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亩土地,在陕西也是一家中等大小的地主了!一亩地收个一斗面粉,250亩土地也能收25石面粉。在这个乱世当中,价值可在50两白银上下。
这笔账算起来真是可怕,陕西这边按照田亩税额,173万几千石,如果把掌握土地的士绅地主剥夺了,把大顺军的将士变成新地主,那么大顺军上下每年至少能从陕西土地中刨出500万石——这还是建立在大顺新地主所收取的地租较少的基础上!
如果大顺有了这500万石面粉,别说吴三桂,就是八旗兵自己上,也很难取胜了。
这顺明清三家的争霸,其实也是个经济学问题!
大清之所以能胜利,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大清通过八旗系统直接掌握的土地、人口、财富(包括粮食和银子),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明和大顺两家。虽然八旗兵抢人抢东西的本事比李自成的大顺军还厉害,可是人家从来都没忽视过对人口土地的牢固掌握!
而现在,大清这边直接掌握的关内、关外的土地(已开发的农地)怎么都有四五千万亩,人口怎么也有几百万……而且大清现在正是最凶狠的时候,如果有必要清王朝还会圈占更多的土地,将更多的汉人变成旗奴、佃户或是编入八旗和绿营。所以大清国绝对不是什么容易打败的敌人!
在大明那边,朱慈烺当然没有多尔衮那么狠,但是大明东南的资源多啊!他也不需要压榨得太凶,就能得到足以对抗清朝的土地、人口和财富——但是朱大太子自从抵达登州开始,就不遗余力的在争人口、争土地、争盐税、争商税!
现在总算也有所成就了,已经将几千万亩的土地,几百万的人口,慢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了……有了这点土地人口,朱慈烺也就有了基本盘,东南的商人士大夫就得乖乖交税了。
在这三方之中,目前处境最艰,占据的地盘最烂的李自成,如果还妄想什么仁政,什么免赋,不能狠下心把陕西的土地人口夺在手里,那么他的败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
时局飞速变迁,就和风云变幻一样,让人目不暇接。北地的局势,在崇祯十七年间的变化,真是让人目不暇接,一场转折接着一场转折。让局中之人,有一种身处梦幻的感觉。
对于年初时意气风发,率领六万老营大军发动东征的大顺天子李自成而言,这场梦幻,真是波澜起伏到了极点。
在三四月份的时候,李自成还以为自己就是真命天子,很快就要一统宇内,稳坐天下了。可是他的好运气却止于天津卫,然后又在山海关战场上遇到大顺军克星一样的鞑子兵!
随后,天命就急速离开老李而去,大顺的国运,也急转直下。先是丢了北京和北直隶,而后又在山西再败。虽然在兵败的过程中打了一场不错的反击战,由怀庆府迂回北上的大军,一度推进到了真定府,眼看就要包了由井陉道突入山西的鞑子兵的后路!
可是李自成率领的主力部队,却没有抓住机会反攻,而是一路后撤,跑到了黄河边上的解州才稍作停留。这样一来,东路的李过、田见秀部就成了孤军,根本不可能真的切断山西清军的后路。在吴三桂和北京派出的八旗兵的反击下,东路军反击的失败也就理所当然了。
不过还算走运,大顺军虽然败了一场又一场,但是因为现在的明军比历史上有力,可以分担清军的压力,所以大顺军的损失,可比历史上小多了。
不仅李自成的主力和李过、田见秀的偏师全师而退,连留守太原的陈永福,也拉了几千残部突围回到了陕西。
所以一个难得的机遇,现在就摆在了李自成的面前!
长安,大顺皇宫,大政殿内东暖阁门外的脚步声轻轻响起,正低头在看奏章的李自成放下奏章,伸了下懒腰,然后就听见一个有点尖细的太监嗓音:“皇爷,丞相和两位军师都到了。”
“宣。”李自成道。
今天已经是除夕之夜了,大顺朝廷也放了假。因为过去的一年大家太劳累了,而且还忙活了一场,所以也就不搞什么庆典了,好好休息一下,吃点好的就是了。
李自成则依旧是个劳碌命,弄了一大堆奏报、军报在宫里面翻看,一个人看还不够,还叫人把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一起叫来看一份驻兵南阳的李过叫人送来的奏报。
第323章 李自成,你学坏了
牛金星、宋献策和顾君恩三人,大过年的也没什么好心情,都是蹙着眉头走进来的。
没有好心情的原因是没钱发“年终奖”。过去一年,大顺军上下可真是又苦又累又险,来来回回奔忙,打了那么多仗,死了那么多人。最后却没捞着什么!李自成的“大老板”没赚到,下面的伙计也两手空空。临近年关,军中的普通兵丁,一人只得了一两银子的酒肉钱……心情还能好得了吗?
也不是说这一两银子多了还是少了,而是大家伙要土地,要娘子,要分享胜利果实。
而李自成这位虽然拜西夏的祖宗,却是宋朝的思路,压根就没想过要把土地人口分给大家,只想着花钱买兵,还整天胡思乱想着什么仁政。
上一个这么想的天下共主已经被儿子架空了!而李自成没有朱慈烺这样能干的儿子,居然还敢这么想,能不急死人吗?不过还好,李自成还有李过这个大侄子和李来亨这个大孙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