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圈子,都沸腾了起来。
人人都说:这才是大丈夫!
很多人都幻想着,自己也能有朝一日,这么威风,这么畅快的做事。
毕竟,陇右北地的军功贵族子弟们,可不是长安城里的那群米虫弱渣可比。
就像上官安,从小就接受了军事训练,十八岁就可以熟练掌握各种骑兵战术,二十岁时便游历北地,背着一把剑,与好友们结伴,游历北方郡国,一路慷慨悲歌,偶尔路见不平。
张越听着,却是乐了。
上次,韩说的那两个儿子,就已经让他隐约察觉了一些事情。
如今,又遇到了上官安的这个表情。
他大约猜到了一些。
于是便笑着道:“既蒙君等不弃,吾诚惶诚恐,愿与君等坐而论道!”
上官安闻言,立刻笑的合不拢嘴,当即就拜道:“多谢叔父!”
于是便起身,对张越再拜而辞。
大约一刻钟后,上官安领着十来个年轻的贵族子弟,来到张越面前。
“诸君,这位便是汉侍中领新丰令、建文君张公讳毅阁下!”上官安满脸骄傲的对着大家介绍着。
众人纷纷抬头,一面热忱,满心欢喜的顿首拜道:“末学后进,拜见侍中公!”
上官安则恭身来到张越面前,为张越做着介绍。
好家伙,全部是将门子弟!
而且几乎全是陇右、北地的军功贵族之后!
陇右将门,那可是支撑起汉唐两个超级帝国的中坚。
而眼前的这些年轻人,朝气蓬勃,充满着奋发向上的精神。
让张越看着,也是欣喜非常。
张越很清楚:谁赢得年轻人,谁就将赢得天下!
而陇右北地的将门子弟,必将是未来的汉军中坚。
这些人中,将来说不定能出好几个大将呢!
所以,张越没有多想,沉吟片刻后,就做出了决定。
他轻笑着,对着众人道:“幸得诸君厚爱,吾无以为报,便赠书一部,与诸君共勉之!”
说着,他就对上官安道:“贤侄,可否为我准备些笔墨书简?”
众人一听,立刻兴奋无比。
对脑残粉来说,能得到偶像的亲笔书,这是至高荣誉啊。
更何况,张越还是写出了《战争论》这本现在在陇右北地,被无数人视为瑰宝的兵书的大能!
第0619章 大杀器孙子兵法
张越提起笔墨,在众人的注视下,龙飞凤舞一般,在竹简之上快速的写着。
大约过了两刻钟,一部一直以来深藏在张越记忆里的书稿,就正式面世了。
放下手里的毛笔,张越轻轻吹了一下竹简上的墨迹,笑着道:“此《孙武兵法十三章》,便赠与诸君,聊表心意!”
众人闻言,都是激动万分。
哪怕是作为带头大哥的上官安,也是兴奋难耐!
当世,知识就是财富,就是权力,就是官职。
而在所有类别之中,兵书最贵!
留候得黄石公授书《太公兵法》的故事,更是汉季最励志的心灵鸡汤之一。
但在现实中,留候常有,而黄石公难得。
便以流传度最广的《司马镶且兵法》为例,在整个汉室,能持有这部兵书的人,不足三千之数。
而其他诸如吴起、孙武、孙膑等兵家大能的著述,持有者人数,呈直线下降。
绝大多数兵书,都被持有者,秘而不宣,藏于家宅深处,视为传家宝!
故而,兵书比经书,更宝贵!
像是一部完整的《孙膑兵法》价值千金!
而张越的便宜祖宗留候张良的那部《太公兵法》,只要有人肯拿出来交易,有的是人愿意倾家荡产相求。
知识,特别是战争领域的理论指导知识,在汉季是少数人中的少数人的垄断之物。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张越的那部文字浅白的《战争论》才能迅速被人接受,并立刻风靡整个汉军内外。
没有办法,在这个知识被垄断的时代,不会有人挑肥拣瘦,有获取知识的途径就很不错了!
只是,兴奋过后,众人开始冷静下来。
“叔父……”上官安轻身而拜,道:“承蒙叔父厚爱,不吝以兵书勉我等,小侄与众人,皆是感恩不尽!”
“然而……”上官安,抬头问道:“这《孙武兵法十三章》,小侄似乎从未有闻……”
当世,孙子兵法这部后世为人耳熟能详的著作,其实还未成形,也未有那么高的地位。
在事实上来说,现在的汉季,留存的是《孙吴兵法八十二篇》。
但很遗憾,这部兵书,缪误很多,在现实军事应用上意义不大。
所以,地位不是很高。
反而是孙武的后辈孙膑所著的《孙膑兵法》被汉家大将们广为称赞,纷纷拜读,以为是用兵者必读之书!
张越听着,呵呵一笑。
他拿起自己写就的简书,道:“这《孙武兵法十三章》乃是吾祖所留,秘藏于家中,以为传家之物,所涉兵法战略,自成一派,以我观之,应是孙子真本!”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
张越所说的‘吾祖’是谁?
这还用想吗?
当然是留候张良!
而张良是汉季最成功的军事家之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