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领旨!”潘宇晨对朱慈烺称“臣”而不是奴婢,因为现在的东厂不是一个内廷太监主管的衙门,潘宇晨也不是朱皇帝的家奴,而是一个身体有残疾的克难功臣。
朱慈烺点点头,又道:“流寇向来阴险狡诈,咱们也不能不防!可别流寇地面上的白莲教没起来,朝廷地盘上又闹出点什么乱子!”
“陛下放心,”潘宇晨道,“臣一定督促下面的番子密探,严加防范,绝不让流寇的奸计得逞!”
朱慈烺想了想,道:“这事儿光靠你们东厂也不行,得让刑部配合……在四江两湖闽粤等各处大城扫一扫,多逮一点不法之徒,都送去西北军前效力赎罪,省得他们闹事!”
现在的朱慈烺不担心农民起义,他的大明已经走了资,城市的规模日益庞大,而在工商业繁盛的同时,人口也在大量聚集。
大量聚集的人口如果管理不善,就容易闹将起来!
现在大明和大顺眼看就是一场生死之战,朱皇帝一边要给李来亨的后院点把火,一边也得看牢自家的院子!
……
朱慈烺琢磨着怎么给大顺朝用阴招的时候,大顺朝这边则陷入了一场北进和南下之争。
这场争论是由从前线返回昆明的李定国挑起来的,他在返回昆明的途中,就给李来亨上了一道奏章,陈述了反对南下的五条理由。
第一、上一次南进天竺只是趁人不备,侥幸得手,再去就没那么容易了,说不定还会在天竺越陷越深。
第二、南下天竺会动摇陕西前线的军心士气,如果人人都想去天竺发财,谁还愿意在陕西和朱明苦战?
第三、天竺所获的金银、良马、胡姬,对于大顺的军力没有多少帮助,反而会造成大顺府兵户堕落奢侈,从而丧失战斗力。
第四、朱明皇帝朱慈烺已经移驻武汉,还宣布要御驾亲征,顺明之间大战将起。在这个时候大顺必须全力以赴的抵抗,决不能有丝毫退缩转进的举动,要不然人心必乱!
第五、大顺素来以田土为本,重农抑商,利出一孔。可是自掠天竺而归后,金银充斥,商贾奔走,府兵开始轻视田土,百姓开始疏于耕种。长此以往,必然会让大顺缺衣少食,空有金银,也没有用处啊!
李定国提出的五条立即就在昆明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支持者认为李定国是大顺顶梁柱,所提建议都是利国良策。而反对的人则认为大顺现在坐困川滇,难以长久抵抗朱明,只有向南开拓,才能长久生存……
第1256章 这是金钱中毒症
大顺共治十七年十月初五,昆明城东北,兔儿关。
兔儿关是由东北方向进入大顺南都昆明城的要冲,也是昆明府内的一处繁华商镇。
和陕西那边一年到头都剑拔弩张的情况不同,云贵高原上的明顺两军根本不是真打,而是一年最多打三个月,剩下的时间都在做买卖——云南的铜钱、缅甸的翡翠、湖广的铁器、东南的丝棉,都通过云贵之间的商路来来往往。双方的战争打了十几年,功臣没有打出几个,富豪倒是打出了一大批……而兔儿关也从军事重地打成了商业重镇。
而且随着李继成从印度饱掠而还,这处商贸重镇就变得更加繁华了。
一身朴素蓝袍,腰上系了白布(替李过带孝)的李定国带着百十个随从,在黄昏的时候,走北面的官道进入了兔儿关北的兔儿关镇。
镇子上到处都挂着白幡,来来往往的行人都穿着素色的衣服,凡是着蓝衣的男子全都和李定国以及他的随从一样,都腰系白布,在为刚刚去世的大顺太宗皇帝李过带孝。
现在可是大顺朝的国丧期间,府兵户全家带孝,寻常百姓也禁止穿着鲜艳的服饰,一切娱乐活动,也都必须禁止,也不许在公开场合饮酒。不过大鱼大肉还是允许的……
风尘仆仆的李定国骑马进入兔儿关镇时,就闻见路边一处饭馆里面飘出来的腊汁卤肉的香气。
连着多日赶路的李定国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好好吃喝了,闻见这香味儿,肚子里面的馋虫都勾起来了,当下就勒住了胯下的走马,回头对他的儿子李润兴道:“孩儿,额们就在这里吃点。”
“中!阿达,额早就饿了,就在这里吃点再进关吧。”李润兴说着话已经从马背上翻了下来,然后把缰绳扔给随从,就要大步走向一间挂着“陕北老店”招牌的饭馆。
“孩儿,”李定国看着儿子大摇大摆的模样,连忙吩咐了一声,“莫要扰民。”
他可不希望兔儿关镇上的人都知道晋王驾到——这得多大的动静?有什么必要?
“孩儿知道。”李润兴应了一声,就走进了饭馆,没一会儿就带着个伙计出来了。
伙计是个川人,看见骑在马上的李定国就知道是大官,赶紧跪下磕头——大顺国内商人低贱,规矩又大,商人见了寻常的府兵都要行礼,看见当官的就得磕头了。
磕完了头,那伙计就对李定国说:“官爷见谅了,今日小店生意火爆,没有什么空位,只剩下一个包间可以招待客人,只是包间狭小,实在容不下那么多人……”
“那就让他们在外面吃些,”李定国已经下了马,吩咐道,“多上点好肉好菜,额不怕花钱。”
那伙计又向李定国拜了拜,苦笑道:“官爷豪爽,不过小的还是得和官爷说了,近日昆明这里的好猪好羊都涨得厉害,连米面价钱都比往日昂贵,小店是小本经营,只好随行就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