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吹得高兴啊,把多尔衮年仅六岁的女儿东莪格格都吹成自己的媳妇了,结果多尔衮没找他算账,李自成却是宁信其有了。
十九日凌晨,天色蒙蒙放亮的时候,大队大队的大顺兵将,就分成了三路,开始在北京城的南、北、西三面城墙外展开布置了。
其中负责攻打北京城内城北墙的是唐通的八千人,他们并不是主攻,而是佯攻,同时还分出一部骑兵监视北京城的西面。
王承尔和白广恩则分别负责攻打北京内城的西面、北京外城的西面,两军总共是一万人。
而陈永福就是那个守开封把李自成的左眼打瞎的将军!不过李自成也的确有容人之量,这样的人物他照样重用!所以陈永福也非常感激,是真心替李自成卖命的。
今天他指挥一万人,专打北京外城的南面——此处也是主攻方向。田见秀带着李过、刘希尧部下的两万多人,就在右安门到永定门之间展开,充当督战队和后援。为了让陈永福可以首战建功,李自成还命田见秀调了一队“孩儿兵”,也就是由跟随闯王的少年组成的精锐,给陈永福使用。因为少年灵活轻盈,在登城作战中非常好用!
十九日晨时,三万多人就在北京城的南面展开了战阵!
这三万多人都是精锐,其中李自成的老营兵都是一水的白色毡帽,蓝色罩袍,队列严整,各执刀矛,很有气势!
陈永福的人主要是明军的降兵,但肤服色也和李自成的老营兵一样,头上戴着顶白色毡帽,身上穿着蓝色战袍。
朱慈烺这时也移动到了永定门城楼上,身边只有一个火铳局和自己的东宫侍卫营一部,还有一百多原本就守在永定门上的兵将,总共不到1000人,真是不够瞧的。
北京外城,肯定守不住了,而且也不需要守。根据吴襄、李若琏制定的计划,外城是要弃守的,有限的兵力都应该集中在内城、皇城、紫禁城或者用来护卫朱慈烺父子出逃。
“走吧!”朱慈烺拍了拍永定门的垛口,笑着对胡在他左右的王七、骆修身、王勇三人道,“回撤正阳门,永定门这边的守门兵也都带走吧……对了,旗帜都留下。”
王七现在是朱慈烺的领班侍卫了,原来的领班朱纯杰则发到京营去当千总了——京营里面也有能打的精锐,朱慈烺就让朱纯臣、李国祯加以整理,又塞进去一些新募的壮勇,组成了左中右三营,其中的左营就给了朱纯杰,右营给了李若琏,中营则给了勋贵家族出身的京营将领朱国勇。
在朱纯杰离开的同时,朱慈郎的东宫侍卫也进行了整编扩充,吸收了大量的勋贵子弟,编成了一个千人左右的侍卫营,交给王七和骆修身指挥。
而勇卫营出身的王周,则被朱慈烺提拔担任了一个新编的火铳局把总。这个火铳局是由京营和新募集的壮勇中会使用火铳的人员组成的,使用的火铳则是配发给京营的劣质产品,不过也能吓唬一下流贼,充一下门面。
第54章 刁民,你们都是刁民!
王七率领的东宫侍卫营和王周带领的克难营火铳右局都是由所谓“克难功臣”组成的,士气还是相当高昂的!
因为这些克难功臣都让朱慈烺洗了脑,相信跟随太子爷去江南后就会有土地有娘子了。而且他们这几日也得了不少银两,吃上了好肉好饭,还和太子爷一块儿吃喝,都是太子心腹了。
另外,昨天晚上朱慈烺忽悠流贼的那些谎话,也把这帮子克难功臣给蒙住了。
朱大太子那么奸诈,当然是自己人都骗啦,怎么会告诉手下和满洲借兵和亲的事儿是假的?
这帮克难功臣都以为多尔衮正领着八旗天兵和吴三桂一块儿往北京赶来呢,这下他们一准可以安然脱逃了,士气能不高昂吗?
而朱慈烺又让守永定门的那队明军把旗帜都留在了门楼上虚张声势,他的东宫侍卫营和克难营火铳右局也没带旗帜。
所以他们走出天坛和山川坛的范围,进入正阳门外的繁华地段时,大街两边就涌出了许多穿着百姓衣衫的老老少少,还有人拿着鞭炮燃放起来了,噼里啪啦的热闹得很!
“咦,怎么有人放鞭炮?还有那么多人……”朱慈烺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大街两边的百姓,一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的,还有人在放鞭炮,这场面似曾相识啊!
这……怎么跟小时候纪录片里面解放军进城时差不多啊?北京人民那么拥护自己这个太子爷吗?他们已经知道自己英明神武,是大明中兴之主了?看来首都人民还是有眼光的!
就在朱慈烺有点被感动的时候,忽然有人带头喊起了口号,也给朱大太子当头泼了盆凉水。
“吃他娘,着他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也不知是谁,带头喊起了迎闯王的口号。然后正阳门大街两旁拥着的百姓都跟着一块儿呼喊起来了,越喊越起劲儿,一片“吃他娘、着他娘”的呼喊,都盖过城外重新响起的虎蹲炮的轰鸣声了。
原来昨晚上北京外城城墙外面的吓唬人的枪炮声轰鸣了一晚上,不知道真相的老百姓还以为闯王大军在攻城呢!
到了今天早上,因为闯王的兵马忙着排兵布阵,就没再放枪放炮。外城的人民群众一听,都以为是李闯王那边已经打赢了,所以都高高兴兴地跑出来迎闯王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