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瑜一下紧张了起来,道:“会来大沽口吗?太子殿下,现在左师已经随苏观生开拔,只剩下中、右二师留守,若闯逆亲率大军而来,只怕……”
“不用怕!”陈锐插话道,“大沽口城池也算坚固,且两面靠水,易守难攻。海沙岛地形更险,没有水师根本上不来。而且右师还在岛上依着《守圉全书》上外洋堡城的式样筑土城,等土城构筑完毕,在卫河封冻前,海沙岛就万无一失了。”
《守圉全书》是山西绛州名士韩霖(天主教徒)利用从西方传教士那里学来的知识,在崇祯八年时写成的一本军事著作,共有八卷,主要介绍了西洋的火器和筑城技术。其中就有大量的篇幅介绍棱堡!
这本著作在热衷于筑城的士大夫中流传很广。所以朱慈烺昨天提出要在海沙岛上修筑棱堡后,居然有好几个文官都自告奋勇要帮忙。朱慈烺一开始还不相信他们懂棱堡,让汤若望去考核,考核后才发现,这些人居然都熟读过《守圉全书》!对棱堡的了解远超过朱慈烺本人。
所以朱慈烺就从中选了几人,让自己的老师,同样熟读《守圉全书》的李士淳以工部左侍郎的官职带着他们去负责筑城——也没有什么好的原材料,就是用泥土填在草袋子里面修成个棱堡的样子。
朱慈烺眯着眼睛琢磨了一下,轻轻摇头,低声道:“不会来大沽口的……如果李闯来大沽口就好了,本宫才不怕他。现在怕就怕他不来大沽口,而是直奔山海关而去啊!”
“去山海关?”吴襄听见朱慈烺的话,稍稍一惊,朱大太子可有点乌鸦嘴啊,别又给他说中了。
“去山海关干什么?”吴襄问。
朱慈烺看了自己的老岳父一眼,心说:去山海关当然是打你儿子了!
他吐了口气:“山海关是个好地方啊……如果只有李闯一家要去,那还好办,若是多尔衮也要去,那就麻烦了!”
李闯一家去了,吴三桂未必会落水当汉奸,朱慈烺这个大明好妹夫还能挽救他。可要是多尔衮也去了……吴三桂难道还能西拒流寇,东战八旗吗?
到时候他多半会选自己给出的下策……甚至连下策都选不了,直接剃发当汉奸去了。
……
“陈阁老,怎么样了?伤事好点了吗?”
“骆,骆指挥,老,老夫正在想办法,能不能再宽限几日?”
现在是大顺永昌元年四月十三日的清晨,北京内城中,某处被蓝衣白帽的大顺兵士看守的宅院之中,正在上演仿佛高利贷催账的场面。
一大清早来访的是骆修身,他现在被汝侯刘宗敏派了个北镇抚司指挥的差,其实就是管收账的官。
那些吃不住拷打,愿意拿钱出来换命的前朝官员勋贵的账就由他去收——只有他收到了账,那些人才会逃过拷打之苦。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活命了。
如果是文官和宦官,出够了钱就可以活命,如果是勋贵,人财两尽,得个好死而已。
而骆修身今天来见的人则是个文官,就是大明前任首辅陈演。他欠了刘宗敏六万两的阎王账,已经逾期了。
第143章 杀头了
“阁老误会了,下官不是来要账的。”骆修身一脸的苦笑,自己真不该留在北京城,挺好一锦衣卫高官,现在混成个要阎王账的恶徒了。
“不要账……”陈演可怜巴巴的看着骆修身,心里总是毛毛的。
他是真没钱了……都卖的都卖了,能求的也都求了,他和他儿子身上连吃饭的钱都快尽了。北京城这几日的吃食又贵,逼得两父子一天只能吃一顿,就这样也熬不了几日啊!等到钱财一尽,就得饿死在北京城里了!
可他宁愿饿死,也不愿再去北镇抚司上夹棍了!那可太疼了……
“是皇上召见。”骆修身说。
“皇上召我何事?”陈演抖着声问。他这是激动的!能见到李自成,就说明自己还有希望……有活命和做官的希望!
要不然李自成找自己去干什么?不可能是要账吧?皇帝亲自要账也太不像话了。
“皇上今日要出兵讨伐朱贼残部,”骆修身低声道,“百官都要在承天门外送行,传旨叫阁老也去。”
去见皇上?一定是要封官了!皇恩浩荡啊!
陈演激动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如果不是两条小腿都折了,还没复原,就该冲着紫禁城的方向下跪了。
“儿啊,”陈演连忙唤来自己的儿子陈世文,“快去取为父的官袍。”
“等等,”骆修身忙道,“阁老,您哪儿来官袍啊?可别是明朝的蟒袍吧?”
“当然不是了。”陈演摇摇头,“老夫有一件蓝色的丝绸儒服……权当是官袍了。”
“哦。”骆修身看了看陈演,他现在穿着一身布衣,破破烂烂的,还打着补丁,真是狼狈不堪,没想到还给自己留了一件丝绸的儒服。
这件衣服很快取来了,居然是崭新的,做工考究,应该是陈演当明朝大官的时候让人做的。因为是蓝色的,现在拿出去倒能卖几个钱,总能让父子俩吃上几天饱饭。
可是陈演就是不舍得,因为这衣服看着和大顺的官服很像啊!
没想到还真派上了用场!
在陈世文和骆修身带来的手下的帮助下,断手断脚的陈演很快穿好了“官服”。他自己走不了路,陈世文几天没吃饱,也背不动他,还是骆修身找了个力壮的手下,背上陈演上了路。陈演的儿子陈世文也跟着一起来了,这个年轻人脸上同样是难以抑制的兴奋表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