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抢救大明朝(上)_大罗罗【完结+番外】(633)

  对于安东尼·范·迪门而言,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啊,因为军火和雇佣兵本来就是公司的经营范围。

  现在中国皇太子找上门来了,东印度公司还客气什么?当然是大刀磨了又磨,准备狠狠宰上一刀了。

  开放贸易已经不再话下了——不开放怎么买卖军火提供雇佣兵?

  安东尼·范·迪门想要的更多!譬如和濠澳一样的租界地,以及由东印度公司垄断的自由贸易,当然还有东印度公司舰船在中国沿海及内河的航行自由……

  所以安东尼·范·迪门也等不及那场在历史上要了他的性命的瘟疫开始在巴达维亚流行,就登上一艘盖伦船,又拉上了一船枪炮和火药,北上而去了,在航行途中,他和他的兄弟布鲁斯就急不可耐的为朱慈烺准备好了厚厚一大摞的不平等条约!

  就等着北鞑靼人吓得胆战心惊的中国皇太子签字画押了……

  到了1645年秋天的时候,终于抵达了正在建设中的“上海自由市”,而且还得到了“市长”罗大公的热情接待。

  正在兴建中“上海自由市”的港口和街道,还有中国官员出人意料的高效,以及从上海到南京这一路上所见到的富庶的城市,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繁荣的工商业,以及松弛的武备,都让安东尼·范·迪门看到了诱使中国皇太子签订有利于荷兰东印度公司条约的希望!

  “这是不可能的……总督阁下,可以向您保证,您一定会从中国满载而归,成为联合省的英雄。但是中国皇太子不会在这份条约上签字的,完全不可能,您的要求太荒唐了,他怎么会同意将上海出租给荷兰东印度公司?难道您准备和大明帝国开战?您难道把联合省的陆军都带到台湾?”

  在大明崇祯十八年八月初一的上午,南京仪凤门城楼上,一群西洋人正在韩霖、罗大公和徐尔默等大明官员的陪同下,等着观看凯旋的大明新军的赫赫军容。其中还有一个既是西洋人,又是大明官员的汤若望。

  汤若望这个时候就站在安东尼·范·迪门的身边,用法语和他说着条约的事情——安东尼·范·迪门是一天前抵达南京的,在礼部同文馆担任司业的汤若望则负责招待范·迪门一行。而范·迪门则趁机塞给汤若望一笔咨询费,然后就把实现准备好的不平等条约交给汤若望研究了。

  “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军队?”范·迪门很有一些不解。

  汤若望只是笑着:“您很快就知道了……很快就知道了!”

  第468章 还是有朋自远方来吧

  “大明太祖高皇帝再世……战无不胜!”

  当朱慈烺骑着战马的英姿出现在龙江关码头外的时候,提前下船,在南京外城宽阔的街道上列队以待的新军官兵们,突然爆发出了最大声的欢呼。

  他们的欢呼,又让沿着长街挤挤挨挨,前来欢迎凯旋而归的将士们的百姓们陷入了癫狂。龙江关码头旁边,所有的仓库、商铺、衙门前面都挤满了人,围墙上都趴满了人,有些地方连房顶上都站满了人。所有人都在这个时候大声呐喊,扯开嗓子嚷嚷着“太祖高皇帝在世”的口号,有些人还激动的热泪盈眶。

  当然了,这些迎接朱慈烺的百姓,大多不是久居金陵的土著,而是从北方或是淮地过来的“北人”,有些是克难新军官兵的家眷,有些则是失去家园的难民,被朱慈烺派出的官员救济接纳到了南京城。

  这些人差不多都是吃朱家饭,穿朱家衣,也指望着朱慈烺这位抚军大太子可以带着他们打回老家去的。因此也就成了朱慈烺的“北人政权”在南京最坚决的拥护者!

  眼看着就要年满十八岁的朱慈烺,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身上穿着郑芝龙进贡的用水力锤打出来的板甲,显得英气十足。不过比起这次出兵前,更多了一份从容,更有了一种顾盼自雄的气度。李岩、吴襄、郝摇旗、王七、石瑞恩、费雷拉这些中西将领,也都穿着板甲或是板条甲,骑着马簇拥在朱慈烺的身边。一个个也都是胜利者的姿态,浑身上下都透着必胜的信心。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担心朱慈烺的政权不能长久了,哪怕最最悲观的预测,也不过是偏安江南一百数十年罢了——大明已经有二百七十多年的国祚了,如果再能有一百数十年,那就是两明四百年基业,和汉朝能有一拼了。

  在江南这里,已经有一些士大夫背地里面称如今的大明为“南明”,将南明和南宋相比较了……

  比起南宋,现在的南明似乎还强大一些,看起来能保住江南一百数十年太平了。

  当然了,也有一些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已经知道南明南宋最大的不同在西风东渐。这些人都对南明北伐的前景充满信心,比如泉国公郑芝龙就让护送范·迪门使团的陈鼎顺道又给朱慈烺送去了一批火器、火药。其中的火器都是佛山造和安平造的斑鸠脚铳,有1000支,都是好东西啊!

  在郑芝龙看来,能用火器和火药解决的鞑子,就不是什么威胁了……只要东南的丝绸、瓷器供应不断,西洋的火器、火药多少都能买来的。即便是自造,也不是什么问题。

  随着一阵节奏感非常鲜明的鼓声响起,早就列队完毕的克难新军前锋师和第一师的官兵,开始迈着整齐的步伐,沿着宽敞的街道,向仪凤门走去了。

  四个步兵团的八千虎贲之师,都换上了崭新的甲胄。其中半数的长枪兵(约2000人),都换上了板条铁甲,甲面擦得锃亮,在阳光下一片耀眼的光芒。足有一丈长的长枪抗在肩上,枪尖一样磨到锃亮,反射着瘆人的光芒,远远看过去,仿佛一片移动的钢铁丛林。而更加瘆人的则是悬挂在这些长枪兵枪尖下面的风干的人头!都是金钱鼠尾巴的鞑虏首级,每根长枪上都挂着三颗,总共有6000颗狰狞的首级,宣示着大明抚军太子的赫赫军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