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一阵子开东林大会的时候,这些基层党员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人多势众,还是宗子……
当侯方域和父亲侯恂一块儿急匆匆赶到大功坊,向朱慈烺报告左良玉很可能发疯的消息时,就遇到了名叫朱统铨的“东林青年”,这是个眉目相当清秀的小伙子,不到二十岁,本职是画院画师,书法、诗文也相当不错。
因为替朱慈烺画过许多次“标准像”——朱大太子喜欢搞个人崇拜,当然要把自己的画像张贴到克难新军的军营里面,以供热爱他的将士参拜了——所以就和朱慈烺混熟了。
两位年纪仿佛,又都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当然有不少共同语言。所以朱慈烺就打算提拔他一下,给了他一笔经费,让他去流落南京的宗子之中招募一批青年才俊,然后集体加入东林党——其实就是拜一些比较好说话的东林党人为师。
有了这些“东林青年党人”,朱慈烺对东林党,对东南舆论的掌握,自然就更上一层楼了。
“侯阁佬,朝宗,都坐下说话。”朱慈烺招呼着侯家父子落座,而后又对朱统铨说,“仁庵,你也坐吧。”
三人都知道朱慈烺比较平易近人,也就不和他客气,全都在永春阁书房内摆着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朝宗,”朱慈烺笑着问,“左良玉答应把女儿送给本宫了?”
这可是大事儿啊!
现在江北四镇跑了一个,一个被朱慈烺牢牢控制,剩下两个也都站在了朱大太子一边!
而福建的豪强郑芝龙已经确定了进京日期——会在大年三十之前抵达南京城,郑芝龙的女儿郑茶姑也会一同抵达!
还会有5000支日本鸟铳,1500支佛山或安平出产的斑鸠脚火铳,以及12门濠澳卜加劳铸炮厂出品的三磅团炮和他们一起抵达南京。
如果左良玉也能把女儿送入朱慈烺的后宫,那么朱大太子基本上就得到了明朝国内所有大军阀的支持……崇祯皇帝光荣退休,悠游享乐的幸福,差不多也就到来了。
一想到崇祯皇帝才三十多岁,就能享受拥有绝对财务自由和美女自由的退休生活,朱大太子就羡慕得不行啊——搁在后世,三十多岁还在为996的福报而奋斗呢!崇祯就已经退休了,真是太幸福了。就是朱慈烺苦了一点,小小年纪就得为国家为人民操劳……
“千岁爷,出事儿了!”侯方域皱着面孔回答,“武昌侯出事儿了……”
“什么?”朱慈烺一愣,“死了?锦衣卫没报告啊!”
武昌城内当然也有锦衣卫南镇抚司的密探了!
“没死,但是疯了!”
“疯了?”朱慈烺眉头大皱,“严重吗?”
一手握十万重兵的大军阀疯了……这事儿可麻烦啊!疯子的行为不可预测啊!天知道他什么时候就造反了!
“有点严重!”侯方域连连摇头,“这人看着就不对啊!而且还胡言乱语,说什么永王不日就要到达武昌了……还说,还说……”
“快说啊!”朱慈烺看着侯方域吞吞吐吐,就催促道,“他到底说什么了?”
“他说千岁爷要敢让,让圣上内禅,他就要拥永王为帝!”
“啊!”朱慈烺一脸的惊诧,“这这这……可如何是好?父皇早就厌倦了朝政,就想早点禅位给本宫,本宫又是孝子,怎么忍心拒绝?”
侯恂在旁连连点头:“是啊!皇上为国操劳那么多年,该好好歇着,让千岁爷尽孝了!
要不老臣再走一趟武昌,说什么都要把左梦梅带来献给千岁爷。”
真是忠臣啊!朱慈烺欣慰地点头,这个户部尚书侯阁佬除了不会收税,别的方面还是不错的,是个忠臣啊!
“那左良玉不会扣押阁佬吧?”朱慈烺有点担心,“他现在可有些疯了……好好的,怎么就疯了?”
“他好什么?”侯恂摇摇头,“一家老小都死在许州了,打那之后,他就不好了,不过老夫还是有把握可以来去如常的。”
“也是可怜啊!”朱慈烺顿了顿,“侯先生,不如你亲自走一趟武昌,去和左良玉说,本宫是孝子,不会夺了父皇之位的!”
第304章 东林保皇党啊!
和侯恂说这话的时候,朱慈烺已经深刻体会到“孝子难当”的道理了。他这个孝子可是天字第一号的,不仅是崇祯皇帝的好儿子,还是大明人民的好儿子,可怎么就有人不理解呢?
左良玉也不想想,他要有自己这样的好儿子那该多高兴啊!他现在就可以退休,不必做到死了!他还会嫌这样的儿子不孝顺?这个道理,放到崇祯皇帝身上也是一样的!崇祯皇帝可从来没有说自己不孝啊……至少没当面说过。
“千岁爷,那臣还要不要向左侯提亲?”侯恂不确定地问。
他儿子已经碰了一鼻子灰了,他自己家还要再硬着头皮上吗?
“要提的!”朱慈烺顿了顿,“不过本宫和左梦梅看似无缘了……你就为永王提亲吧!”
“永王?”侯恂一愣,“千岁爷,可永王才12岁啊!”
“没事儿,”朱慈烺一笑,“俗话不是说女大五,抱金砖吗?”
侯恂想了想,“千岁爷,臣记得是女大三啊。”
“现在改了,”朱慈烺认真地道,“改女大五了!”他笑了笑,“左良玉不是要拥永王吗?那就把闺女嫁给永王为妃……永王可以改封蜀王,镇成都府。左良玉可以改封庆国公,镇重庆府。以后四川方面,就交给他们翁婿二人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