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由典金靴衙制造,也有定制。靴都方头。天王、东王、北王都黄缎靴,以绣龙条数分等差。翼、燕、豫三王都素黄靴。自侯至指挥素红靴。自将军至两司马都黑靴〔二〕。
以上系建都天京后,至天京事变前的冠服制度。至于太平天国后期,立政无章,官制层出叠架,大纲紊乱,难于稽考。兹为戏剧舞台、电影艺术、美术创作等各方面在塑造太平天国人物形象时检查方便起见,特分条列详表于下〔三〕:
太平天国冠服制度表
女官冠服,同男官制度。冬月戴风帽,夏月戴绣花纱罗围帽,如草帽形,空顶,露发髻在外,当有定制,今失考〔一〕。
凡打仗兵士必穿号衣,戴竹盔,著平头薄底红鞋。位尊与有职的穿红黄小袄,著黄鞋。太平天国史
卷三十一至於平时,夏天多穿窄袖衣,宽脚裤,有职的穿红黄衫,其馀除白色不穿外,常就原衣杂色,或做短衫,或做坎肩,尤爱黑色,幼童有穿红蓝裤的。军中书写人员称为先生,准穿长衫,著鞋袜,小馆札黑绸包巾,大馆扎黄包巾,没有腰牌号褂〔一〕。妇女短衫长裤,禁穿裙〔二〕,以便於劳动和作战。
规定红黄二色,是天朝贵重物,抵准官员用,没有官职的人,仅准红色包头,其他冠服用品都不得用红黄二色,犯者处斩。辛酉十一年颁布的士阶条例,又规定民间平时戴的帽都用乌布纂头,不得用别样颜色,有喜事时戴的帽,准加红额一个。所穿的袍以青、蓝、乌色为準,不得「与有官爵者相混」。在衣冠上,太平天国等级森严,竟到了这种地步。
太平天国冠服制度,从政治论,为各族起义推翻清朝最鲜明的标志,在斗争中起了巨大的鼓舞斗志和团结一致的作用。从对妇女解放论,太平天国妇女短衫长裤,禁穿裙,采取劳动人民的服装,禁止地主阶级的服装。当时太平天国妇女以驰骋疆场,与男子并肩作战,成千成万的妇女参加运输、割麦、挖战濠等集体劳动,是和服装的改革分不开的。从美术论,它又是富有浓厚民族色彩的传统艺术〔一〕。至於太平天国的衣冠制度等级森严,这是由於太平天国的官制受到了君主制原则及其传统的官阶制度的影响,从而它的衣冠制度就必然是等级森严的。太平天国革命,发扬了农民民主,并且推到最高峰,但也仍有沿袭封建主义的地方,它的衣冠制度也同样反映出这一点。
四 仪卫舆马
太平天国设典天舆、典天马各职,以司天王卤簿仪仗,诸王府也设此职主其事,并在仪仗上分别等差。凡诸王都黄缎轿,绣龙云,侯、丞相、检点、指挥都红缎轿,绣彩龙云凤,以龙凤的多少别尊卑。将军、总制、监军都绿轿,军帅、师帅,旅帅都蓝轿,卒长、两司马都黑轿,也定有绣虎绣鹿的制度。
天王轿夫六十四人,东王轿夫四十八人,以次遞减,至两司马轿夫四人而止。东王每出必盛陈仪仗,开路用龙灯一条,计三十六节,鸣钲打鼓跟随。其次绿边黄心金字衔牌二十对。其次铜钲十六对,用人肩挑,后飘几尺长黄旗墨写金锣二字。其次绿边黄心绣龙长方旗二十对,其次同上色绣正方旗二十对,其次同上钯绣蜈蚣旗二十对。高照提灯各二十对,虽在白天也一样的用。其次画龙黄遮阳二十对,提炉二十对,黄龙伞二十柄,参护背令旗,骑对马约数十对。最后执械护卫数十人,绣龙黄盖一柄,黄轿二乘,东王有时坐在前面,有时坐在后面,这是仿古代副车的制度,以防意外。轿后黄纛千馀桿,骑马执大刀的数十人,更用鼓吹音乐数班,与仪从相间,轿后也用龙灯钲鼓。凡执事人都穿上黄下绿号衣。至於执盖执旗的多用东王府中属官,都穿公服。每一出府,役使千数百人,摆出十足的威风。北王仪仗较东王减三分之二,翼五又比北王减半。其馀丞相、检点等官不过用铜钲两对,黄盖一、二柄,舆马前所张的盖,用人执持,不住旋转,与演剧中张盖式相同。东王妃出行没有龙灯,一切执事较简,但多护卫及穿黄红衣女官。武将不喜欢坐轿,而爱骑马。其鞭缰虽没有定制,也必王侯始得用黄色,下不得使用。各官争奇,盛饰鞍鞯,惟带串铃有等差,指挥以上双串铃,一击马颈,一缀马臀。将军、总制、监军单串铃,军帅以下不准带串铃〔一〕。
五 称呼
太平天国称乎礼制分别最严。辛开元年即颁行太平礼制,便是一部称呼的礼制,戊午八年,又颁布一部太平礼制,对初制有所增加,要人遵照礼制的称呼。在太平天国军律定营规条十要里面,其第八要便是「要学习为官称乎问答礼制」。这些礼制,繁琐无聊,充满着封建落后性。现将辛开元年颁布的太平礼制著录於后,以见其制。
天王诏令
王世子臣下呼称 幼主万岁
第三子臣下呼称 王三殿下千岁
第四子臣下呼称 王四殿下千岁
第五子臣下呼称 王五殿下千岁
以下第六子至百子千子皆仿此类推
王长女臣下呼称 长王金
第二女臣下呼称 二天金
第三女臣下呼称 三天金
第四女臣下呼称 四天金
以下第五女至百女千女皆仿此类推
东世子臣下呼称 东嗣君千岁
第二子臣下呼称 东二殿下万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