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就是和咱们大明干到底了?”御马监提督太监曹化淳道,“万岁爷……您是不是想发兵征讨奴贼?”
这可是计划之外的战争啊!
而且现在条件并不成熟。
曹化淳正想着要不要劝一劝朱由检的时候,朱由检又开口道:“现在不是出兵平辽的时候……不过日本国很可能也要插上一脚!日本人刚刚卖了许多鸟铳和火药给了奴贼,其中光是火药一项就可能多达10000斤!日本国的那个什么征夷大将军,看来要和我大明为敌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奴贼还没死呢,日本国又凑上来,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万岁爷,”淮西总兵张之极忽然想到了什么,“会不会再闹倭寇啊?”
当年的倭寇可是闹得很凶!
张之极一说倭寇,连曹化淳和徐允祯都跟着紧张起来了。
大明的东北还没平定,东南可不许再出什么状况了。
“朕也是为这个把你们叫来的。”朱由检道,“东南万万不能再闹倭寇了……所有凤阳新军的训练还要再严格一些,进度也要加快!”
“还要再严格?”徐允祯摇摇头,“万岁爷,那些人已经练得很苦了……”
他说的那些人,当然就是朱由检“绑”来的肉票了。人数不是很多,只三四千人……南直隶几十个卫的军官,再加上应天府勋贵的子弟(也有一些是本人),总共就拉出那么几千。算是大明东南当地武力的精华了……至少人家还有马,还能拿出盔甲和兵器。
虽然是精华,但是送到朱由检手头的时候,却还是骑马人坠地,射箭箭脱靶。
而且被朱由检带离南京,北上凤阳的时候还哭了一路……仿佛不是去建功立业,而是去刑场砍脑壳的!
朱由检这个“绑匪”都看不下去了,大明天兵怎么能那么丢人?必须得好好训练啊!
所以朱由检把这几千人押到凤阳后,也不带他们去大别山剿匪,而是拉着他们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特训。
这可是真正的“997”啊!持续几个时辰的队列体能武艺,一场接着一场。练得都苦死了!
本来因为天降豪雨,可以让他们休息一下。没想到朱由检被后金改国号称帝的事情给刺激到了……
第2066章 这才是父慈子孝
凤阳城外,淝水之畔。
旌旗飘扬,猎猎舞动。七月初的烈日骄阳之下,校场之内,虎贲如林。
五千“质子军”的官兵,全都披着分量十足,而且还不大透气的布面铁甲,顶着铁打的头盔,或是手持长枪,或是肩扛斑鸠铳,一声不吭的肃立。
五个千人营方阵,五十个百人队,组成了完美的方阵队形。
农历的七月虽然已经入了秋,现在又是气候比较寒冷的小冰河期,但是凤阳一带毕竟不是北地。每天中午的时候,气温还是挺高的,更何况这些“质子”们都全副披挂,在大太阳底下晒着……而且一晒就是两个时辰!哪怕布面铁甲已经晒到发烫,哪怕身上的衣衫都已经湿透,哪怕一滴滴的汗珠顺着早就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庞落下,这些本来应该养尊处优,享受人生,静静的等待大清天兵来宰杀的东南勋贵和世袭武臣或是他们的子侄,却依旧在苦苦坚持!
这种顶着骄阳酷热站阵型,还一站大半天的苦,在他们被朱由检这个暴君“绑”去之前,真的是想都不敢想啊!
五个方阵之前,是一个木头搭成的方台。台上空空荡荡,只有一大一小,两个穿着板甲的男子,都是手扶剑柄,挺直着腰杆站立。两人的站姿,比起下面的五千质子,可是丝毫不差。
这一大一小,当然就是大明皇帝朱由检和皇太侄朱慈烺了。
父子两人,也和下面的五千质子军一样,已经在这里站了两个时辰了。他们是看着这五千人列队而入,展开阵形,然后肃立不动的。
“春哥儿,”朱由检忽然开口了,“热吗?”
“热!”朱慈烺回答道。
“怕热吗?”朱由检又问。
“怕!”朱慈烺的回答也很干脆。
“那你为什么不走?”朱由检再问。
“儿臣不能走!”朱慈烺道,“这是儿臣责之所在!”
“那你知道天子和国本的职责是什么?”
朱慈烺说:“选贤任能,赏功罚过,并且使贤者成为能臣,使能臣忠于王业。”
朱由检最后问:“如何才能做好选贤任能,赏功罚过的事情?”
“当然是知兵事、会理财、懂农田水利、通晓外洋列国之事了。”朱慈烺说,“如果君王不知兵、不知财、不知农事、不知外交,只知道圣人的道理,是当不了明君,只能是一个昏君!”
朱由检点点头,这些道理都是逆子上辈子教他的,这辈子他再教给逆子!
“春哥儿,”朱由检道,“为君不易,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而慎与不慎,其实就是知与不知。不知者,如何知道冰之厚薄?怎么知道哪里能走,哪里不能走?本朝国事之所以衰弱,就是因为出了许多不知的君王。不懂打仗、不会理财、不通农事,自然也不辨忠奸。所以为君一定要好学,因为学无止境,总会遇到不懂的事情。遇到了,就要现学现用,学不精不要紧,但一定要懂。只有懂了,你才会知道群臣之中,谁在装懂,谁是真正精通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