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黄帅、高帅,”朱慈烺顿了顿,“你们报上来的账,朕都准了!不过朕丑话说在前面,银子朕会照单全付,不会少你们一两!可这差事绝对不能砸了,首先是漠北之战不能搞砸了……哪怕是牛刀杀鸡,也得把漠北喀尔喀三部给砸碎了,赶跑了!北伐之战的主帅你们仨商量一个出来。
另外,不许中途加价!银子不够你们自己想办法,有富裕也归你们。别再问朕要银子!
如果干不下去,那么就带头请辞,不是一个人辞,而是团指挥使以上总辞!
你们可明白了?如果明白了,等明天翰林院准备好了军令状(合同),你们就来签字。”
朱皇帝这是拿朱慈炯、黄得功、高杰仨当总包商了!
不过一千七百多万的一次性支出,再加上每年五百七十多万的长期支出,朱皇帝对这三个镇可谓是仁至义尽了。
如果历史上的大明朝能每年给大同、宣府、蓟州、辽东四镇五百七十多万两银子的补贴,再一次性给出一千七百多万的军费,皇太极随便怎么样都不可能打进来的!
“宣唐王,凉国公,尚可喜,孔廷训,绰罗斯·楚琥尔乌巴什上殿!”
朱慈炯、黄得功、高杰前脚离开,朱聿键、吴三桂、尚可喜、孔廷训、绰罗斯·楚琥尔乌巴什他们五个西路的“债主”又被宣上了大殿。
东路这两年打得精彩,都把大清给打没了!而西路这两年也在打仗,打得相当艰苦!
叶儿羌汗国的阿卜杜拉哈汗和他的儿子喀什噶尔总督尤勒巴尔斯本都是硬茬,他们手底下信仰天方教的蒙古人也都挺能打的,就是政治能力太差,不会治理国家,而且特别喜欢打内战!为了奖励战士就放抢,抢不了别国的城市就抢自己的,所以西域各族人民在他们的统治下,那真是够受。
另外,天方教内部也闹得很厉害,这个派打那个派,又和蒙古人的内讧混在一起。
所以叶儿羌汗国后期的历史就是被瓦剌人(准格尔、和硕特都打他们)打砸抢,或者自己打砸抢……但是那么多年的被打砸抢,还是锻炼出了战斗力。
而且他们还能得到乌兹别克人和哈萨克人的援助(叶儿羌汗国、乌兹别克汗国、哈萨克汗国是盟友),所以灭亡叶儿羌汗国的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场西域各族人民联手反抗中亚入侵者的战争!
当然是非常激烈的!连吴三桂和僧格这样能打的主儿,也打得焦头烂额,直到去年初冬,才勉强将叶儿羌汗国给灭了,将西域各族人民救出了苦海。
不过激烈的战争也让西域各地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还让吴三桂的河西、安西两镇背上了不少亏空。
另外,朱皇帝在北伐中原的战争中还抓到了许多需要去西域劳动改造的汉奸,也需要吴三桂花钱安置。而且吴三桂手下还有二百多个千户(有一部分千户选择留在陕西解甲归田)要安置在河西和西域(有一部分本来就在河西),又是一笔巨额开支。
所以吴三桂现在也带着几百万两的账单来找朱慈烺要账了!
而代表准格尔部和北庭军的绰罗斯·楚琥尔乌巴什不仅想从朱慈烺这里要到军费补贴,而且还想得到一批枪械和火炮,用于对乌兹别克汗国和哈萨克汗国的战争。
至于尚可喜和孔廷训两个反正汉奸,则是无功不敢要钱,但是西去路上的军粮供应也得有着落啊!
除了军粮之外,他们俩还想从朱皇帝那里要到一些武器弹药,以便在青海同和硕特汗国的军队交战……这俩货还想问一下顾实汗的报价——如果抓到顾实汗,灭了和硕特汗国,可以拿到多少钱?
第922章 朕必须去南京赚钱了
“陛下,臣也知道平西域花费的确多了,可是西域实在太大太远也太荒凉,什么都没有,什么都得从河西、关中转运。朝廷拨下来的兵费根本不够用。臣没有办法,只好压了两万几千将士的行装钱、骡马钱、行粮钱没有发。如果朝廷不能把这笔钱补上,臣的河西军、安西军怕是再无征战之力了……”
正在倒苦水的是吴三桂!
代王朱慈炯现在是解套了,而吴三桂则是掉进了一个更大的财务黑洞——西域!
现在是大航海时代!
西域丝路早就废掉了,所以现在的西域和汉唐没有一点可比性。汉唐的时候西域丝路上遍布富裕的商业城邦,而且那时候西域气候非常湿润,绿洲的面积都很大。丝路所过,都是物产丰饶,贸易兴盛的好地方。所以中原王朝的军队可以在西域就地得到补给,不需要朝廷大把砸钱维持。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西域没有什么繁荣的商路了,过去繁荣的城邦现在也所剩无几,适合耕种的绿洲也只剩下了哈密、高昌、轮台等很少的几块。
所以吴三桂的军队进去以后,就发现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搜刮,什么都得从河西、关中转运,这可真是花钱如流水啊!
另外,西域的萧条也影响到了河西。河西走廊没有了贸易,也就不是什么“走廊”,而变成了一个干旱、萧条的农业区,而且还经常遭到一些穷困的蒙古小部落的骚扰,是个非常让人头疼的地方。
所以河西也没有多少余力可以支援安西,只能依靠关中的物资数千里转运去安西战场。
吴三桂现在真是亏得走投无路了,他已经准备好了辞呈,如果朱皇帝不肯给钱,那他情愿不干这个节度使和大都护了。而且他就是想干,也干不下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