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是有感而发的,他们老吴家还有那个老祖家的子侄,都是读书考不上大学,只能勉强进个讲武堂。做买卖一准亏,只能守着上海、天津、天河的十几条街收租。在辽东老家搞了许多农场,最后全都惨淡维持的主儿。不过还没惨到要去美洲挖金子,吴家和祖家的孩子都是傻大笨粗的,走陆军小学、陆军中学、陆军讲武堂的路子,总还能混上个冲锋陷阵的骑兵军官……
朱慈烺看了眼“吴胖子”,知道这胖子投什么都亏,家里还有一群只会骑马射猎打球(马球)的纨绔子弟,头疼着呢!
不过朱皇帝也爱莫能助,他推动的本来就是“亏出来的资本主义”,因为缺少高瞻远瞩的计划,所以亏本无处不在,一个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背后,都有好几个亏得家都找不到的失败者……而且朱皇帝根本不提供什么最低保障,所以大明这边混不下去的失败者,往往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去新洲合众国或者去吕宋王国、马六甲十二公国、淡马锡自由市当契约工。
就是做苦力抵船费,差不多是最后一搏了,虽然也有翻身的,但是赔上一切甚至生命的也不少。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有一个“亏出来的资本主义”在不断制造不甘心的失败者,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新大陆和南洋闯荡?
考试考出头,后来又莫名其妙变成了大军事家的“幸运儿”,礼部尚书史可法摇晃起了头颅,显然不赞成吴三辅吴胖子的话。
“出人头地搁哪儿都不容易,但咱们这里是各凭本事和运气,流寇那里是不让寻常人出头,往上的路子都是陕人府兵的。”史可法笑着,“各凭本事和运气去拼搏的,出不了头也怨不得别人……可不让人出头,那就不一样了!不搏一下,谁知道自己不行?别人说你不行你能甘心?”
吴三辅听了这话,忍不住就是一声叹息,然后瞄了一眼自己的妹夫朱大皇帝。
朱大皇帝早就说过老吴家的人干不了买卖行——粗心大意不说,而且还讲义气够朋友,一脑袋的封建思想……可是谁听啊!除了吴三妹被朱慈烺管着,吴家那几位谁没亏过血本?
朱慈烺这个时候笑吟吟的发话了,“咱们是得给川人一点果子,也不指望他们迎王师,只要他们不帮着流寇就行了……该许什么好处,诸位说说吧。”
马士英道:“如今川人有五大苦,租子重、徭役繁、户调多、府兵凶、没盼头。
流寇才入川的时候搞过一阵子均田,没收了田主的土地,大半分给农户,小半分给府兵再由农户租种。在那时候压在川人身上的租子,无论是交给流寇伪朝的租还是交给府兵户的租都不重,但是从七年前陕西大战开始,川人背着的租子就越来越重了!
先是流寇伪朝为了筹功和安置府兵子弟,不断用再均田的办法夺川人的土地。之后为了弥补公田减少后田租的损失,流寇伪朝就不断加租,而府兵户因为军役繁重,开支巨大,也不断抬高地租。到了今年,流寇伪朝还搞了个《两租法》,一块土地得交两份租,一份给伪朝,一份给府兵户!”
马士英顿了顿,又道:“因为流寇伪朝的南下、北进和开发滇缅,流寇伪朝派下去的徭役也越来越重……川人农民除了种地,就是不停的转运输送,一点不得空闲。而且户调,就是征收布匹什么的,现在也加了不少,而且还和土地脱了钩,转而和户口挂钩,哪怕租种府兵户的田,也得交纳足额的户布!
至于府兵户凶狠就不必说了……一方面是陕人压迫川人,一方面是军户压迫民户,根本就没有什么香火情。而最让川人感到苦闷的,就是没盼头了。早些年川人还有机会入府,但是现在府兵的子弟都长大了,而老兵们还有许多没退役,自家人都安排不了,哪儿还有川人的份?而且他们被府兵户一压,也没有机会去一试高下,也就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了。可谁都不会觉得自己不行,都会觉得自己出不了头是因为给府兵户压着,再加上租子重、徭役繁、户调多、府兵凶,日积月累之下,川人对陕人兵户的怨恨日深,如果朝廷能去放把火,呵呵,那可就是干脆遇了烈火,许就是燎原之乱了!”
马士英思索着道:“老臣的想法就是朝廷得针对流寇伪朝的弊端下手,宣布免租、免庸、免役、科考……迎大明!”
“好!”朱慈烺一拍桌子,笑了起来,“马刑部果是朕之肱骨,免租、免庸、免役、科考迎大明……可真是太妙了,不用拿出四川的土地出来分,也能把川人煽动起来,看来天下一统,只是十年之内的事情了。”
第1254章 什么?还有白莲教!
“陛下,这是福王殿下从广州递来的奏章。”司礼监掌印太监黄小宝站在朱慈烺背后,将今儿一大早就送进东湖宫的一本奏章,地给正在吃早饭的朱慈烺。
餐桌的对面坐着皇后吴三妹,昨天晚上朱皇帝就在吴三妹的坤宁堂过夜的,现在夫妻二人就在坤宁堂的餐厅内一起吃早饭。今年虚岁38岁,已经替朱慈烺生育了两儿三女的吴三妹在后宫和丈夫心中的地位,还是无人可以撼动的。虽然朱慈烺对她的“傻白甜”有点不大满意,但是“傻白甜”也有许多讨人喜欢的地方。比如生了五个孩子还能保住一个风韵无限熟妇身子……这可是长期锻炼的结果,吴三妹不知道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