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们和他黄大宝是平起平坐的,都是本宫的人!只要给我牢牢记着这一点,你们的御用商人就能一直当下去!
黄大宝,你也记住了,别找他们要钱……要不然没你好果子吃!”
黄大宝和两个商人连忙齐声应答道:“我等都记住了……”
“好,”朱慈烺点点头,“那本宫就交待一下御帐房记账、出纳、管库、查账、采买的规矩。你们都听好了……”
朱慈烺选择这两个御用商人,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不仅需要有人帮着管钱,还需要有人帮着花钱,将来还需要有人帮忙去搂钱。
而负责管钱、花钱、搂钱的,在朱慈烺看来,只能是商人!因为文官和内侍在管钱、花钱、搂钱方面的能力,已经被证明是非常低下的。
而且,文官和内侍们也不会自己去做买卖,还不是得通过商人们进行?
既然如此,朱慈烺为什么不直接和商人打交道?这事儿可难不住他……他前世就是在奸商最多的金融政权行业里摸爬滚打的,和后世的那些奸商相比,明朝的商人根本就不奸,他们个个都是诚信为本的好商人啊!
另外,内侍和文官两个系统,朱慈烺并不能完全控制。就是崇祯皇帝,他敢说牢牢掌握了廷臣吗?
所以,在廷臣和内侍系统外扶植一个皇商系统,再通过他们去管钱、花钱、搂钱,就是最佳的选择了。
至少一个新的体系在初始的时候,都是比较高效率的。
……
朱慈烺在向两个商人还有黄大宝交待怎么管钱、管账、管采买的时候。在午门外,等待上朝的几个重臣,也聚集在门洞里议论着怎么帮着崇祯皇帝敲打朱大太子。
“既然有了几百万两银子和两万壮勇,还提什么南幸啊!魏阁老,今天你们就瞧好吧!下官一定把南幸的事情搅黄了……”
正拍着胸脯向中极殿大学士魏藻德担保破坏南幸之议的是四十来岁的文官,黑面孔,相貌堂堂,一脸的正气。此人名叫光时亨,官拜兵科给事中,在之前的一次南迁之议和太子监抚南京之议时,都是他带头跳出来反对,才把事情搅黄的。
因为两次阻南迁打响了招牌,光时亨现在俨然成了朝中敢谏直臣的代表人物,声望大涨,有不少人已经将他和土木堡之变后主持京师抗蒙的名臣于谦相提并论了。
如果这回北京真的能侥幸守住,那么光时亨可就要飞黄腾达,入阁成为光阁老那是不再话下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当然要旗帜鲜明的反南迁了!
李邦华瞪了一眼急不可耐的光时亨,冷冷道:“这次可是东宫力主南迁,你还敢弹劾东宫吗?难道你想挑起国本之争?”
被李邦华将了一军,光时亨一时无语。之前提出南迁和太子南下的都是大臣,光时亨当然可以弹劾了。可这次是皇太子主张南迁,他敢骂皇太子?那李邦华这个左都御史可就要弹劾他动摇国本了……
魏藻德拈着胡须,摇摇头道:“东宫要南迁,咱们做臣子的,不大好反对啊!”
光时亨闻言脸色就铁青下来了,魏藻德早先和之前的首辅陈演都是反对南迁的,现在怎么改主意了?这个魏阁老看来也是个奸臣啊!
李邦华附和道:“没错,南迁的责任由东宫担着……咱们做臣子的多管什么闲事?”
魏藻德又道:“东宫不能弹劾,但是吴襄可以弹劾啊!不如今天就拿吴襄开刀,告他一个献女媚上!”
第47章 朱老虎抢亲 上
“什么?朝阳门和东直门外没有流贼的大队人马?那京师岂不是没被包围?”
“的确没有被围,从朝阳门上用望远镜看,只能见到数十骑流贼。”
“通州呢?还在官军手中吗?”
“多半还在官军手中……”
“太好了!两位总戎,老泰山,李指挥,咱们现在有多少兵马?其中可战的又有多少?”
“千岁爷,截止昨日傍晚,京营兵马已经超过了8000人,今天肯定能过12000了!其中能战的精锐当不下2000人。”
“千岁爷,克难营现在有4000余人了,编成了五司二十局,其中骑兵司、火铳司都是能战的,总共1600人……”
“有那么多骑兵和火铳了?”
“因为从各家勋贵家中募集了一些家丁壮勇,其中就有能马战或携带火铳而来的,另外汤监正也带来一些善用火铳的弟子。所以马兵增加到了800,铳兵有了400,加上400护铳,总共就是1600……”
嘉乐殿中,十八日清晨的时候,刚刚小睡了片刻,又用了一些早饭的朱慈烺正在召集军事会议。与会的有吴襄、李若琏、李国祯、朱纯臣等四人,这两天忙得都消瘦了不少的毕酒城负责记录。现在朱慈烺手中的军事力量包括新组建的克难营和得到了扩充的京营。
其中克难营在吸收了一部分勋贵家的家丁后以及跟着汤若望的天主教徒壮丁后,人数扩充到了4000余人。还有了400支可用的火铳和400名可以肉搏的护铳兵,以及800名骑兵。实力相当之可观了!
而京营的兵力更多,12000人都能拉出来,其中可用之兵不下2000人。
也就是说,朱慈烺手中已经有3600可战的精兵。如果算上宫中的净军,炮灰兵的数量接近两万之众!
朱慈烺问:“既然流贼给咱留出了退路,那咱们什么时候能动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