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巡标是高宏图的部队,人数多达4000,由跟随史可法北上勤王的原池州副将李大开统领,之前一直驻守在济南城。现在不在怎么,就开到德州来了!
刘泽清吸了口凉气,这是要武力解决自己啊!
现在李成栋、马得功率领的6000人在北——这两部和刘泽清一起北伐,因为流寇的败北,现在也正在回军途中,多半也已经得了攻打德州的密令!而李大开率领的4000人在南,两方面要是来个合击,自己能不能跑到大清国那边都难说了……
刘泽清想了半天,才有点不甘心地问:“那老夫存在聊城的那点积蓄……”
“都给已经您装船了!”刘之榦笑道,“大伯,您老什么时候上船南下啊?千岁爷可是在南京给您留了一座又大又豪华的园子!”
……
“千岁爷,山东总兵聊城伯刘泽清请辞的奏章到了!”
十一月二十八日,就在刘泽清被迫交出军队,离开德州军中的两天之后,他的请辞奏章就送到了远在南京的大明抚军太子朱慈烺手中。
朱慈烺从毕酒城手中接过奏本,低声又问:“只有刘泽清的?”
“只有聊城伯的。”毕酒城顿了顿,“刘良佐和许定国并没有上奏本……”
“看来是投靠东虏去了!”朱慈烺吐了口气。
刘良佐和许定国的叛变早就在朱慈烺的预料当中……不过刘泽清没有跑掉倒是让朱慈烺有点意外——这事儿主要怨高宏图,是他派李大开带4000精兵去接应刘泽清的。而刘泽清又脑补出了一个李成栋和马得功从北面进攻的场景,所以给吓得要到南京来养老了。这事儿闹得,都已经准备好要抄家了,结果还倒贴一大别墅!
朱大太子叹了口气:“李成栋和马得功呢?有他们的消息吗?”
“有,”毕酒城又取出了李若琏的奏本,双手递给了朱慈烺,“山东总兵衙门奏报,李成栋、马得功两部兵马也已经退回到济南府境内了。”
轰轰烈烈的崇祯十七年北伐之战,看来已经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
朱慈烺想了想,提起毛笔,取过几张信纸,开始给高杰和黄得功写信了——他想把李成栋和马得功两军留在济南,归高宏图指挥。所以得和高杰、黄得功说明一下。
高宏图这个名义上的山东巡抚能够管辖的地盘一直都很小,过去的几个月中只有济南府大清河以南的平原地带。现在情况稍有好转,因为这次北伐还是有点收获,拿下了济南府大清河北的德州、武定州、滨州、海丰县、阳信县、乐陵县、利津县、商河县、临邑县、德平县、陵县、平原县、禹城县、齐河县等三州十一县——这些州县之前并不是大清国的地盘,而是一个两不管的缓冲区,被各路地方豪强霸占。现在成了大明山东巡抚衙门直辖的州县,当然需要有明军去驻守了。
靠高宏图的4000巡标可守不过来,于是高宏图早在几天前就上奏,想要将李成栋、马得功两部共6000人留在济南。同时任命自己兼任济南镇守总兵,统管济南的政务和军务,再每个月补贴三万两的兵费……
对于高宏图的请求,朱慈烺当然予以批准。不过他也不会白白调走黄得功和高杰的军队,而是会给他们一定的补偿——李成栋和马得功各自带走了3000人。所以朱慈烺会给高杰、黄得功20万两白银,让他们去招募、训练6000精兵,补上缺额。
朱慈烺还想让黄得功移驻归德府城商丘,并且接任河南总兵,代替刘良佐、许定国统治归德府和开封府东南。
而刘良佐和许定国二人留在商丘和睢州的兵马、钱粮、器械,全都交给黄得功支配,作为从黄得功部下调走孙得功的补偿。
另外,投靠朱慈烺的刘之榦、李化鲸二将也会得到重赏。
刘之榦将会出任东昌府镇守总兵,代替刘泽清镇守东昌府。
李化鲸则会出任兖州府镇守副将,分管兖州府运河以西的郓城、巨野、曹州、嘉祥、金乡、鱼台、单县、定陶、城武等八县一州。
第294章 出卖吴三桂
大清顺治元年十二月初,一支士气低落到极点,走路都垂头丧气的明朝降军,来到了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北京城。
这支部队就是刘良佐和许定国的军队,在他们决定反叛大明的时候,两人带着的军队总共有两万余人,可谓兵强马壮。
不过短短的十来天后,当他们来到北京城下时,军队的人数已经减少了四分之三!全军不足5000人,而且丢盔卸甲,辎重大量丧失。
之所以混得那么惨,是因为他们在聊城附近遭遇了李若琏指挥的7000新军的攻击。别看刘良佐和许定国有20000人,可那是总兵力,包括了大量不能打的乌合和辎重兵,真正能打的也就是五六千,还没李若琏人多呢!
而且李若琏的这四个协得到了登莱巡抚苏观生和北洋大臣沈廷扬的加强,装备非常不错。特别是沈廷扬在出任北洋大臣后,就开始将登州水城当成自己的大本营经营,对水城进行了扩建,使之和登州城相连,同时还在水城内开设了造船场和铁工场。
前者可以生产蜈蚣战船,而后者可以生产火炮和火铳……虽然产量不大,其中斑鸠脚火铳的产量不过是每月产量只有可怜的50支,从八月份开工到十一月初,也就生产了150支堪用的斑鸠脚火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