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太平天国乙好十五年(清同治四年)十二月,偕王谭体元全军在广东嘉应州覆败。太平天国在长江以南的军队全部被消灭,湖南东南无事。明年四月,清朝贵州巡抚张亮基奏调久在曾国藩军中的李元度率湘军十二营入黔,进攻黔东号军。号军以荆竹园为总根据地,并分守附近各要地。荆竹园在黔东石阡府西北,西临乌江,东南石壁陡绝,惟北面一径可通出入,外险内宽、周围四十馀里,上有田地泉池,中筑十八垒以为守卫,八、九年来,清军都不能进犯到垒下。李元度久攻不下。太平天国丁荣十七年(清同治六年)冬,清廷撤兆琛、周洪印职,降李元度一级,特命记名布政使席宝田率领所部湘军入黔,并总统援黔各军。席宝田是湘军里面的一名悍将,是在江西截败太平天国从湖州撤退入赣的大军、执幼天王洪天贵福、干王洪仁玕、昭王黄文英的凶手。他到沅州,决定先翦白号军、后打苗民起义军的战略。十二月十三日(清同治七年正月初四日),与李元度会师,攻陷荆竹园。接着,进犯轿顶山、偏刀水、觉林寺等处号军据点〔一〕。
荆竹园失守,就使苗民起义军的根据地失去屏蔽。秀眉为着援救号军,并且粉碎敌人进犯的计划,就率军去打敌人的后方,於太平天国戊辰十八年(清同治七年)二月,向湖南晃州厅、沅州府挺进。时席宝田已攻陷轿顶山要塞,被迫回军救湖南,号军就把轿顶山夺回。秀眉以前率军深入湖南,敌人从来不敢邀截。这一次不同了,凶悍的席宝田一截於麻阳,再截於芷江,三截於龙驻界。秀眉归路处处被截,血战败归。席宝田再入黔,乘势从邛水进犯,攻陷了寨头〔二〕。
寨头属邛水汛,在汛西五十里,清江厅北八十里〔一〕,是苗民起义军根据地的门户,是一个战略要地。席宝田就在这里驻屯重兵,筑起大垒,作为进犯的基地。时号军觉林寺、偏刀水两要塞都失陷,其他各据点也旋被攻陷,老教主刘仪顺走到杨保河被执牺牲,号军势力全部被打垮。但是,英勇的苗民起义军,并不因为友军失败、门户失守而显出丝毫恇怯,五月初五日(夏历五月初一日),秀眉亲自指挥十二员大将率领从黄平、麻哈、清平调来的队伍向寨头反攻。旋又分路进攻思州、青溪、玉屏。六月攻荆竹园。七月攻上河。他们利用险厄地形,巧妙地运用分散作战的战术,使清军一日数十警,一地数十敌,处於被动挨打的地位,不敢进犯。席宝田在挨打后,知道必须「增兵处处为防,而后可以言战」,於是向湖南巡抚刘崐请增兵。十二月,刘崐派记名按察使黄润昌、江西即补道邓子垣带领湘军万人出晃州北路,进入黔东〔二〕。
席宝田既增兵,乃采用雕剿法〔三〕袭击苗民起义军,把寨头北到镇远八十里的苗寨都袭破。太平天国己巳十九年(清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夏历正月二十八日)黄润昌一军就乘机从思州攻陷镇远府。二月,席宝田派部将荣维善率军渡清水江,袭陷公鹅、董敖两大寨,附近一百七十八寨都被攻陷,清江厅城起义军向西撤退。时入黔川军已到黄平,与镇远中隔施秉,清廷诏湘军急进,疏通驿路。於是席宝田命荣维善率八千五百人赴镇远,与黄润昌军会师。三月十四日(夏历三月十九日)攻陷施秉县城。荣维善这一支军队,经过几个月的袭击,精锐久疲。黄润昌的军队,是一支攻陷天京的骄兵。现在,这一支疲军与另一支骄兵会合起来正在趾高气扬地向前冒进〔一〕。
秀眉审察了敌情,他鼓励将士说:「骄兵必败,疲兵不能战,今敌人以骄兵疲卒冒进,自己来寻死,已经在我们的掌握中。兄弟们,赶快安排陷阱,去杀尽这些吃人的野兽」!在施秉西南有地名瓷谷陇,距黄平六十里,中阻黄飘,地形险惬,秀眉选定在这里设伏杀敌。他派大将包大度前去指挥作战。
三月十五日(夏历三月二十日)敌军来攻白洗大寨,苗民起义军弃寨走。十七日(夏历二十二日),再进瓷谷陇,起义军拒战山下,兵交辄弃寨走,诱敌入伏。湘军恃胜骄甚,不知是计,穿寨直追。荣维善率领总兵苏元春、张宜道带二千人当先开路,馀部及黄润昌军跟着前进。包大度率领战士一万人,早在沿途设伏等待。时荣维善先锋二千人已过伏,大军才鱼贯进入伏中。包大度一声炮响,伏军齐起,两隘雷木滚石飞炮像急雨似地打下来,把荣维善部下和黄润昌部下湘军共一万六千五百人全部歼灭。黄润昌、邓子垣都被打得脑浆迸裂而亡。荣维善听到后军中伏,急率军回救,包大度立刻指挥军队向前包围,又把荣维善杀死,歼灭了他的部队,逃得性命走到黄平的只有总兵苏元春、张宜道等一些残兵败将〔一〕。
这一役,是苗民起义军最辉煌的一次战役。至今黄飘民间传说,叫做打老豹虫〔二〕。当时清廷得到败讯,作出派遣第一张王牌湖广总督李鸿章前来贵州督师的决定。旋因陕西告急,改命李鸿章先赴陕,暂缓入黔〔三〕。可见老豹虫的毙命,给清朝统治者以怎样巨大的震惊,而对当时全国的战局来说,也曾起了一度缓和的作用。
当黄飘战役时,秀眉率军北渡清水江攻大小巴野〔四〕。到黄飘大捷,就在施洞口集合各军,东出革东汛〔一〕,攻克平拔内寨〔二〕。席宝田来救,发生大战,起义军退归〔三〕。这时候,敌人用焚烧政策,狠毒地破坏生产,沿江至施秉几百里间,苗寨尽被烧光,不能耕,众多饥。敌人夺获起义军尸,剖腹检查,常常都是糠秕〔四〕。苗民起义军从此进入艰苦的防御阶段了。他们虽然到了枵腹苦战的时候,还是同样坚忍不屈地坚持至三年之久,把起义一直进行到底。他们这种英雄事迹,是要长留青史,传之歌咏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