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多尔衮实在赢不起啊!
他已经知道云蒙山、马蹄山上的是克难新军的模范军了,现在又据险而守。清军要强攻,损失恐怕比对方更多!
杀敌一万,自损恐怕要两万了!
打完这一仗,大清国离胜利灭亡也不远了……多尔衮可不想当大清末代皇阿玛!
所以他也不敢打。
两边都不敢打,那就只有谈判了。两边的使臣你来我往,又是骗又是哄的,不到两天时间就往来了几回。
“皇阿玛,奴才这次见到南朝皇帝本人了,他就在云蒙山……”
正在多尔衮的大帐里面汇报谈判进展的还是左懋泰,他入了正绿旗,所以有资格称奴才了。
“他什么条件?”多尔衮看左懋泰吞吞吐吐,就追问了一句。
“他不信皇阿玛……”左懋泰说,“除非让格格先过去。”
“什么?”多尔衮挠了挠头皮,“这事儿怎么能答应?朕不是不愿意让东莪早点过去,可也得等两边谈妥了……现在过去成什么了?”
“皇阿玛,”范文程也在多尔衮的大帐内,“朱家皇帝怕是还想打啊!”
多尔衮苦苦一叹:“没有被打疼……可是咱又怎么能打疼他?”
范文程和左懋泰互相对视了一眼,都没有话说了。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怎么可能得到?
朱慈烺是输了一场,但是他输得起,可以继续输,一直输,输到多尔衮光——打仗不是赌钱,军队也不是筹码。朱慈烺损失的军队不会变成多尔衮的军队。
只要朱慈烺补充的速度快于损失的速度,而多尔衮补充的速度慢于损失的速度,那么战争的结局就一定是多尔衮输光。
范文程顿了顿,又道:“皇阿玛,朱慈烺还有一张王牌没有打出来!”
多尔衮吸了口凉气儿:“吴三桂!”
范文程点点头:“吴三桂随时可能倒戈……咱们不能不防啊!”
多尔衮蜡黄的脸上闪过一阵铁青,刚想说什么,营帐外面传来了苏克萨哈满是惊喜的声音:“皇阿玛,好消息,曲阜的明军弃城了,曲阜的衍圣公孔胤植跑了!”
第623章 走,倒斗去
听到衍圣公跑路的消息,多尔衮的眼泪都快下来了……他终于看到解套的希望了!
打仗他厉害,但设套坑人绝对是朱慈烺厉害!
他现在被朱慈烺死死套在了山东,套在了曲阜孔林,理论上根本没有解套的希望,哪怕他能在战场上打败朱慈烺几次,他也解不了套,只能斩仓出局。
而且不是斩个一成两成的,至少要把在山东、河南的地盘加上吴三桂一起斩出去,而且朱慈烺不会放弃吕梁山,不会放弃旅顺口……还会毫不客气的收下东莪格格当个添头。
如果斩到这个程度,大清大明以后可以相安无事,多尔衮也会咬牙答应的。这样的局面比昔日宋辽对峙中的辽国总强多了吧?
而且北直隶和大半个山西总归保住了!
另外,多尔衮还可以把河南、山东的部分人口迁移去关外。这样大清国至少能有1000万人口,对于大清国这样人少地多的国家而言,人口就是生产力,就是财富。
可是多尔衮也知道,朱慈烺得了便宜后也不会太平几年,等他消化了山东、河南的地盘,很快就会发动第三次北伐……到时候多尔衮就是末代皇阿玛了!
而孔胤植的弃城而走,却让多尔衮看到了解套的希望!
不一定真的能解套,但是希望已经有了。
苏克萨哈和范文程两人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了。他们也知道曲阜的重要性——曲阜可是大清国打了三年都没打下来的坚固堡垒啊!
一旦拿下曲阜,大清国就控制了大半个兖州府,而且还能切断大明东南和山东的陆上交通线。
清朝在山东的形势就将大为好转!
在留下部分兵力控制曲阜大棱堡后,清军就能暂时从运河东岸撤出,转用兵力于河南府,以求击溃张献忠,然后再把战线推回关中。
这样大清国就能从东面震慑吴三桂,吴三桂这个卑鄙小人也就不敢造反了……
当然了,以上这些都是大局。对于跟随多尔衮打到山东来的大清九旗将士而言,曲阜城内和地下的宝贝,才是他们最想要得到的。
朱慈烺炒起来的“孔林倒斗”题材是一个可以自我实现的题材!
因为这事儿不仅骗了大明东南的士大夫,也让许多清军的官兵相信曲阜地下有宝……既然有宝,挖一点出来给大家分分有什么不好?
大家跟着多尔衮出征已经有点日子了,而且战争距离结束的时间还遥遥无期。更糟糕的是,这一次和明军的作战基本上有损无补。
损失的不仅是人命,还有不计其数的财富!
现在的清军实行的是土地兵役,也就是依靠授田的收益支持兵役的开销。老八旗有包衣、佃户,他们自己不种地,所以能长期出征。
可正绿旗没有包衣,也没什么佃户,只能半兵半农。一旦战争没完没了打下去,又抢不到什么战利品,这种半兵半农的“地产兵”肯定会破产。
历史上的府兵制搞不下去,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而且清军正绿旗兵丁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还不仅是耽误农事,许多正绿旗兵的田庄都被明军一把火烧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