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不是炸雷,黄台吉终于松了口气,就想招呼莽古尔泰把玉玺拿来。而这莽古尔泰,也是好奇啊,没等黄台吉说话,就把那盖头一扔,大手一抓,把那块“白石头”给抓起来了,还翻转过来看。一看之下,就愣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上面怎么没有字儿啊!
莽古尔泰都傻了!自打他在老哈母林河摔坏了脑壳,几个兄弟都说他比以前糊涂了,是摔坏了!
但是他却觉得自己没坏……是几个兄弟搞错了,现在手里明明拿着玉玺,却没看见字儿,难道真的摔坏了?
黄台吉看见莽古尔泰在发呆,一下想起来了,豪格给他写过信,告诉过他这个玉玺是白板……这下要穿帮啊!
还好黄台吉的反应够快,马上就对多尔衮道:“老十四,你也去看……你五哥不认字儿,看不明白,你是明白人!”
“嗻!”多尔衮应了一声,就大步上前了,也没多想,就把“玉玺”就发愣的莽古尔泰手里接过来了,然后一看……
“老十四,这是玉玺吗?上面刻着什么?”黄台吉问。
“这个……”多尔衮多机灵啊,马上就明白了,“大汗,这应该就是玉玺,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儿!”
真有字儿啊!一旁的莽古尔泰心下就是一沉……还是得找大夫好好看看啊!
“拿来,拿来我看!”黄台吉忙招呼多尔衮上前,双手接过“玉玺”,装模作样的看了看,点点头,“对……还是秦篆!老十四,你学问见长啊!”
一旁的代善听了黄台吉的话就道:“什么叫秦篆?”
黄台吉道:“就是秦朝的文字!”
“我能看看吗?”
“好好,你也看看,”黄台吉点点头,“看完再给二贝勒也看看。”
黄台吉说着话就把“玉玺”递给代善了,代善接过来一瞧,哪儿有字儿?白板一块,还秦国的字儿……
心里怎么想,嘴上可不敢说,还连连点头:“对,是秦篆……刻得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二贝勒,你也看看。”
阿敏也接过了“玉玺”,看了一眼……先是一愣,然后也连连点头:“没错,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他一脸尊敬的对黄台吉道:“大汗,看来天命就在您身上了!”
黄台吉笑了起来,对早就呆得跟木鸡一样的粆图台吉道:“台吉,你做得很好,朕要重重的赏你!”
第1845章 看!那就是昏君!
大明崇祯三年七月三十日,就在还没刻字的传国玉玺送到沈阳城的三天后,宣府北门广灵门月城外,也聚集起了人山人海。
宣府城的四门构造非常复杂,可不是简简单单一个门洞子,而是城门之外环以瓮城,瓮城之外筑有月城……里外三层的防护,那可真是金汤一般的堡垒!
而宣府四门外的月城之外,向来都是比较偏僻荒凉的地方,现在居然人山人海的,当然也意味着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了。
在月城门外,紧挨着护城河的地方,这时候已经聚集起了一群乌纱蟒袍的人物……都是从北京城跑出来的阁部高官,有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黄立极,有次辅建极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施凤来,有文华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王在晋,有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温体仁,有文渊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李国(女布),有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徐光启,还有左都御史孙承宗,还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徐应元,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太监周世治,还有御马监掌印太监商辅明等等。
基本上外朝内廷的头头脑脑们,都跑到宣府来见那个总也见不着的大明小皇帝了。
今天,就是小皇帝带着他的五个蒙古贵妃回宣府“家中”的日子!
说实在的,这大明小皇帝朱由检真是太另类了!这都两年多没在北京城呆了!
好吧,你不喜欢北京,嫌北京太拘束,想和武庙皇帝一样,在宣府呆着也就罢了。至少内阁、司礼监有什么大事要和皇帝商量还能寻到人。
而现在这个崇祯小皇帝不仅不在北京呆着,也不好好的在一个地方呆着,整天在外面瞎转悠……时不时的还和北虏东奴西贼打几仗,居然还屡战屡胜!这战绩虽然比不上太祖、成祖,但是大明排第三是没问题的。
如果这小皇帝就是喜欢在外面打仗,北京城里的那群老爷也就忍了。毕竟辽东的奴贼看着很厉害,有个能打的皇帝也能把他们给收拾了。这样大家伙才能有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可是这位小皇帝却在不断征战的同时,利用手中的军队和在战场上建立的威信,开始一刀一刀的切割属于官僚、士大夫、藩王、边将,甚至内廷太监们的奶酪。
虽然他下刀不重,每次都是轻轻的切上一刀,让人下不了反抗他的决心……当然,也不给别人下手暗害的机会!但割得多了,还是有点疼啊!
更可怕的是,随着小皇帝手中掌握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他下刀的力度也在加强。
比如在直隶八府的田税改革,就已经引起了北直隶的勋贵、太监和士大夫的公愤!
而对陕西榆林、宁夏二镇的大裁兵,又让陕西的将门大为不满!
朱由检将秦藩除国的行动,又让宗室藩王们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另外,朱由检扶植徐寡妇,重用晋商管理部分皇家产业的事情,还让内廷的太监们感到将要被抛弃的风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