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慈烺不能筹集到足够的银子支持朱由检的日本征伐,那么朱慈炯就当不上天皇……他当不上天皇,也许就要来抢朱慈烺的皇位了!
崇祯啊,崇祯……朱慈烺心说:我哪儿得罪你了?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朱由检回头看着朱慈烺,眼神更冷了,好像在对朱慈烺说:好好努力……别让为父失望!
……
父子相送的戏码终于结束了!朱慈烺简直是带着脱离虎口的心情离开了冷清的不象话的北京城,踏上了南下淮东的漫漫长途。
因为朱慈烺南下的这一路带着许多女眷,除了朱慈烺自己的十二钗,还有郑森的妻子坤兴公主,还有忠义侯李自成的侍妾邢式和女儿李秀英,所以朱慈烺并没有选择一路骑马,而是在通州就换了漕船,走运河至东昌府后再换马骑行至淮安,然后再换成漕船去扬州赴任。
这一日,官船正行在沧州府境内的时候,朱由检就让人把郑森请上了自己的座船,还让郑茶姑、沈倩、白绣娘三人跟着一块儿商量起了南下“创业”的事儿。
“你们觉得盐商到底是做什么买卖的?”朱慈烺没有直接说起开办银行的事儿,而是从盐商的性质开始起话头。
“盐商其实是为朝廷征人头税的……因为朝廷直接向小民征人头税非常麻烦,所以就把人头税变成了盐税,凡是吃官盐的,都逃不了税。”
回答问题的是白绣娘,是个白白净净,甜甜美美的女孩子,她父亲是扬州盐业总商白思文。因为徐若兰本就是北京白家(和扬州白家是近亲)的寡妇,所以白思文也巴结上了朱由检,还把闺女送进宫当了伴读。
“说的对!”朱由检点了点头,“盐商其实就是包税之商……之所以能赚钱,都是因为朝廷用得着他们,也愿意让他们分润一些利益。”他忽然一顿,接着又问:“绣娘,这分润食盐之利的,恐怕不仅是大小盐商吧?”
“这……”
朱慈烺看白绣娘有些吞吞吐吐,便笑了一声:“绣娘,你怕什么?你有什么不敢说的?”
“千岁爷,妾身……”白绣娘被朱慈烺这么一问,噗通一下就给跪了,又大又圆的眼眶里面,已经生成不少泪珠儿了。
朱慈烺可不吃这一套,只是冷冷道:“食盐大利,自古以来就惹人注目,想要分润也是正常的……但是崇祯年之前,六大盐运司上缴的盐税实在太少,孤如果要追查,两淮盐商有几家能活?”
“千岁爷,此事儿牵涉甚广……”
“甚广又怎么样?”朱慈烺冷笑道,“吃不了兜着走的,还不是淮扬盐业的八大总商?难不成还有人敢因为孤要彻查就扇摇国本?而且孤查完之后,也不怕没有人当盐商,再换八个奸商上来就是了……当然了,孤也可以不查,因为查也查不出我父皇想要的数目!但是那八大盐商得听孤这个太子的话!
听话,他们就可以继续赚钱,赚更多的钱,不听话……孤就能查得他们家破人亡!”
第2174章 八大总商,统统下岗
大明崇祯十七年十月初一,扬州最繁华的东关码头,已经聚集了一大群袍服鲜亮的人物。领头的是即将卸任的淮东巡抚周延儒、淮东总兵常延龄、扬州知府兼两淮都转运盐使张好古等三位扬州城内头一等的大官僚,还有一位刚刚从苏州赶来的周奎周国丈,而一个个躬身垂臂站在他们四个周围的,则是扬州城内最富有的八大盐业总商。
说起这扬州八大盐业总商,那可个个都是背景深厚的人物,要不然也担不起盐业总商的担子啊!毫不夸张的说,站在这八位背后的,就是大半个大明朝,不仅两京勋贵、东南士林和他们有关系,就连如今大明的天下之主崇祯皇帝和皇太侄朱慈烺,其实也是站在八大盐总背后的人物……这八大盐总明面上需要上缴的盐税,仅仅是每年向总督东北军务衙门交付的500万石稻米,但私底下向他们背后的大人物们上的贡,恐怕1500万都不止啊!
正因为盐业之利牵扯太广,所以朱由检这辈子对盐务整顿也不过是点到为止,并没有要彻查的意思。
但是这一次得知皇太侄朱慈烺亲自南下扬州,并且一口气兼任了淮东巡抚、扬州知府和六个都转运盐使,这八位盐总的心可就都提到嗓子眼儿了。皇太侄南来的目的,他们用屁股都能想明白,就是想从他们这八个盐商兜里掏出更多的银子!
虽然这八大盐总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但是面对大明皇太侄和大明至高无上的皇权,站在八大盐总背后的那些人又怎么敢出头硬怼呢?
如果来的是个官员,八大盐总背后的势力还能发动御史进行弹劾……可弹劾皇太侄那可是扇摇国本!哪个御史有那么大的胆子?不想活了是怎么着?
如果来得是个公公,东南的勋贵士林甚至可以发动盐丁闹事,把个死太监暴打一顿,赶出扬州去。但是谁敢打皇太侄?这是造反,要灭九族的!而且皇太侄也不是两手空空上任的。万岁爷派了忠义侯李自成保驾,还有一个营的帐前骑兵护卫。谁敢造次?
如果来得是朱由检本人,八大盐总还可以低头服软,还可以设法拖延……毕竟朱由检是全天下的皇帝,不可能真的在扬州常驻。
可是现在来的,偏偏是个参不得,打不得,而且短时间也不会离开的大明皇太侄朱慈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