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天国史_罗玺纲【完结】(311)

  成富与蔡昌荣既克阶州,蔡昌荣进号昭武王。于是远近招来,扩充军伍,从至三万。并增高城墙,遍筑坚垒,修制军械,广储麦粮。又与盐关等处回军联合,遥相应援,待机以取四川。敌人大国从四川、陕西分路来攻。成富、蔡昌荣随机应敌,每见敌有间可乘,有懈可击,则风驰电卷以赴之;一遇强敌,则凭城据垒,深闭固拒,务坚壁以老敌师;若敌逼近堡垒,则悬枪遥击,伏炮潜发,杀其精锐。但终因敌从兵单,城外各垒都被攻陷,敌遂合长围。成富等一点不怕,一面修砌炮台,添筑土城,并在城内预筑坚堡,以为死守计〔三〕,一面阴派章攻复阶州生擒首逆摺则作蔡倡龄(见骆文忠公奏稿卷八),本书系据刘蓉奏疏。部将吕大汉、周得兴携带黄绫密函潜去岷州回军求救,被敌截获,不得达〔一〕。乙好十五年四月廿三日(夏历五月十三日)敌用地雷破城,成富、蔡昌荣率众巷战,抵敌不住,退守城南坚堡。敌人四百围攻,掷火弹烧堡,堡破,成富、蔡昌荣率壮士百多人从火光中冲出,蔡昌荣战死,成富力竭被执。五月十三日(夏历闰五月初四日)就义于成都〔二〕。

  太平天国史卷六十八

  传第二十七

  赖文光 任化邦 朱宏升 张宗禹 袁大魁

  赖文光

  赖文光生于清道光七年(一八二七年)。他「生长粤西」,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年)从天王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壬子二年(一八五二年),经迁拔出来,职司文务,任居朝班。丙辰六年(一八五六年)秋,天京事变后,文光自念值国家多故之秋,正是君臣尝胆之时,是以弃文就武,奉命出师江西,招军以期后用,准遇事先行后奏。丁巳七年(一八五七年)秋,诏命回朝,保卫畿辅。戊午八年(一八五八年)春,天王知文光忠心为国,特予重任,命往江北,协同成天安陈玉成,佐理战守事宜,永固京都门户。文光受命之下,克业自矢,诚恐有负天王交给他的重任。从此,他在江北作战〔一〕。庚申十年四月,他与壹天将洪仁正等同克复天浦省,在此镇守〔二〕。

  辛酉十一年(一八六一年)七月,安庆失守,人心惶惶。陈玉成要退守庐州。时文光驻军黄州〔三〕,向陈玉成上谏议,主张北连张洛行、苗沛霖,以顾京左,西出奇兵,进取荆、襄,可图恢复安庆,俾得京门巩固,方是上策,不可退兵。陈玉成不从忠谏,命各军退回庐州〔四〕。文光已经以久著功勋封爵杰天义,归庐州后,陈玉成复行奏请加封为遵王,命与扶王陈德才、启王梁成富、祜王蓝成春等远征西北,广招兵马,以图早复安庆。这年年底,文光等统率军队出征,他在自述里记远征的辉煌战绩说:「直进武关,越秦岭,抵中原,出潼关,于壬戌十二年(一八六二年)冬,由郧阳而进汉中,一路滔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甲子十四年(一八六四年)正月,从汉中归救天京,因饥荒无粮,被阻于鄂、皖之交,其间经过,详见陈德才传。

  天京于甲子十四年六月失陷,人心慌乱。军中有偏将何、马、范、陶等谋叛变,文光发觉,立刻加以镇压,军心赖以安定〔一〕。九月,扶王陈德才等部下纷纷叛变,所统各军崩溃,陈德才服毒死。那时候,太平天国在长江北岸大军只剩文光部队和蒙、亳队伍几万人还团结不散。蒙、亳队伍的家乡在安徽蒙城,亳州,一年前已经给刽子手僧格林沁焚烧了,他们无家可归,都有血海深仇,由他们的领袖任化邦、牛宏升、张宗禹、李蕴泰等代表他们,誓同生死,万苦不辞,请文光领导,以效忠太平天国。文光当君辱国亡家破之后,正要竭尽人臣的忠忱,现在得到蒙、亳队伍的效忠报国,使他说不尽的欢欣鼓舞〔二〕。于是把他们用太平天国兵制组织起来,用太平天国兵法训练他们,领导他们向复国的战斗目标前进。又因为他们以精骑善走著名,就特用一种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以走疲劳敌人,我为主动,敌为被动,待敌跟追疲惫,乃突起合兵把它歼灭。这一枝队伍,就以英雄无敌的威风出现在战场上,成为一枝百战百胜威震敌人的军队〔一〕。

  二

  乙好十五年(一八六五年)四月,就在山东曹州歼灭清朝亲王僧格林沁全军,杀死僧格林沁。战役过程长达五个月,而在战役开始前,太平军就已经先掌握了主动权。这一场大战役,是太平天国史上十分卓越的大战役,是对太平军所运用的那一种带游击性的运动战具有典型性的范例,就是文光亲自布置和指挥的。

  战役开始于甲子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清同治四年正月初二日),先南走河南鲁山,诱僧格林沁跟追。十八日(夏历正月初四日),东走叶县,十九日(夏历正月初五日),东北走襄城,二十五日(夏历正月十一日),复向东北走新郑、尉氏,三十日(夏历正月十六日),从尉氏向西南走临颍。僧格林沁跟踪追到鄢陵,人疲马乏,打算在这里休军。太平军见敌人不追,又南走西产,东南走汝宁,伪作攻城状,并散布间谍说将取道信阳南攻湖北,迫使敌人不得不跟追。乙好十五年正月二十二日(清同治四年二月初八日),僧格林沁从鄢陵南追。二十五日(夏历二月十一日),太平军侦敌将到,留后队在确山待追敌。二月初七日(夏历二月二十四日),僧格林沁追到,太平军略一接仗,就向遂平、西平、郾城、鄢陵、许州、扶沟各境东走睢州。十三日(夏历三月初一日),太平军渡旧黄河,直奔山东,日夜急走,骑兵越过曹州、单县、定陶、城武、菏泽、郓城、钜野、金乡、济宁境。十九日(夏历三月初七日),在汶上县开河地方渡过运河,既渡,僧格林沁才追到汶上县。二十一日(夏历三月初九日),太平军走到宁阳,折而东南走。二十二日(夏历三月初十日),僧格林沁跟踪追到曲阜,太平军与战,即佯败北走。二十四日(夏历三月十二日),太平军渡汶河,前锋直指济南。二十七日(夏历三月十五日),僧格林沁渡河跟追。这时候,太平军以走拖疲僧格林沁,前后经过两个月,有时以风雨般的急行军,几天就走了千里,有时在百里内盘旋打圈。敌人常常落后一两天,或者几天。僧格林沁因为失了战争的主动权,被迫跟追,走了三千多里路,没有得到休息,所以兵将十分疲劳,步兵逐日跟追,足无停趾,更加疲惫,已经在太平军支配之下了。但是,太平军认为敌人虽然已经疲乏,好比一只还不曾到累倒的猛虎,要更容易地去制服它,仍须要继续地加以摆布。乃折回汶河,南走邹、滕、峄、东走郯城,越江苏赣榆境,南走海州、沭阳,西走邳,复回山东境,北趣滕、邹,在一个月里面,忽南,忽北,忽东,忽西,极力来疲弊敌人。僧格林沁的步兵不要说了,就是骑兵也到了手疲不能举缰索,用布带束着两手缚在肩上来驭马,将士都饿成乾瘪,脚也烂了,眼看就要累倒了。三月下旬(夏历四月中旬),太平军还走到汶上,知敌人疲累已极,决战的时候已到,于是文光下令牛宏升、张宗禹、陈大喜、宋景诗各部回渡运河,走郓城西北水套一带与地方队伍会合,共集中几万人马来歼灭敌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