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天国史_罗玺纲【完结】(183)

  太平天国史卷三十九

  志第十八

  艺术上

  美术

  一 总论

  太平天国现存的美术,约有壁画、彩画、板画、雕刻、刺绣、刻丝六种。

  太平天国重视文化艺术事业。在天京设有绣锦营、绣锦衙担任绘壁画和刺绣等工作;设织营、典织衙担任织刻丝、织缎工作;设镌刻营、镌刻衙担任雕刻工作。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各种艺人是被贱视的。到太平天国革命时代,他们受到国家的重视,在国家的组织领导下进行集体制作,得以充分发挥艺术劳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在美术方面也取得了烂然可观的成就。以壁画一项来说,只天京一地,在陷落时经过七天大火的灰烬之馀,还残存一千多处,可以想见太平天国文化艺术的繁荣昌盛了。

  从一八六四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失陷,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前的八十五年中,太平天国美术,遭受到反动统治者无数次的破坏,几乎埋没无闻。解放後,在党和人民政府保护革命文物政策下,经过人民群众对革命文物的爱护,和文物工作者的努力,太平天国美术的作品才陆续不断地发掘出来,人们才惊奇地知道太平天国原来有这么灿烂的革命美术。固然,现在发现的这一些,并不都是它的代表作品,但这部分艺术遗产,在农民革命史中,却可以说是「凤毛麟角」,非常值得重视的。

  关於如可对太平天国美术的评价,是研究太平天国美术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说:「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政治标准和不同的艺术标准。但是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又说:「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这是一个文艺批评的标准。用这个标准去对太平天国美术的政治性和艺术性,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革命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这些作品,说明了太平天国对美术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从形式说,太平天国根据中国人民的喜爱,提倡壁画、彩画、年画,而不采取那为地主阶级所爱好的挂在高楼大厦藏在锦包木匣的绫裱绢装的卷轴画。从内容说,以前,封建统治阶级曾经掌握着壁画、彩画、年画这几种为人民所喜爱的美术形式,绘上佛、道迷信与封建故事的人物画来欺骗和麻醉人民。太平天国革命,在文化战线上,就立刻展开反对这种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人物画的斗争,提出「不准绘人物」的措施,而代之以山水花鸟和翎毛走兽画。

  在这些作品中,也说明了太平天国的美术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封建统治者以「吉凶宜忌」的迷信来愚蒙人民,太平天国就提出「百无禁忌」〔一〕的新信仰来打破封建迷信。北伐军在静海绘印分送人民的一卷年画对这一种新信仰的树立表现得尤为突出。如秋景图中绘的蜣螂、蝎子,都是封建社会认为不吉祥的东西,所以在我国绘画中,少见有以蜣螂、蝎子作题材的,年画中更是绝所未见〔二〕。而太平天国的年画却特地绘上这些为封建社会所禁忌的凶虫,那就是为的要树立百无禁忌的新信仰,来破除封建社会的迷信禁忌。如彩蝶图一幅,绘的桃树花落,在迷忌重重的社会里,要的是花好月圆、锦上添花,禁忌的是花残月缺,而以落花作为年画的题材却是与封建社会的迷忌处在对立面的。又如秋景图中,除了上面说的蜣螂、蝎子之外,所绘的芭蕉、蒲公英以及野草杂花等都不是封建社会认为吉祥的花草,而秋景又是封建社会认为象徵悲愁衰飒的景象,在封建社会里庆祝新年的年画,绘的是新春盛景、花开富贵的牡丹、海棠,这一幅秋景图年画却是与封建社会的风俗习尚处在对立面的。这些,都说明了太平天国美术在文化战线上是作为一枝有力的武器在展开战斗。

  在这些作品中,又说明了太平天国的美术,是革命斗争的生活反映,具有战斗性,充沛着革命的乐观主义。太平天国不准绘人物,它的美术是通过花鸟画和翎毛走兽画来表现的。太平天国的画家们,在革命斗争中,深入生活,发掘素材,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群众打成一片,创作出现在画面上的花鸟、翎毛走兽的形象,有的达到了表现现实和革命斗争的地方。如南京如意里封侯图壁画,以封建画题的旧酒囊,装上了革命意识的新酒,绘一个攀在桃树上的猴子,它表现出无比英勇的战斗性,不怕峰群猛螫,再接再厉地去夺取蜂窠。又如英雄会年画,借鹦鹉(英)和熊(雄)在柳树(杨柳青)聚会,象徵太平天国北伐军挺进到天津地区後北方农民与大军会合的事实。这些都反映出当时的革命斗争现实,为鼓舞革命群众的斗志而服务。又如彩蝶图,在一般旧画家对春残花谢怀有伤春之感的暮春写景中,却描绘出一幅落花缤纷,彩蝶飞舞,充满生命力的美景,把大好春光,洋溢在画面上,作者对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也给人们带来了鼓舞,使美术为当前政治斗争服务。

  在这些作品中,出现了现实主义的名作,那就是南京堂子街江防望楼一壁壁画。要了解这一壁壁画的价值,不能不回溯中国近代的绘画。中国绘画,自明代中叶以来,当时画家的表现方法,绝大多数是崇尚主观空想的所谓「不求形似」,於是步趋古人,脱离现实。这些出身地主阶级的画家们拚命的叫嚣,不遗馀力地「打倒形似」,排斥一切写实的作品,这种作风,风靡一世,使整个山水画陷入形式主义的深渊和现实脱离,阵阵相因,毫无生气。现存南京堂子街几壁山水,绘的都是真山真水,其中江天亭立一壁,使人如上燕子矶登临,而江防望楼一壁,尤其是十分突出。望楼是当时革命军事上最主要的防御建筑,在保卫天京,保卫长江交通发挥了它的功能。望楼壁画的作者打破常规,把历来认为最难处理的高层建筑作为主要形象,安排在画面最重要的位置,使它在整个画面成为主题思想最集中、形象最突出的部分。在望楼之下的江边,又绘有一列飘扬着太平天国旗帜警戒着敌人的战船,经此适当的陪衬点缀,使防守江边的主题显得格外有力,格外丰富〔一〕,这是反映了尖锐的军事斗争现实的一面。同时,大江上边还绘有扬帆行驶的运输般只,它又反映了当时太平天国掌握长江交通,擅船运的便利,取得物资交流,挹不竭的来源的一面。这一壁画面,把当时革命首都天京军事斗争的时代特点和经济繁荣的太平景象,安排在一块儿,真实地反映了出来。它反映现实,描绘深刻,使人们看了,感到特别亲切,特别美丽。这是一壁现实主义的名作,具有杰出的思想性艺术性,而在中国近代的会画史说来,更有头等的重要意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