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史卷三十一
礼制
礼是维护三纲、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主要道德范畴,使人屈服于三纲人伦与封建等级制度之下,不敢有所逾越,从而束缚人民的斗争,以达到「畏敬则不争,揖让而天下治」〔一〕的目的。所以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二〕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在用法律统治人民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统治人民的工具。
太平天国革命,提倡平等,自天王以至全体人民都以兄弟姊妹相称,在经济上要求平等,高度发挥农民革命反封建的一面。但却制定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三〕的封建礼制,充分地反映出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保守性、私有性,严重地受了封建思想的腐蚀。在服饰上,定「红黄二色,为天朝贵重之物」,只有官员可「遵官职制造穿着,无官之人,仅准红色包头,其汗袍、蚊帐、足裘尤不准用」,「其已成之物,只准穿在内服,不准作为外观」,「以判崇卑」,如有不遵定制,即「斩首不留」〔一〕。在仪卫舆马上,官员都坐轿,天王轿夫六十四人,东王轿夫四十八人,最下至两司马还有轿夫四人。东王仪仗隧多至千数百人,有开路龙灯等无聊器物,很像乡村里迎神赛会。在称呼上,太平礼制规定务种等级的称呼:「王长女臣下称呼长天金,第二女臣下称呼二天金」;「丞相子至军帅子皆称公子。但同称公子,亦有些别,如丞相子称丞公子,检点子称检公子」;「丞相女至军帅女皆称玉」,「师师女至两司马女皆称雪」。这些琐碎龌龊的礼制,充分表现出封建落后性。兹分玺印、朝仪、服饰、仪卫舆马、称呼五项述于左:
一 玺印
太平天国因篆文人民不能普遍认识,故所刻玺印都用宋体字正书,四方刻阳文,云龙边,留正中一行,另镌一线边,刻官爵名于其中,并没有印信关防等字样。
天王洪秀全玉玺
说明
天王玉玺用青白玉做成,径20.4厘米,高2.7厘米,纽高7.4厘米,纽背刻云纹,纽侧刻双凤朝阳纹,玺文四周上作双凤朝阳纹,左右作龙纹,下作立水纹,共四十四字,宋体正书。现藏中国革命博物馆。
幼天王洪天贵福玉玺
说明
幼天王玉玺用青白玉做成,径21.8厘米,高4.0厘米,纽高7.0厘米强,纽背刻云纹,纽侧刻双凤朝阳纹,玺文四周上作双凤朝阳纹,左右作龙纹,下作立水纹;共三十八字,宋体正书,上方右角已断,用粘补合。现藏中国革命博物馆。
太平天国玺有金■〔一〕玉玺之分。天王金■八寸见方,四面云龙,中空一行,刻「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九字。左首角上镌一「金」字,右首角上镌一「■」字。左首边上刻「奉天诛妖」四字,右首边上刻「斩邪留正」四字。此■不是紧要诏旨不用。另有三寸六分见方一玺,四面龙纹,中刻「旨准」二字,凡批答奏章及旨准刊行各书都钤此玺〔二〕。又金■一方,上镌「太平天国万岁金■」八字〔三〕,于天京失陷时,被劫归清军机处〔四〕,后被盗熔为金条〔五〕。天王玉玺一方,用青白玉做成,径二○·四厘米,高二·七厘米,纽高七·四厘米,纽背刻云纹,纽侧刻双凤朝阳纹,玺文四周上作双凤朝阳纹,左右作龙纹,下作立水纹,上镌「玉平玉玺。天父上帝,恩和辑睦。天王洪日,天兄基督,救世幼主,主王舆笃。八位万岁,真王贵福。永定乾坤,永锡天录」四十四字〔一〕。幼主玉玺一方,径二一·八厘米,高四·○厘米,纽高七·○厘米强,其制作与天王玉玺同,上镌「皇上帝\督|基带主真幼主作主」等三十八字。这两方玉玺,今尚存,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
东王、西王印长六寸六分,阔三寸三分,云龙边。东王印中一行刻「太平天国」四字,下改双行,以「劝慰师圣神风禾乃师」为一行,「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为一行,下接「杨秀清」三字居中。西王印也双行并列。南王、北王、翼王印字则单行居中。燕王、豫王印、侯印字都单行。但必击以姓名,如「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太平天国真忠报国佐天侯陈承瑢」。东王至燕王印长各递减二分,阔递减一分。侯印长减四分,阔减二分。
王侯印凡笔划粗肥的地方,都中空如飞白体。诸王都金印,侯、天官正丞相银印,国宗提督军务印用银包,以下都木印。丞相印长五寸,阔二寸五分,以次至两司马,每降一级,减长二分半,其阔都对折,如指挥印长四寸五分,阔即二寸二分半。凡金银印其质都极薄,金印用金匣金匙钥,银印用银匣银匙钥。
自丞相至两司马,印中一行,但刻衔不系姓名。因为丞相以下是因事而设的职官,与王侯是专为赏功而设的对爵不同,故不系姓名,如天官正丞相则刻「太平天国天官正丞相」。各衔都首缀「太平天国」四字,诸印都同。凡杂职及各典官职同何官,印的长短即同何官,其印也但刻衔而不系姓名。
天王玺龙凤双纽。诸王印龙纽,侯印象纽,丞相印麟纽。丞相以下印曾议定分狮、豹、熊、虎诸纽为等差,但当时人所见各木印并未刻纽。至于晚期广封诸王,其王印据昭王黄文英说三等以上王印双龙双凤,四等王印仅有双凤,其详已不可考。又晚期所加天奖、朝将、神将、主将、义、安、福、燕、豫诸爵各印,其体制等差如何也难于稽考了〔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