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有的是!”朱慈烺一摆手,“清流溪边上寻一具,再找一身好看一点的蓝皮子罩上给金之俊带回去就是了。”
这样能行吗?
几个人都将信将疑。
“没事的,”朱慈烺笑了笑,“多尔衮就想让咱们担下豪格的命案,不会认真验尸的。”
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奇怪呢?你们翁婿俩到底串通到什么程度了?
看着下面几人都一脸惊诧,朱慈烺也不多解释什么,只是笑道:“既然多尔衮要圈地设绿旗并计口授田,那么他就暂时不会大举南下了……本宫自然也该奏凯还朝了!不过本宫会在凤阳府留下两个模范师驻守一些时日,加上黄得功的淮北镇和中都留守司的兵马,当可保无虞了!”
推平湖广和斗地主这两件大事儿,在凤阳府可不方便布署,所以朱慈烺得奏凯还朝回南京去,顺便还要大大张扬一番,好让东南的地主老财都知道厉害!
……
汉水平缓,缓缓流过。现在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夏季时候奔流入江的汉水,现在已经变得温和平静,就如同襄京、陨阳、南阳三府的局势一般。
在汉水南岸,一个穿着蓝布长袍的高大汉子,正带着一群大顺文武官员模样的壮年,在岸堤上散步。后面更是簇拥着大队的侍卫。汉水两岸都金黄色的稻田。襄京府的农人都戴着斗笠,赶在秋天的雨水下来前,在田里面收割稻子。这蓝布长袍的汉子,正是大顺永昌天子李自成。看见他从田边经过,这些辛苦劳作的农民,都大气儿不敢出一口,全都在田边拜伏。而李自成见了这些苦哈哈的农人,也忍不住唉声叹气。
襄京府尹顾君恩凑到他身边,低声道:“皇爷,今年汉水两岸可谓风调雨顺……”
李自成冷冷道:“风调雨顺又如何?能有多少稻子落在贫苦小农手中?咱们那些老营兵现在都翻身忘本了,好一点的田都收到一石租子了,有些个还迫着佃户们送黄花大闺女给他们睡!”
顾君恩只是尴尬一笑,半晌才道:“皇爷,这也是没法儿的事情,要不给老兄弟们分一点,大家还有什么干劲?现在咱们总是稳住局面了,将来还可以徐图进取。”
“还进取什么?鞑子都宣布要均田,要计口授田!咱们却让小农百姓当成牛马,咱们现在比鞑子都不如了……”
“皇爷,皇爷,这……”
顾君恩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鞑子计口授田的事儿的确大出他的预料!这事儿本来该是李自成干的,大顺朝的许多制度名目上就是抄隋唐的。可是偏偏漏了“均田”和“府兵”这两条!
现在府兵倒是补上了,可是均田却没有办法……没有田可以均啊!地盘那么局促,能给手底下的战士们授田就不错了。所以大顺朝现在只有圈地,没有均田。倒是鞑子那边因为地多人少,圈不了那么多,余下的还可以计口授田。
这事儿说起来也有李自成的功劳——中原的“灭霸模式”有他一份啊!
“皇爷,”顾君恩咬咬牙,“咱们其实也可以用计口授田的办法……虽然襄京府、陨阳府、南阳府的田都分给老兄弟们了,可天下之大,远远不止这三个府啊!”
李自成一回头,看着顾君恩:“二军师,你是叫额南下去抢明朝的地盘?”
顾君恩道:“是去抢左良玉的地盘……抢下来以后,就计口授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第462章 李自成的三分天下
李自成停住了脚步,转过身看着顾君恩,浓眉紧皱着,似乎在细细盘算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永昌天子才低声道:“西安府那边还在同吴三桂那个狗贼交兵,南阳府那头又在和鞑虏对垒,汉中府刚刚和张献忠打过……也就是南边稍微安稳一点,若再和左良玉开仗,可就是四面受敌了!”
“皇爷,西安府早晚是不守的……”顾君恩说,“现在西安府城周遭兵荒马乱,早就没人耕种了,就算潼关伯(罗虎)和临朐男(高一功)不输在战阵上,等到西安府内存粮耗尽了,也只能弃城而走一条出路。南阳府的形势稍好一些,但是西安一旦不守,就会三面遭敌,即使努力维持,乡间也难免化作焦土。而汉中到时候也会陷入吴三桂和张献忠的夹击,形势一样不容乐观。如果咱们不能未雨绸缪,向南面扩张,就怕西安府一失去,便只能局促在襄京、陨阳之间了!”
被顾君恩一番提点,李自成也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了。现在西安府的战事看着还能维持,可是西安府城周围的耕种却是无法进行了。没有耕种自然没有收获,等到西安府城内的储备耗尽,罗虎、高一功也只能粮尽退兵一条路。
李自成叹了口气:“陕西父老都期待额坐稳江山,救民于水火之中。额本来也这么想的,可如今却把半个陕西打成了白地,不知道死了多少百姓……”
顾君恩知道这位皇爷的妇人之仁的毛病又犯了,只好劝慰道:“皇爷,历朝历代的兴亡都是如此,只要您得了天下以后多行一些仁政,让百姓过几年好日子,就什么值得了。”
李自成点点头,“仁政还是要行的……只是额们南下打左良玉,会不会把朱家小太子引来?他可是才把鞑虏的那个什么发丘贝勒豪格打死了,士气正旺着呢!”
“不会的,”顾二军师非常肯定,“鞑虏的摄政王已经亲率大军到了商丘,要为豪格报仇,朱家太子怎敢西进湖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