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天国史_罗玺纲【完结】(324)

  据时人记载,「李芳园由嵩明拥杜文秀女入城,意在内外勾结,徐图大举」〔二〕。清云南巡抚岑毓英向清廷奏报也说李芳园「欲就中取事,暗图省城」,「其党羽均已剃发暗中混入省城,难於稽察,恐再延时日,贼党渐集,为害匪轻」,即将李芳园杀害〔三〕。管禁凤扬与其夫蔡廷栋於云南提督叛徒马如龙公馆,企图利用凤扬招降杜文秀。第二年八月十五日,凤扬乘隙偕夫蔡廷栋潜逃〔四〕。蔡廷栋得走脱归大理。凤扬无法出城,躲在豆菜巷老百姓家里。她驻军寻甸州时,曾到昆明西山麓一带视察军务,深得老百姓爱戴。她的部下执行起义军回、汉、彝一体的民族平等政策,替老百姓栽秧、种包栗、割稻子,群众无不赞扬。所以豆菜巷的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把她藏起来。最后是被马如龙的帮凶们搜查出来的,给岑毓英杀害於昆明白鹤桥。照昆明的传统习惯,处决人都是在城西北隅。清朝的官儿们知道百姓爱戴凤扬,顾虑走得太远,发生意外,就抄近路从马如龙公馆所在地端仕街转湾,走白鹤桥,反而向东南角杀人。民心向着谁,爱戴谁,连反动统治者也是明白的〔一〕

  太平天国史卷七十一

  传第三十

  牌尾传

  太平天国制度,凡男子十六岁至五十岁,叫做牌面,(又叫做牌正),十六岁以下和五十岁以上的叫做牌尾〔一〕。牌面是青年壮年,牌尾是儿童和老年。太平天国法令:「凡军中兄弟五十岁以下至十五岁以上,一闻圣角响〔二〕,俱要装身赴各本管衙,听令杀妖」〔三〕。据此知牌面、牌尾的划分,是为着规定参加战门的法定年龄而起的。

  但是,太平天国的儿童,他们虽然没有达到法定的参战年龄,却抢先走上战场,去担当打先锋,掩护撤退、死守缺口等艰巨战门任务。他们不得胜利不止,以负伤战死为光荣。他们的英雄史迹,在太平天国战史中应有专编记载。在本传中,介绍的是亲手斩杀反革命巨魁僧格林沁的儿童张皮绠的故事。

  老人们在太平天国革命战争中,也作出他们的贡献。从极为残缺的记载中,我们还可以考见天京的老人们担任后勤(如守馆)、生产(如种菜、收割油菜子)、卫生(如扫街道)等工作。在兵员缺乏时,他们还每夜上城打更巡夜,担负起保卫天京的任务〔一〕。在本传中,介绍两个尤为突出的对国家大事热切关心,积极建议,向领导设谋定策的老人蒋老水手和陕北老翁。

  张皮绠

  张皮绠是安徽亳州雉河集张大庄的一个儿童〔二〕。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冬天,大刽子手清朝科尔沁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把蒙城、亳州一带捻党根据地杀光、抢光、烧光、人烟断绝,市厘为墟〔三〕。张皮绠逃出魔爪,投到梁王张宗禹军中。

  张皮绠年纪小,志气大,他抱着为蒙城、亳州人民报分雪恨的志愿,在军中勤操苦炼,学得一身杀敌的本领,每战争先,立了许多功劳。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是两年了。这年是太平天国乙好十五年,在前一年十二月里,遵王赖文光就开始进行歼灭僧格林沁全军的战门。他先把敌人从河南拖到湖北,又把它拖回来打圈子,三月下旬,拖到山东,这时候,敌人已经被拖得疲累极了,就集中兵力,在曹州府城西高庄(即高楼集)布置下天罗地网。太平军人人拔剑挺矛等候杀敌。张皮绠更是说不尽的欢喜,他眼巴巴盼望的日子到来了。

  四月初四日(夏历四月二十四日)那天,僧格林沁带着疲兵陷入网罗。一声号炮,太平军伏兵四起,张皮绠当先冲杀,从白天激战到深夜,第二天还没有黎明,就把敌人全部歼灭了。

  太平军没有活捉到僧格林沁,到天明,搜索战场,又没有发现他的尸首。遵王赖文光下令一定要搜出僧格林沁才收兵。太平军取得了歼灭敌人全军的伟大战果,却偏偏漏网了僧格林沁,这可把张皮绠急坏了。

  战士们四处去搜索。张皮绠拿着短刀,他望见眼前一片茫茫无尽的麦田,心里想:「昨天遵王撒下了天罗地网,僧妖那能逃脱。要不,就是逃到麦稞里躲起来了」。他就直向麦田里钻去。麦田又密,又阔,又深,他搜不到僧格林沁誓不干休,一双锐利的小眼睛,在麦田中遍地去仔细搜寻。忽地「呀」!他喊了一声,原来僧格林沁果然是躲在麦田深处。他一阵风似地冲到僧格林沁面前,大声喝道:「僧妖!你果有今天」!手起刀落,把僧格林沁杀了〔一〕。他给蒙城、亳州人民,也给太平天国的英雄林凤祥、李开芳、张洛行和他们领导的军队以及直隶、山东等地被这恶魔杀害的人民报了血海深仇。至今还传有一首歌颂张皮绠的民歌,道:

  张皮绠,

  真正强,

  麦稞地里杀僧王〔二〕。

  蒋老水手

  蒋老水手,名字失传,湖南道州人,从小就做水手。他一生走遍长江、黄河、淮河这几条大河道,熟悉各处山川形势。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冬天,在湖南岳州参加革命。这时候,他年纪已经老大了,丝丝白发,标志着他饱经风霜,具有丰富的河道经验。因此,就特地选任他来管驾东王杨秀清的座船〔一〕。

  癸好三年正月,大军下江南,二月攻克南京。当时天王和杨秀清都在船上,没有进城,正在计议分军镇守江南,前往河南,取开封做京都。蒋老水手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十分着急,立刻走来见杨秀清,大声说:「不要去河南,河南河水小,又缺粮,敌困不能解救。你今得江南,有长江的险固,又有舟支万千,为什么还要去河南?南京是帝王的家,城高池深,民物丰富,还不立都,却要到河南去,你究竟怎样打算啊」!他心里急,一口气说出来,声音大,还有点激动。他觉得对杨秀清失礼了,停了一下,极力控制着感情,放低声音,把话改说得婉转些,才接着又说道:「河南虽是中州的地方,足备稳固,其实不及江南,请东王再三细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