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是很明显的,站长肯定是少将,而且局本部绝对要进行资源倾斜,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经费等各方面,沪市情报站要对市区伸手,估计沪郊情报站肯定也不会放弃。”
“我们就按照老套路来操作,有时候越是笨办法越是有效果,从明天开始,情报科和行动科的人全都撒出去,到全市房屋租赁介绍机构挨家做工作,把所有近期登记的租赁信息记录下来。”
“我抽调总局的精锐骨干到沪市,把信息一家家的做筛选,电讯处的监测点换个地方,继续侦测无线电信号,如果信号出现在哪个区域,周围所有登记的新租赁房客,必须进行二次筛选。”
“再有就是每个地区的旅馆和酒店,特别是犄角旮旯里的小旅馆,更是排查的重点,不定时的要去搜查,我会向宪兵队申请,授予我们随时进行行动的权力,必要的时候可以请宪兵队协助。”
“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采取这种剥茧抽丝的方式,一步步的进行锁定,同时,他们的居住证肯定是伪造的,警察局的户籍也是重要的突破口,哪怕是花钱收买,也得把片区警察和户籍警察搞定,经费我会向财政部申请的。”万里浪说道。
这种办法的确是笨办法,意味着工作量将会非常大,但想要从沪市四百万人口中把现已目标找出来,也没有什么捷径,除非有准确的情报。
一张无形的大网,对着特种技术合作所东南办事处沪市情报站和军统局沪郊情报站,张开了满是獠牙的大嘴,可这两边,都没有意识到敌人的反应会这么快。
万里浪是力行社特务处时期的老军统特务了,而且还在沪一区待了很长时间,对军统局的工作方式非常了解,经验和实践操作都不缺,他采取的措施,恰恰就打在了这两个情报站的软肋上。
哪怕是这两个站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除非不到市区设点,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奇思妙想,很老套的常规操作。
“政治警察总署那边怎么应付?他们可是在盯着我们的行动呢,这件事不通通气,估计会给我们找麻烦。”罗梦乡说道。
“政保局的头顶上,特么的全都是大爷,干点事怎么就这么难!我会根据这些的思路,挑选一些内容做成行动方案,交给宪兵队和政治警察总署来报备,其实警政司的人好说,特高课是不能不敷衍一下的。”
“我们前期的行动没必要说的太细,都是些日常工作,特高课也不会感兴趣,等实施抓捕的时候,再邀请宪兵队跟着监督,他们要的就是个态度,对实质性的东西不感兴趣。”万里浪说到这里一脸的鄙夷。
第1063章 混战之局(七)
日本人的心态其实也不难猜,巴不得政保局接连不断破获军统局的地下组织,然后就可以拿来为他们的脸上贴金,说是在他们的指导下,政保局做出了什么样的成效。
梅机关和宪兵队内斗,最头疼的还是政保局,哪一边也得罪不起,就这个方面来说,万里浪还是很欣赏陈明翔的,至少警政司没有厚着脸皮抢政保局的功劳,非得搞出什么联合办案的事情来为自身涂脂抹粉。
当然,这可能是警察局的性质所决定的,反谍防谍的事情基本上是情报机构在操作,警察局一般来说就是协助,主要精力是治安管理,侦破刑事案件、日常巡逻和预防案件发生。
“现在有个问题我想不明白,我们政保局电讯处在咸阳路和矩鹿路的监测点,警察局到底是怎么发现的,他们特高科下属的电讯室,基本上只有收发电的联络能力,不具备对无线电信号的检测能力。”罗梦乡问道。
“我现在也没有搞清楚,以后再说这件事,我猜测是陈主任把警政司的技术人员调到了沪市,他们也有自己的电讯科,能够实施无线电监测和定位,明天我回金陵后问问佘介,他兼任着警政司的电讯科长。”万里浪摇了摇头说道。
他肯定是不会去问佘介的,警政司电讯科的那点本事,他实际上心知肚明,这笔账,自然要记在宪兵队特高课的头上。
要说无线电监测这方面的能力,驻沪宪兵队司令部特高课是最强的,甚至还有无线电侦测车,这是从德国引进的高端技术,能找到没有事先做预防措施的监测点,简直是轻而易举。
万里浪推测的事实真相是,驻沪宪兵队司令部特高课的无线电监测部门,发现了政保局电讯处监测点的信号,并且利用技术进行准确定位,然后搞清楚来龙去脉后,通知了陈明翔。
监测点距离马拉别墅那么近的距离,还是在十字路口的位置,陈明翔虽然不是专业特工,可他和情报机构、特务机关打交道太多,立刻就会联想到这个点是在监视他,肯定要发作的。
特高课的目的就是利用这件事,利用陈明翔来警告他和政保局,行动必须要在规定的范围内,关键是要在实际行动方面顺从特高课的意志!
“你能潜伏到陈明翔家里,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他虽然和职业特工不搭边,可终究是长时间和情报机构打交道,阅历和经验也弥补了专业方面的不足,所以,你千万不要用看待普通人的眼光去看待他。”
“我再次重申一遍,你的任务就是要长期潜伏,仔细观察他和夫人的一举一动,对谈话更是牢牢记住,尤其是涉及到帝国方面和金陵政府方面的话题,然后把要点记录下来给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