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复宇,”多尔衮回头看着祖大寿,微微一笑,“本王刚刚收到了吴三桂的奏章。”
多尔衮说“吴三桂”,没有说“平西王”……这意味着什么?
祖大寿的脸色一下就白了,心脏怦怦直跳。他现在可是脑袋挂在裤腰带上过日子……万一吴三桂的奏章中话说的不好听,他一家老小的脑袋可就得搬家啊!
多尔衮看着祖大寿,语气温和地说:“吴三桂还是我大清的忠臣!”
还好……祖大寿大松了口气儿。
多尔衮接着又来了一句:“也不知道吴三桂会不会给南京那边也上道一模一样的折子?”
祖大寿刚刚缓下来的脸色一下又刷白刷白的……这年头汉奸不好当啊!
“不,不会的……”祖大寿话一出口,忽又觉得不妥,连忙改口,“也许,也许会吧?他,他想干什么,奴才也不知道啊!”
“不知道?”多尔衮笑着,“那就去知道一下……你辛苦一下,帮本王护送一批关宁军的家眷去宁夏。”
“什么?王爷您这是……”
多尔衮笑着:“本王知道吴三桂的忠心!本王也相信吴三桂不会背叛我大清,所以本王要吴三桂世世代代永镇宁夏、甘肃!关宁军的家眷,当然应该去宁夏安置了……不过需要去宁夏的人很多,一次走不完,你得多辛苦几趟了!”
祖大寿噗通一下就给多尔衮跪了:“奴才谢王爷大恩,奴才替吴三桂,替四万关宁将士,谢王爷天恩!”
第359章 双喜临门多尔衮
“王爷,真的要放过吴三桂?”
“是啊,吴三桂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带着四万大军窜去了宁夏,摆明了要割据一方啊!”
“他就是个白眼狼,是个祸害,得除了……”
祖大寿千恩万谢的去了,现在轮到范文程、宁完我、刚阿泰这帮忠诚可靠的汉奸狗奴才来摄政王府喊打喊杀了。
不过多尔衮却稳坐不动,一张蜡黄的面孔上还有笑容。
“行了,差不多就行了……本王知道你们和吴三桂不一样。吴三桂本就不甘心投靠我大清,而且他妹妹还是南朝抚军太子的宠妃,你们可没好妹妹好闺女去给朱慈烺睡。”
多尔衮笑吟吟看着三个忠心的好汉奸——这几位生是大清人,死是大清鬼,和四臣祖大寿可不是一回事儿。而他们喊打喊杀,其实也是表明一下立场,不是真的建议多尔衮丢下李自成不打,去打躲到宁夏的吴三桂。
现在大清国的心腹大敌还是李自成!不把他打跑了,中原归谁都不好讲!
而且吴三桂溜到宁夏去,其实也解了多尔衮的一个难题——要不然这四万关宁军怎么办啊?消灭起来费劲儿,消化起来八旗内部怎么摆平?
“王爷,”好奴才范文程最清楚多尔衮的心思,笑着一拱手,“奴才给王爷道喜了。”
“哦?喜从何来?”
范文程道:“王爷现在是双喜临门,一喜是陕西之战,大局已定!而且还将出现一个对我大清最有利的结果。”
“呵呵。”多尔衮只是笑着。
范文程接着道:“对我大清而言,李自成死不死的也无所谓,打死多少流寇,也无所谓。要紧的还是驱虎吞狼,把李自成这只老虎,撵去江南吞朱慈烺这匹狼。所以吴三桂不和李自成硬拼也挺好,真要两败俱伤了,李自成就是个没牙没爪的老虎了。”
“哈哈哈……”多尔衮大笑着,“第二喜呢?”
“第二喜当然是南朝即将向我大清称臣了!”范文程道,“李自成一到湖广,南朝可就是腹背受敌了!到时候大清由北直隶下山东、河南,兵临淮河。李自成则由汉入江,浮水直下金陵。
南朝太子再能,还能同时抵挡李自成和我大清天兵?奴才觉得,他也只能向大清称臣了。
不过南朝即便称了臣,我大清还是应该临之以兵威,使之无力西进破贼,一统东南。只有流贼和南朝互相牵制,我大清才能坐收渔翁之利。说不定我大清还有机会一统天下!”
“好!哈哈哈,说得好!”
多尔衮抚着胡须,脸上的笑意已经遮掩不住了,“那吴三桂怎么办?就由他在陕甘逍遥了?”
“哪儿能把整个陕西都给他?”范文程笑着,“关中、汉中富庶,可不能给吴三桂。”
“榆林和延安也不能给。”宁完我补充道,“榆林和延安靠近吕梁山!可不能让朱慈炯那小子和吴三桂勾结在一块儿!”
多尔衮连连点头:“其他地方呢?”
刚阿泰笑道:“陕甘除了关中、汉中好些,其他地方都是天下苦瘠之地,吴三桂要在哪儿受苦就由他吧。”
如果洪承畴还在,一定会跳起来反对的!
因为明末的精兵,不是关宁就是甘陕啊!
吴三桂自己是关宁,现在又得了甘陕壮士——相当于历史上的甘陕绿营和吴三桂合流了……至于苦瘠什么的,对于一个战斗力很强的军事贵族集团而言,算是个麻烦吗?越穷越有战斗力啊!
“王爷,李自成也不容易赶跑啊!这吴三桂也没把潼关险要留给豫亲王……而且豫亲王手头才两三万人,还得看着吕梁山上朱慈炯,不够啊!”
现在说话的正黄旗的固山额真何洛会,他的《三国演义》读得不好,所以讨论战略问题的时候他也差不上话,现在驱虎吞狼的事儿差不多说完了,也就该他说战役层面的问题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