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朝而言,数千人也不算什么吧?”黄台吉说。
“非也,非也,”多尔衮道,“明朝虽然人多,但是开平战场上的明军能有多少?兀良哈麾下最多就是25000,开平城内还有2000左右……如果伤亡数千攻一个坚城,打完后一定元气大损。到时候就是咱们将之一举击溃的机会了!
而且兀良哈的军队有小半是骑骆驼的,骆驼跑得比较慢,一旦溃败就很难逃走。这正是我们重创她的机会……她如果惨败了,漠南草原就将以大汗为尊了。”
“言之有理!”黄台吉又扭头看着宿将扬古利,“额驸,你怎么看?”
舒穆禄·扬古利是后金的开国猛将,早在努尔哈赤时代就崭露头角,还娶了努尔哈赤的女儿,所以黄台吉称他为“额驸”。
“大汗,此战的关键是兀良哈能否迅速攻破平燕城!”扬古利道,“如果兀良哈久攻平燕不下,而我们又在平燕城和开平城之间构筑营垒,切断兀良哈和开平城的联络,那么兀良哈兵败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平燕城迅速被兀良哈攻破……”
“不可能,不可能……”多尔衮信心十足地说,“世上没有人能很快打破棱堡的……就算兀良哈愿意拿人命填,也没有用!”
扬古利听多尔衮这么说,也就不反驳了,因为他也觉得棱堡配上火器非常难打!
黄台吉点点头道:“那就好了……咱们休息半日,今晚开拔,去平燕城和开平城之间下寨,然后就看着她怎么在平燕城下头破血流。”
平燕、开平之间并不是完全隔河而望的,还是有那么一点距离,足够黄台吉在两城之间下个寨子。这个寨子可以下在金莲川东面,看着平燕城,不让打平燕不破的兀良哈入开平……
……
同一时间,兀良哈大贵妃也正自己的大军末尾,驻马遥望着李陵驿的后金军大营,看了一会儿,才对身边的朱由检道:“万岁爷,您真的很快能打下平燕城?”
朱由检笑着:“很快……几天吧,而且死不了几个人的!兀良哈,到时候黄台吉就交给你打了,可不许输啊!”
“万岁爷放心,”兀良哈大贵妃笑道,“奴立军令状……如果不能斩了黄台吉,就任凭万岁爷狠狠责罚!”
“好!一言为定!”
第1976章 黄台吉,你要挺住啊!
崇祯六年,五月十五日,朱由检和兀良哈大贵妃指挥的25000大军,终于慢悠悠的开到了佟养性驻守的平燕城下。
平燕城不过是一座小小的棱堡,外观和开平城几乎一样,但是大小却缩了一多半,一看就知道是后者的山寨缩小版。
虽然是山寨货,而且还是缩小后的版本,但并不等于这座城堡就好打了。
因为负责这座山寨棱堡施工的多尔衮是个仔细人,把开平城堡的精华都抄了个遍。拥有斜面的沙袋外墙、可以形成交叉火力的棱型铳台、弯弯曲曲而且又宽又深的壕沟……当然了,还有1000名装备了山寨红夷小炮、虎蹲炮、朝鲜鸟枪和弓箭的八旗汉军。
另外,这座棱堡所在的地形,也是多尔衮精心选择的。它不是一面靠水,而是三面环着金莲川,在金莲川封冻之前,只有西面一个方向可以进出。
这么一座小小的棱堡如果放到此时的欧洲30年战争或80年战争的战场上去,也足以让前来进攻的敌人付出相当沉重的代价。
不过很不幸,这座平燕城遇到了这个时代最懂棱堡的人——朱由检!
朱由检知道,对付棱堡,光靠蛮干是没有用的!特别是一座用沙袋垒起外墙的棱堡,是根本不可能用实心弹的反复轰击打破的。
至于靠人命去填,倒是可以攻破棱堡,但是伤亡会大到令人难以忍受。
而在朱由检的记忆中,攻破一座棱堡的关键,就是学好数理化!
学好数理化,打遍棱堡无敌手!
“都画好图形了吗?”
在平燕城西面,一座巨大的驼城中央的一座金顶大帐外面,朱由检正坐在小马扎上给一群侍卫团的“学生”上课。
“画好了!”
“都画好了……”
“已经画好了!”
总共一百多个学生,都是侍卫团上舍营的“高材生”,也都是一人一个小马扎,端端正正的坐着,双腿并拢,上面摆着块木板,板上用夹子夹了张宣纸,拿着铅椠(古代人用的铅笔)、尺子、圆规、小算盘,好一阵写写画画量量算算,现在大多已经完成了。
朱由检点点头:“魏藻德,收卷子吧!”
被点到名要去收卷子的魏藻德其实也是一百多个“高材生”之一,也刚刚完成今天的考试。今天的考试内容是绘制平燕城地形图和攻城平行壕草图……很容易的题目啊!
因为平燕城是个结构非常简单的棱堡,看一眼就能记住它的外形,难点只是测距。只要测对了距离,就能很容易的估算出棱堡的尺寸,估算好尺寸,要找出棱堡铳台的射击死角就太容易了。
找到了死角,就知道蛇形壕从什么地方开始,平行壕又应该如何挖掘,12斤小黑锅(臼炮)摆在什么地方……只要把小黑锅摆在距离堡垒够近,又不会被堡垒的火力所攻击的地方,就能用曲射火力不断打击铳台上和堡垒内部的目标——棱堡是不加盖子的,所以它可以抵挡直射火力,但是却挡不住曲射的开花弹,在十几门摆放到位的12斤小黑锅面前,任何棱堡都不堪一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