如此重大的利益面前,想要人们不去赚这个钱?不可能!
哪怕汉律规定,蓄奴者死,也会有无数人想方设法的蓄奴。
别说如今了,再过两千年,人类也未能摆脱人口贩卖和人生控制与奴役。
归根结底,一切都是利益惹的祸,财帛犯的错。
众人听着,也都是在心里一叹。
法家和儒家以及杂家,鞭笞商贾,唾弃商贾,几近两三百年。
秦始皇将商贾列为贱籍,高帝专门给商人列了市籍,将他们与正常百姓分开,让他们承受法律和制度上的歧视。
但结果呢?
现在,一个家訾百万的商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都不比任何一个士大夫低。
若是家訾千万,这个大贾甚至能影响地方。
家訾万万,则为三公九卿座上宾。
人家吹口气,都比士大夫们大声疾呼一万年还要有用。
就如这次的‘废奴运动’,错非茂陵大贾袁广国响应了,并带头释放奴婢。
恐怕,未必能取得什么成果。
商贾都搞不定,那么比商贾牵扯更大,利益影响更多的蓄奴之事,真能搞定吗?
众人心中都没有答案。
就听着张越说道:“以吾之见,在目前来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使小民富足,小民若富足,自然不会为他人奴婢……”
“这就是我等将要在新丰所做的事情……”
“这也是先贤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越轻声说着。
众人听着,都是垂头扪心自问:“吾辈果能令新丰百姓富足吗?”
然后,就各自攒住了拳头:“吾必定要令新丰百姓富足!”
倘若,连一县之百姓,都不能使其富足,何以治天下?
何以救世?何以修复人心?
反倒是桑钧、陈万年听着,有些无动于衷。
百姓富足?
国朝百年以降,真正曾经做到让治下百姓富足的官吏,有几个?
桑钧在心里数了数。
然后他发现,似乎一个也没有。
无论是萧何曹参,还是王陵张苍,或者儿宽、严助,及至于郅都王温舒,宁成义纵,咸宣赵禹。
无论他们用黄老无为之政,还是法家严法,或者儒家宽政。
从没有哪个官吏,所治地方,称得上富足。
他们最大的成就,也只是让地方安定,百姓安稳。
但该破产的照样破产,该挨饿的依旧挨饿。
这位张侍中,哪来的这么大口气,敢夸口让新丰百姓富足?
第0212章 富足(2)
张越当然是有着那个底气,敢于夸口让新丰百姓富足的。
旁的不说,他现在在空间里,就已经有着二三十亩的麦种田正在培育。
这些空间培育的第三代小麦,仅仅只是冒出一个嫩芽的形状,就已经表现出了很多优异的特性。
未来,将它们移栽到外界后,恐怕立刻就能像大英帝国推出无畏舰一般,马上就让全世界的所有已知麦种立刻沦为落后的淘汰品。
张越也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将这些麦子,往耐旱耐寒,抗病虫害方向发展。
这样,即使日后,它们的后代有所退化,却依然可以保持足够的优势。
而有着这样的高产耐旱耐寒粮种,还怕新丰百姓富不起来?
开玩笑!
以后,新丰百姓恐怕光是卖种子,就能赚个盘满钵满。
想想看,一种产量远高其他麦种,又有着一定抗旱抗旱能力的小麦种子,得卖多少钱一石?
如今粟米一石百钱左右。
这种新作物,卖个两百钱一石,总归可以了吧?
更别提,空间里现在已经开始培育棉花了。
目前,张越搞到的棉花,是原产自印度的粗绒棉。
这种棉花的产量很低,纤维也很短,在后世已经被淘汰。
后世全球的棉花产品,主要都是原产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长绒棉和细绒棉。
这两种棉花,优势很大,尤其是细绒棉,产量高,纤维长,所以在后世中国被普遍种植。
若张越没有空间,恐怕也不敢搞棉花种植。
因为,印度产的粗绒棉,成本高,产量小,经济效益也低,最重要的是纺织难度高。
不然,也不会在其引入中国数百年后,都无法让棉花制品淘汰亚麻制品了。
但有了空间以后,张越就可以代代优选,最终培育出堪比细绒棉,甚至超越细绒棉的全新棉花作物。
如此中国的棉纺织业,恐怕就牛逼大了。
说不定,能迅速的淘汰掉亚麻制品。
除此以外,张越还利用了回溯功能,将后世的曲辕犁的图纸给找的差不多了。
虽然代价是,他足足用了五次回溯,才一点一滴的从各种生活细节乃至于电视画面之中,将曲辕犁的模样给回溯出来。
但这超值!
曲辕犁,乃是农业社会的bug。
尤其是对于现在的汉室农业来说,几乎就是个外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