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不要急……”崇祯一咬牙,“朕历年所收的寿礼、贺礼当中有不少挺值钱的,回头卖出去,总能有个上百万!到时候多建几个国吧!”
崇祯皇帝这都要砸锅卖铁了!
同一时间,鲁王朱以海的王府内,十个大明的王爷也凑在一起研究地图呢!
“这里看着挺空旷的,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北冰洋!冷得很……”
“那就不去了,我儿子打小身子弱,不能挨冻。”
“这里也挺大一块儿啊!还挨着新洲合众国……”
“这叫北新洲大平原,听说西洋人已经在那里占了几个点,另外那里还有什么殷人游猎部落,挺厉害的!”
“有多厉害?比鞑子如何?”
“应该没有那么凶残吧?”
“那就不怕……我儿子可是陆军讲武堂出来的,在蒙古草原打过鞑子的!”
“不怕什么呀?你知道北新洲大平原多远吗?陛下为了拿新洲合众国的地盘就砸了上亿了!你有上亿吗?”
“上亿?没有……”
“行了,行了,咱们就别好大喜功了,先合股搞一个万里见方的小国,然后一家分一个千里侯吧!”
“对,对,还是鲁王说得对……一家先弄一个千里侯就挺好!”
“是啊,咱们说是王,但是世世代代都不临民,不封土,全是空的!别说千里之地,十里之邑都没有占过啊!”
“那一个万里之国要花多少钱呢?”
“总要上百万两吧……一家出十万怎么样?”
“都一样多啊?那国王谁当?”
“可以抽签……要不猜拳也行!”
“王的事情慢慢说吧,现在要紧的是这十万两上哪儿去弄呢?”
这十个王爷一说到十万两银子,一个个都愁眉苦脸了。不是没有……要没有就不愁了!他们十个都是那种一咬牙,把土地和王府抵押出去就能有钱的主儿。
可问题是,这个殖民要是殖亏了这么办?王府赔进去了,他们住哪儿啊?可要让他们退出,谁也不甘心啊!
毕竟加庆王那小子已经搞到几百万了……
第1167章 快来看啊,太上皇摆摊了
洪兴十六年夏天,六月初的时候,长住在苏州,只是在每年十二月才去一趟应天府给女婿崇祯上皇祝寿,顺带着过个大年的过期国丈周奎,突然接到了仁寿宫的老太监带来的上皇口谕,命他即日赴老山宫觐见,不得延误!
这是什么状况?
已经七十四岁高龄的周奎周国丈被这突如其来的上皇口谕吓了一跳,这可是将近二十年来都没发生过的事情啊!
他这个上皇国丈兼皇帝外公,早在甲申之难那年就凉透了,别说朱慈烺这个外孙不待见他,连崇祯这个女婿和周后这个闺女都怨恨他在李自成大兵压境的关键时刻不肯带头捐输军饷,而且还带头破坏了募捐大计。所以到了江南后,就把他扔在了一边。
在跟随朱慈烺南下的那群亲鬼勋臣当中,他肯定是最凉的一个,连人人都有的应天府的房子或宅地,都没他一份,更别说在他的嘉定伯之前加上克难二字了。
好在周国丈本是苏州人士,在苏州府有家有业有田有产,也算是富甲一方。虽然不受女婿女儿外孙待见,也没人再送钱送物,甚至原本托庇其名下的田主也纷纷把田土赎回,被他侵占的官田军田也都归了原主。但是周奎毕竟还是皇亲国戚,还是上皇皇后的亲爹,是朱慈烺的亲外公。
只要朱慈烺不发话,谁也不敢把他老人家当猪宰了……天子恩威本就难料啊!谁知道哪天这个冷灶又燃起来了?
再说了,苏州这里不讨朱慈烺喜欢的人多了去了!朱慈烺本来就是北军制南绅的路数,用北方流亡的军事贵族压迫南方的地主富商出钱出力——这路子听着不好,但实行起来却很有效!
要不然还能怎么样?依靠东南士绅能行吗?没刀架在脖子上谁肯爽快掏钱?
当然了,朱慈烺也不来杀鸡取卵的一套。他是要放水养鱼,可持续搜刮的。
所以在剥夺东南士绅政治和经济特权的同时,还非常注意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对于他们之前依靠特权取得的浮财,也是轻轻放过,基本上保全了他们的元气。
而这群失去了特权,同时又保住了元气的江南地主奸商(没有了特权,当然不再是真正的士绅),后来又撞上了崇祯末年一直到现在的经济发展的高速期!
这可是个超级风口啊!外部环境是大航海时代,内部则有朱慈烺刺激工商,发展金融,放权地方——总结一下差不多就是这三板斧,看着简单,但是效果可是刚刚的!
明朝从开国以来一直是抑商的路数,后来虽然放开了许多,但毕竟没有大张旗鼓的鼓励。所以奸商们发了财后就像往士绅堆里面挤,持续做大的并不多。
另外,因为士绅特权的存在,江南地区的农村始终卡在资本主义的门槛上,没法再进一步。
后世的人们也许无法理解农业在资本主义道路上的重要地位,但是身处17世纪,被一亿多快两亿人的吃饭问题所困扰的朱慈烺却太知道“食为天”的道理——饭都吃不饱,还怎么走资?
而且这个时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原材料主要口农业供应!棉花、丝绸、羊毛等等的生产,都会挤占粮食生产的土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