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的洛川县令,太仓才子,娄东二张之一的张采,看着外面满山满谷的饥民,就晃着脑袋,咬着牙齿就低声骂了起来:“张溥侬个只小比扬子……害杀人啊!害杀人啊!”
他在骂同乡的进士张溥,就是那个领导公车上书,和他并称娄东二张的那个张溥!因为他就是被张溥和娄东二张之名坑到陕北来当县令的。
这个张采本来是江西临川县的县令,明朝的江西省可是好地方,不仅农业发达,而且手工业也非常发达。瓷都景德镇就在江西省的饶州府,临川县虽然不是瓷都,但却是江南地区著名的冶铁重镇。在那里当县令可是个优差肥缺,张采干得有滋有味的时候,忽然一纸调令下来,让他交了临川县令的差事去陕西当洛川县令!
张采看到吏部的文书差点没吐了血,洛川县那是什么地方啊!旱了不知道四年还是五年,别说油水,连水都快没有了……去那里当县令,岂不是要两袖清风了?
不甘心当个苦县令的张采赶紧带着银子入京师上下打典,疏通关系,想要换一个好一点的差。结果一打听才知道,他是被同乡才子张溥给连累了!
张采、张溥虽然是同乡才子,而且还并称二张,但他们并不一条船上的战友。张溥复社领袖、东林后继。而张采并没有加入复社,也不是东林党人。在张溥组织复社的时候,张采已经在临川县开开心心的当县令了,哪儿会去趟那浑水。
但是江南士林把娄东二张叫顺口了,所以就把张采也当成了复社领袖。
结果崇祯皇帝让锦衣卫的“大侠”去查张溥的同党,“大侠”哪里搞得清江南士林的复杂关系?听到“娄东二张”的名号,就把张采当成张溥的同党。
而朱由检上辈子就把张采当成张溥的同党,这辈子也不好好改正,继续把他当复社领袖,不过没有罢他的官,而是发了个洛川县令给他去当。
张采没得办法,只好去求东林领袖钱谦益。而钱谦益也不是个东西,居然警告张采不许丢东林党的脸,要不然……呵呵,在江南得罪东林党还能有好果子吃?
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张采只好咬着牙到洛川当县令。到了才知道……洛川的坑比他想象的还要深。
不仅是穷,而且还有生命危险!
因为陕北这里的贫苦农民都快饿疯了……而朝廷当中不知道那个奸臣出的馊主意,不开仓放粮,就地赈济灾民,居然让他们自己去西安就食!
这是把饥民变成流民了!
陕北这个地方是地广人稀,而且还千沟万壑的,交通不便,人口也不容易集中。
如果没有去西安就食这事儿,根本不会有至少数万的饥民一下涌到洛川城外!
数万饥民啊!
其中还不乏勇健强壮之士,好像还带着棍棒刀剑,这要在洛川反了,小小的县城能抵挡住吗?
可是洛川县城内的存粮又不多,根本供应不了城外那么多的饥民……而且城内的官绅士民还要吃饭呢,都要给了那帮穷鬼,洛川城里的人怎么办?都去逃难?
人要是都跑了,他这个县令怎么办?
而且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情呢!
洛川县这里在崇祯元年就爆发过民变!王虎、黑煞神这两个大贼头就在洛川起兵相应王二!
而洛川县南面的白水县,更是王二的首义之地。
现在王二、王虎、黑煞神这三个贼头还没落网,而洛川、白水一带,还有他们的党羽在活动。
这些贼党如果和这群饥民结合起来,麻烦可就大了……万一把洛川县城给攻破了,他这个县令可就得殉国了!
可要是不交粮食……张采往城外看了一眼,就见一个身穿白袍,头戴白色毡帽的长大汉子,骑着匹马,带着一大群五大三粗,看着都不像是没饭吃的汉子拥在护城河外。
这个汉子自称是什么“流民帅”,是来为10万陕北流民讨口饭吃的!
如果洛川县不拿出一万石粮食,那么这10万陕北流民怕是要闹点什么出来,他这个“流民帅”怕也约束不住啊!
一万石……给10万流民分一分,一人也就十几斤,但是对洛川县城内的万余口人来说,就是几个月的口粮啊!
“县尊,不能把粮食交出去啊!”
“县尊,城里的粮食根本不够那么多人吃的……”
“县尊,有粮食才有团丁,有团丁才有县城,如果把粮食都交出去了,那些饥民再反,咱们可就守不住洛川城了!”
“对啊,没有粮食,就没有洛川城了!”
围在张采身边的一群洛川县的士绅领袖,这个时候全都异口同声的反对交出粮食,而且还用丢失县城来吓唬张采。
“可是,可是……”张采抬头看着远方,流民正如洪水一样源源不断过来!
“县尊,”一位上了点年纪,留着一部花白的大胡子,身材也颇为魁梧的武秀才这时对张采道,“可以先给个500石麦子安抚一下,然后再推说向西安府请粮……洛川距离西安只有300多里,西安驻扎有重兵啊!”
“重兵?”张采回头看着这个武秀才,“刘员外,你想干什么?”
这刘员外哼了一声:“县尊……您还没看出来吗?城外这群流民不寻常!人数聚集太多,领头的还自称什么流民帅……所图者大啊!”
“怎么可能,如今可是圣天子在朝……他们怎么敢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