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行出攻,暮不夜归!”骠骑将军的老兵们,反复吟唱着这一句,陷入了对故去同袍与手足的缅思之中。
……
远方,直道上,一队人马整齐而来。
忽然,领头的骑士勒住了缰绳,侧耳聆听着从远方传来的苍凉歌声。
“《战南城》啊……”骑士们默默的低下头颅,向这首战歌和吟唱者致以敬意。
汉匈战争延绵已经三十年了,这场战争的规模,已经超越了战国与春秋所记载的一切战争。
无数手足同袍,埋骨异域。
但这场战争的结束之日,却远没有到来。
远方的歌声,飘入耳中,动人心魄,令人恻隐。
良久,为首的骑士抬起头来,对着左右说道:“武以止戈,正是吾辈在居延、在酒泉、在张掖和西域的奋战与牺牲,才让这惶惶中国,巍巍大河,远离了战争,才让这阡陌田园,安宁祥和!”
“君候教诲,吾等谨记于心!”众将士齐声应诺,眼中放射出崇拜和敬仰的神色。
来者,正是刚刚回朝述职的汉海西候、贰师将军李广利。
此时的李广利,意气风发,壮志满怀。
前年刚刚结束的余吾水之战,虽然受挫,但也让他证明了自己是有能力指挥和领导一场国战级别的史诗战役的。
此刻,在李广利胸中,依然充盈着战胜匈奴的信心。
所以,他来了。
不止是要来见一见这位未来可能的竞争对手或者合作伙伴。
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得到支持。
此番回朝,他发现,朝中格局大变。
江充死了,马家兄弟失宠。
那位让他在居延都有所耳闻的新贵,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
在他知道了这些事情后,他就将原本的算盘,全部抛弃和放弃。
这位侍中官的威胁虽然显而易见,且近在咫尺。
但,比起将来,他现在显然需要得到这位侍中官的支持,至少也要得到对方的中立。
欲发动对车师和龟兹的惩戒战争,他就必须争取对方赞同。
不然……
对方只需要在天子面前稍稍提一下,就可能将他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水。
“走吧!”李广利策马趋前:“哪位张侍中据说就在前方不远的山谷,训练着他的官吏……”
这也是李广利回到长安后得到一个情报。
这位侍中官,明目张胆的在新丰搞了个公考,然后将所有选中的官吏,拉到了新丰城外进行‘军训’。
这样的态度,几乎是毫不掩饰他的野望和抱负——率军远征,马上取功名!
这让李广利在忌惮之余,也升起了一丝丝的好感。
作为军人,他理所当然会对一个有相同志向的同类有所好感。
第0275章 李广利来访(2)
张越穿着甲胄,站在一座搭建起来的高台上,目不转睛的盯着下方训练的官吏们。
今天,已经是军训的第九天。
经过九天的操练和演练,这些年轻的文人,基本上都学会了张越从后世的大学生军训里搬来的一些基本技能。
譬如,列队、踢正步、整队、报数还有匍匐拳等,都能做的似模似样。
不少养尊处优的人,甚至在这里学会了整理内务。
而军训的目的——培养他们对命令的服从,并灌输一些近代文官的做事风格的目的也基本上达到了目的。
至少,现在在这个山谷之中的准官吏们,已然能够迅速区分左右,并对12345等张越搬运创造的简化数字有所概念。
最起码,能够认识这些数字了。
星星之火,已经播撒。
想到这里,张越就微微有些得意了。
作为穿越者,他总算能在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印记,独属于他的印记。
接下来两天,再突击训练一下,让他们学会写近现代风格的公文,这次军训就算大功告成。
不过,张越的心思现在明显不在这里。
他的脑海中,现在浮现着几个网页格式。
这些是他在军训之时,突发奇想,从回溯的无数信息之中提炼出来。
网页上的标题,基本都是uc震惊部的格式。
什么:震撼!两千年前的黑科技!
又或者:震惊!疑似穿越者的遗留!
而其内容更加惊悚。
除了文字,还有图案。
现在,在张越的眼前,就浮现着这样一个夸张的图案。
图中是一件被陈列于博物馆的文物。
其下有注解:王莽时代青铜游卡标尺。
很显然这件青铜造物与张越在后世所见的那些标尺工具,近乎没有区别了。
要不是这图上注目了是出土的王莽时期的造物,且有证据显示,类似的造物在两汉各个时期都有出土,张越都要怀疑是不是伪造的了。
实在是太像现代的游卡标尺了!
同样有着固定尺,同样有着活动尺。
更关键,也更让后人惊奇的是:几乎所有出土的类似两汉标尺的精确度都无比接近,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当然,这在当代却不算稀奇。
大一统的中央帝国的标志就是统一度量衡。
汉室少府卿每年都会组织工匠,制作各种官方标准。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民间常用度量器具的标准、大小与格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