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以张洛行为首的捻党起义军加入了太平天国。他们做了太平天国的屏藩,掌握了太平天国北面的锁钥,在当时长江北岸的重要战役里面,没有一次没有张洛行军队的参加。尤其是在天京失陷之后,就以这一路军队作为主力,在北方继续战争至四年之久。他们里面,无数的有名英雄和无名英雄都为太平天国革命事业而尽忠竭城地献出了他们的生命,在太平天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一页又一页的光辉灿烂的青史。
三
捻党起义军加入太平天国对清王朝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清廷立刻调动河南、安徽两省军队向三河尖进攻。洛行为保存有生力量,於五月初九日(夏历五月廿五日),放弃三河尖向正阳关撤退〔一〕。七月廿二日(夏历七月初十日),又放弃霍邱向正阳关集中〔二〕。时合天侯李秀成驻军六安州,知正阳关不能再守,派军前来迎接。八月廿八日(夏历八月十八日),援军到达关南,洛行与援军会合,放弃正阳关,全军安全向六安州撤退〔三〕。
这年九月,镇江被围急,天王命李秀成率军队赴援,李秀成把六安州地区交给洛行军队镇守〔四〕。在太平天军东下后,捻党内部发生问题,蓝旗旗主刘永敬(一作刘文敬)要把他的部队带回集雉河集去,这一行动,首先是要把一支初步形成的革命大军拉回到半脱离生产的起义队伍的形态去。原来捻党初起义时,所谓「居则为民,出则为捻」〔五〕,就是就,农忙的时候在家生产,农闲的时候便出动与剥削者算账。所以它是半脱离生产的队伍,是临时集中起来的队伍,既没有统一的指挥,又没有统一的编制,战术以袭击为主,作战方式是采取游击战。在雉河集大起义的时候,推举洛行为盟六,分为五旗编制,才开始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编制。到加入太平天国后,洛行领导各旗离开他们的故乡淮北,渡过淮河,以三河尖、霍邱、正阳关三据点为根据地,南与镇守六安州的太平军队联为一片,在作战方式上也用阵地战,这样,才把从前那种半脱离生产的临时集中起来的起义队伍,改变为脱离生的军队,而初步形成为一支革命大军。现在,刘永敬要把他率领的蓝旗部队带他们的故乡雉河集去,这就是开倒车了。同时,刘永敬这一行动,意味着要闹独立,反对加入太平天国,在政治上是两条路线的斗争,有一首歌道:
顺河集,雾腾腾,
饿狼赛朝廷,全胜守阙龙。
东宫娘娘蔡小姐,西宫娘娘戴秀英〔一〕。
顺河集是刘永敬的家乡,是他起义的地方,饿狼是刘永敬的绰号,全胜是刘永敬的儿子,阙是天子所居的通称。刘永敬在起义的时候,就打算要自己创立新朝,老子称王称帝,儿子做太子,守着阙龙,两个老婆,一个称东宫娘娘,一个称西宫娘娘。这一首歌,充分地反映出刘永敬的帝王思想。他要把他的部队从六安州拉回雉河集,正是在这一种思想指导下的行动。这不但是刘永敬一部分队伍的问题,而当时参加捻党起义的雉河集一带的农民们,他们脱离生产,初步形成为一支革命大军,别离家乡,前往镇守霍邱地区,他们还在顾恋着老家,情绪还没有稳定,如果对刘永敬的行动没有及时加以制裁,而让他去煽动了群众的情绪,那就会给洛行领导的全部军队以瓦解,而给革命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因此,这是革命内部一次极大的斗争。所以洛行当机立断用龚德树计把刘永敬和他侄儿刘天台(绰号小白龙)杀了。虽然未能很好地处理善后的问题,那些不明大义的蓝旗队伍还是拒命拉回家乡去,但是,捻党坚决加入太平天国,使半脱离生产的起义队伍一步成为正规军化的政治路线的斗争胜利了,群众的情绪稳定。洛行这一果断的行动,是完全正确的〔一〕。
当时太平天国形势,在镇江撤退之后,敌人江南大营跟着就来第二次围困天京。天王为着应付新形势,把李秀成军队留下,对战场作了新布置。太平天国戊午八年四月,李秀成在长江北岸发动攻势防御,克复安徽全椒、滁州、来安等地,以巩固天京北面外围地区。同时,洛行也奉命向东转移,四月十六日(夏历四月十三日),放弃六安州城〔一〕,由淠河坐船北上,二十日(夏历十七日)到达正阳关,入淮河东下,在峡山口俘获清朝运盐船,补充船只,继续东向怀远县进发〔二〕。廿四日(夏因廿一日),张元隆从过河来迎接,遂克怀远县〔三〕。五月初六日(夏历五月初四日),进克临淮关〔四〕,第二天,又克复凤阳县府和凤阳县两城〔五〕。怀远地位跨涡河、淮河之交,洛行总部就设立在这里,以凤阳府县两城与临淮关为犄角,鼓舞了淮河流域人民的斗志,控制了淮河南北的交通,断绝了作为清朝安徽饷源的淮北盐连,与长江东北岸陈玉成、李秀成军队,一南一北互相呼应,在第二次解放庐州和二解京围战役里面起着配合的大作用。
这年秋天,李昭寿在滁州叛变。李昭寿本来是流氓分子出身的捻党,由於他的叛变,就在捻党军队里面那一些不坚定的分子中引起很大的反应,从而发生了一股投敌逆潮〔一〕。首先向敌人接洽投降的是守凤阳的张元隆,接着是守临淮的李允,此外任乾、韩秀峰也都向敌人接洽投降〔二〕。到年底,清朝钦差大臣胜保派人入凤阳、临淮进行联络,张元隆招开一个可耻的投降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李允、任乾、韩秀峰等人,决定降敌,并向??保领到清军旗帜一千面,由张元隆当众宣布:「愿观城者随同在城,不愿投城者自去」,就把清军旗帜插在城头上,打算择日出降,剃发献城。胜保又叫任乾把淮河北岸蓝旗刘玉渊、刘天祥等队伍及蓝旗各圩一齐招降。任乾也欣然领命前往,分投招致,约定正月回覆〔三〕。投敌逆潮由凤阳、临淮蔓延到安徽北部,浍河流域各捻圩,都已遍插清军旗帜〔四〕。而在安徽西北太和、颖上一带活动的孙葵心,也派人来向胜保接洽投降〔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