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不出去!”朱慈烺笑道,“但是却可以为孤的盐业银行筹集到一亿两银子!”
他顿了顿,又嘱咐道:“绣娘,孤要为朝廷筹集一亿三千万两银子的事儿,现在还不能让令尊他们知晓!”
“妾身明白,”白绣娘道,“妾身一定守口如瓶!”
……
朱慈烺和扬州九大盐商(包括郑元化)直接见面谈判的地方是位于蜀岗中峰大明寺内的平山堂之中。
这次朱慈烺是带着“十二金钗”、五百精骑,还有一大堆的太监宫女幕僚仆役,差不多上千号人,扬州城内的淮东巡抚衙门太小。朱慈烺干脆借住到了蜀岗山上的大明寺中去了,这里可宽敞多了,而且也比较幽静,利于防卫。他还打算将盐业银行的总部也设在蜀岗山上,得选一处高地修建个存银的堡垒,建成后就叫蜀岗银山堡,以象征盐业银行信用之牢固!
就在他迁入大明寺中第一天,扬州的九大盐商就应邀而来了。
“国丈把银子退给你们了?”
看见九个盐商行礼完毕,朱慈烺就问起了退银子的事儿。
“退了,都退了!”
盐商们纷纷点头,看来周国丈还是让朱慈烺给忽悠了一下,把到口的肥肉给吐了出去!
朱慈烺道:“孤叫你们来,是有大买卖要和你们一起做……你们如果想和孤做这个买卖,那从现在开始,就不必给孤以外的任何人送钱了!
你们是孤的人,而孤是大明国本,将来的皇帝!有孤照拂你们还不够吗?”
盐商们当然不敢说不了……而且朱慈烺的确是他们能巴结上的最大的后台!更重要的是,朱慈烺还现管着他们这些人!
扬州知府是朱慈烺,淮东巡抚也是朱慈烺,六大都盐运使也由朱慈烺担任。
得罪了朱慈烺,抄家之祸就在眼前。什么东林党,什么南都勋贵,全都是远水,根本灭不了朱慈烺的近火。
而巴结好了朱慈烺,至少眼下就没人能动他们了!
朱慈烺看见一帮盐商都还知道轻重厉害,于是笑了笑又道:“孤得在东南呆上很长时间,万岁爷东征西讨,花钱实在厉害,也只有孤能替他筹钱,而孤要筹钱,就没法离开东南。所以你们不必担心孤走后让人收拾的事儿……至少眼下不用担心。”
他顿了顿,又道:“好吧,孤该和你们说说大买卖的事儿……这大买卖有三桩,第一桩当然是分包盐务了!
孤会把天下的盐业分成九份,每一份都有相应的盐场和盐市,负责一省或两省的盐务,由你们当中的一家全权承包……孤只管四件事,一是收盐税,二是控盐价,三是缉私盐,四是管盐引。而你们想要得到这个承包权,就得在盐业银行存入100万两现银,作为保证之金……”
第2177章 一亿三千万两就是个小目标
九家盐业总商,一家存100万两保证金,900万两的存款就有了……而且还是长期的和无息的!
不过朱由检给朱慈烺定的小目标是一亿三千万两,现在还差一亿两千一百万两呢!
在解决剩下的一亿两千多万两之前,朱慈烺笑着问在场的九个盐商道:“这100万两的保证之金,你们几位愿意存吗?”
“愿意!”
“自然是愿意的……”
“我等一定尽快把这笔银子筹出来!”
对于扬州城的大盐商来说,一百万两银子虽然不是小钱,但还难不倒他们。所以九个盐商一一表态,都承诺会尽快把银子交给朱慈烺的盐业银行。
“好!”朱慈烺又道,“那孤再和你们说说盐税的事情……主要还是交粮食,一年800万石麦子或稻谷,都在辽东交付。
另外你们一年还得再交60万两白银,用于维持一个新的大都盐运使衙门。
以后不会再有六个都盐运使衙门,只会有一个大都盐运使衙门总管天下盐务,收盐税、缉私盐、控盐价和监管盐引,都将由这个大都盐运使衙门统管。
大都盐运使衙门下,还好有各省督盐衙门,各省督盐衙门之下,则会设立缉私盐丁。
这800万石加60万两,就由你们9家分担……孤要的不算多吧?”
“不多,一点都不多……”
九个盐商听到朱慈烺的要价,都在心里面大松口气。八百六十万盐税比起以往当然是增加了不少,但是以后再没有权贵能向他们九家要钱了……就算还要额外付出一点,那也只送给太侄殿下一人,一定能省下许多的。
所以九家盐商的收入,在未来几年一定是增长的!
听完九大盐商的表态,朱慈烺笑着点点头,接着又道:“孤的第二桩大买卖就是盐业银行了!所谓银行,就是可以吸纳储蓄,发放贷款,进行异地汇款,兑换和铸造金银铜钱,买卖债票以及其它有价票券的商行。
这个银行可是比盐业更大,更有前途的买卖啊……你们九家有没有兴趣那点股份?”
其实扬州的盐业总商都兼营高利贷,因为盐商业务的本质是包税商,而且朝廷以往不需要盐业总商垫付税金。与此同时,盐业总商们又不允许下线的中小盐商赊欠。所以他们的业务一定会产生大量的现金流,这些现金则会被用来放高利贷。
而且东南地区的工商业发达,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大,放贷还是有利可图的,各大盐业总商当然不会放过这样肥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