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广宁卫人,在广宁卫沦陷时一家老小死了大半,剩下的也都成了包衣奴才,被编在正红旗里头。他那时还小,却聪明机灵,也读过书,所以就给同是正红旗的范文程看中,成了书僮。在范文程的提拔下,这才飞黄腾达,成了内秘书院的检讨。
那么大的恩,他肯定得报答啊!现在就是报答的时候了……
“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你!”范文程笑道,“你放心去吧……若有什么万一,你的妻子和女儿,我来照顾,尽可放心。
不过你也不要害怕,你是辽西当地人,长得又黑又粗,不似个文人。完全可以装成收买鱼货的商人上岛,即便被抓了,应该也不至于害了性命。”
不得不说,范文程还能料事的。他的心腹张承忠果然是全须全尾的回来了,连后脑勺的那根金钱鼠尾巴都没叫人剪了——剪了辫子就回不了不是?
所以张承忠不仅带着辫子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情报!
唔,南朝这次从海路发动的北伐很可能是认真的!占据觉华岛仅仅是个开始……辽西危急!大清危急啊!
……
“多尔衮,多尔衮,快醒醒……”
这个晚上,正在呼呼大睡的多尔衮迷迷糊糊之间,听见有人在喊自己名字……谁啊?多尔衮的名字是随便叫的?半梦半醒的多尔衮正琢磨呢,忽然脸面上还传来一阵刺痛,有人在揪他的胡子!
“谁啊!”多尔衮嚷了一声,小眼睛终于睁开了,还有点发怒。
摄政王的胡子,是随便能揪的?
“我,太后!”
一张大妈脸出现在多尔衮眼前,原来是圣母皇太后布木布泰……
“布木布泰……”多尔衮看着心爱的大妈脸上焦急的表情,顿时关切地问,“是不是皇帝他……”
顺治小皇帝这两天得病了……七岁的孩子啊,病着病着也许就那个什么了!这可怎么办啊?
“你想什么?”布木布泰瞪了他一眼,“范文程来了!辽西那边出大事了,南朝的大军打到辽西了……”
第383章 目标,曲阜城!
“王爷,王爷,不好了,南朝这次可真下了本钱,都在觉华岛上筑城了!筑了个好大的城,就在觉华岛的腰部,周长好两千步,至少可以屯兵数万啊……”
深夜时分,北京紫禁城的文华殿中,连着骑了两天的马,弄得有点土头灰脸的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正用沙哑的声音在向多尔衮报告。
“两千步?怎么可能?”多尔衮愣了愣,“范文程,你是不是道听途说啊?怎么会两千步?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要筑一座那么大的城?”
古人的一步是指两条腿各迈一步的距离,差不多是一米半。两千步就是三千米了,周长三千米的城堡可不小了,城内的面积都超过半个平方公里了。这可不是城市,而是一座军事堡垒,内部没有居民区、商业区啥的,纯粹用来驻军屯粮的……半个平方公里有五十万平方米呢!
一个建筑面积五十万平方米的城堡可以屯多少兵?积多少粮?怎么都得有几万之数吧?多尔滚琢磨着:几万大军屯在觉华岛上,肯定是为了进攻辽东啊!这南蛮小太子莫不是在打由东北入山海关的主意吧?
“错不了的!”范文程道,“奴才派心腹装成商人上了岛,发现觉华岛腰部那一片都给圈进城墙了……城墙从岛子的南岸一直修到了北岸!”
“真有那么大?”多尔衮眉头大皱,“那得多少人开工啊?”
“哦,城墙修得不高,也没用砖石,也不是版筑夯土的,而是用麻袋填土堆起来的。”
这就是后世军队最常见的修筑野战工事的办法,而且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检验,一直到21世纪还在使用的最有效方法。防炮防弹的效果当然是很好的——人家连后世的火炮都能扛,何况这个时代的红夷大炮?
除了防御能力经得起考验,用沙袋堆砌堡垒还有两个好处,一是容易施工,堆沙袋的工程量比夯土要低很多,更不用说以砖石垒砌了。所以喻大仁和张煌言只需要一千多名官兵和两三千民伕,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能堆出一个大概的模样来。
二是容易维修。用沙袋垒成的梯形城墙在结构上是非常稳定的,几乎不可能用红夷大炮轰出大面积垮塌的效果。即便出现了一些垮塌破损,再用沙袋去填补就是了,根本不费什么事儿。
“用麻袋填土……那得用多少麻袋?”多尔衮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这么修城墙的,“而且这样能牢靠吗?”
“不知道,”范文程摇摇头,“总归比不上砖石和夯土吧?”
脑补一下的确是不如的,沙袋松松垮垮的,怎么能和坚硬的砖石和夯土相比?
范文程眉头紧锁,“王爷,南军修建在觉华岛上的城池并不是为了守御,而是为了屯兵进攻!如果他们用砖石修一个小堡,奴才反而不担心。可如今他们却以麻袋填土砌了个三千步周长的城池,只怕,只怕……只怕要大举攻辽啊!”
多尔衮轻轻点头,低声说:“言之有理,用麻袋堆个三千步的矮城,大而难守,都不用红夷大炮就能打破了……除了屯兵屯粮,还有什么用处?”
他说着话,眉头紧紧皱起,似乎在反复权衡。
“王爷,”范文程看着多尔衮,“奴才觉得辽东、辽西都是我大清的龙兴之地,如果出了什么纰漏,这人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