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朱慈烺还让在江北大营“御驾亲征”的崇祯皇帝,也返回南京皇城去——在“打死”了大清发丘贝勒爷豪格,粉碎了清军挖掘凤阳皇陵的阴谋(清军冤枉啊!)之后,朱慈烺已经不怕什么夺门之变了。
谁觉得自己比豪格和豪格麾下的两万八旗天兵还要牛逼,尽管可以来夺!
而他本人,则继续驻兵凤阳府。一边高举着北伐援孔的大旗;一边则在监督凤阳要塞的修建和淮北、徐海布防的事儿……这两件事儿当然是不矛盾的!
不把东南保孔卫教的大本营经营好了,哪儿能安心去拯救孔圣人的坟墓?即便因为修筑凤阳要塞和布防淮北、徐海的事情耽搁了解救孔圣之墓的大业也没有关系的。
要知道在西洋那边,基督徒为了解放耶路撒冷的圣墓,那可是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的发动战争啊!
所以丢了孔子“圣墓”也没关系,只要衍圣公孔胤植“风光”了,就能激励去东南读书人投笔从戎,一起去拯救“圣墓”……
再说了,现在曲阜的形势还凑合。多铎依旧没有围城的余力,只是在曲阜附近修了个沂水大营。史可法出兵打了几次,都碰了个头破血流,看起来也没本事把这座清军大营给拔了。
不过因为曲阜城没有被围困,所以还能得到一些补给,也能疏散一些老弱妇孺,形势尚可维持。
对朱慈烺而言,这样的局面也没什么不好。冒险出兵去打沂水大营,没准就着了多尔衮的道……由徐州出兵,北上曲阜得走300多里地儿。以步兵的正常行军速度得五六天,如果考虑清军轻骑兵的骚扰迟滞,走上十天也是正常的。
有了这十天时间,多尔衮完全可以从各方调集起重兵,在曲阜周围进行决战。也可以暂时放弃沂水大营,退守兖州乃至济宁、东平,和朱慈烺来个敌进我退的持久战。
而朱慈烺又能在山东呆多久?南边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料理呢!
就在金之俊哆哆嗦嗦的被田书晨带来的时候,朱慈烺正皱着眉头在看锦衣卫指挥使朱纯杰派人送来的奏章——左良玉病危,也许已经死了!总之,他已经多日未曾露面。很有可能已经一命呜呼,而左梦庚秘不发丧,隐瞒了他的死讯……
“千岁爷,”田书晨的声音打断了朱慈烺的思绪,“奴婢把金掌柜带来了!”
然后就是金之俊的声音:“草民金之俊,恭请大明太子殿下金安!”
朱慈烺方向奏章,瞥了一眼跪着的金之俊,“你是摄政王的密使?”
“草民是大清摄政王派来的……”
“哦。”朱慈烺点点头,“他怎么样?一定高兴坏了吧?”
“这……”金之俊吞吞吐吐,“草民,草民听说摄政王的眼睛都哭肿了。”
朱慈烺嗤的一笑:“还挺能装的!说吧,他准备怎么感谢我?”
感谢你……金之俊听着这话觉得不对,想想就更不对了!
“摄政王答应把格格嫁给千岁爷了……”金之俊额头上冷汗直滴啊!
这事儿好像有内幕,回去以后会不会被灭口?
“嫁?”朱慈烺看着金之俊,“你听清楚他的话了?是嫁?不是送?”
“这……这是一个意思吧。”金之俊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子,又摸出一个信封,双手递给了田书晨,“千岁爷,这是摄政王的亲笔信……”
亲笔信的信封和信纸都没名字,只有“知名不具”四个字。
朱慈烺展开信纸看了起来,一开始还笑嘻嘻的,看到一半脸色却渐渐阴沉下来了,到了最后居然啪的一下拍了桌子,把下面的金之俊吓了个好歹。可他也不敢问什么,只是在下面发抖。
过了不知多久,才听见朱慈烺开口:“你回去告诉多尔衮,能等东莪格格长到十三岁,本宫就会派人去北京接她……以后东莪在本宫这里,绝不会吃苦的。”
金之俊听得更糊涂了……多尔衮都答应把女儿送来了,朱大太子还恼什么呀?这样喜怒无常,东莪格格以后的日子怕不会好啊!
第460章 东南没有灭霸
“宣钱谦益、侯恂、朱纯臣、李岩到勤政殿!”
金之俊前脚刚走,朱慈烺就马上让身边值守的太监去宣身在凤阳的这几位重臣了。
钱谦益是礼部尚书,是被朱慈烺找来负责凤阳皇陵和明祖陵(在盱眙)改建的。为了防止皇陵、祖陵被清军盗掘,大明朝的孝子贤孙朱慈烺准备修建两座棱堡式皇陵……但是怎么个修法,得让钱谦益这个大儒来研究,也得符合礼制啊!
而侯恂是江北总督,凤阳巡抚,凤阳这边数他官大。
朱纯臣是中都留守,听着好像和侯恂一边大,不过实际上就是凤阳府的总兵官,负责凤阳府的防御。
而李岩在清流溪战后继续当他的大元帅府军令卫指挥使,也就是朱慈烺的大军师。
四个人得到召唤,都急匆匆的赶来,在勤政殿中见到的却是一个有点忧郁的朱大太子。
朱慈烺一向是面带笑容的,哪怕在北京城被围的时候,也没这样一脸忧郁。
跟随朱慈烺时间最久的朱纯臣马上想到了崇祯,也立即换上了哀伤的表情,还没行礼,就关切地问:“千岁爷,是不是皇爷他……”
朱慈烺看了看朱纯臣,一时也没明白,“父皇怎么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