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一般的大顺步兵,正从数量当中蜂拥而出,至少也有上万人啊!这要是冲过沮水,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快快,快跟我上,咱们得挡住流寇,不能让他们过沮水啊!”
“当不住……他们还有大炮!”
大炮也拉出来了,是荷兰造的6磅青铜炮,一门一门的从树林里被矮小的挽马拖拽了出来。
看到这些大炮,孔廷训就知道大势已去了。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带着3个营下了山,想去沮水边上布防。可是沮水挺长的,在孔廷训的侧面也弯弯曲曲的有七八里,3个营怎么守得过来?大顺的骑兵也不是瞎子,看见他们在布防,就远远的绕开,选了一处远离孔廷训所部的浅滩开始涉渡。
而在这个时候,在前方和大顺军激战的明军也发现不对了,背后要起火了!
原本占优势的战局顿时逆转,慌乱起来的官兵们再也没有办法维持阵形,开始乱哄哄的向北面的山坡退却。而他们当面的大顺军也趁机转入了反攻,杀声震天,全线压了上去。
看到苗头不对的孔廷训也不敢再抵挡下去,而且也抵挡不住,只好带着还算完好的几个营步兵向退往略阳的山口跑去。
而他这一跑,尚可喜的背后可就完全空了。
刚刚涉渡沮水的那1000大顺骑兵,只是稍稍整队,就开始向尚可喜、尚之信部的背后发起冲锋了。
这简直是一场教科书式的重骑兵冲击——骑兵绕到了敌后,向着敌人的后背猛冲!
首先崩溃的是掩护尚之信的骑兵冲锋的那几个步兵营,他们距离渡过沮水的流寇骑兵最近,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冲了个稀里哗啦!
率部冲击的是李定国的次子李嗣兴,早在去年冬天,他就受命组建一支装备折耳马的精锐骑兵。
组建骑兵对坚决实行府兵制的大顺来说不是难事儿,中上层府兵户出身的二代大多骑术不错,问题就是没有好马。
现在有了李继成从印度带回来的1000多匹折耳马,建立精锐骑兵军团当然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而这1000铁骑,就成了李定国手中的王牌!
冲垮了几个明军步兵营后,李嗣兴也没和散乱的明军纠缠,而是直扑马力已衰,正打算夺路而逃的尚之信部冲去。
只是一个冲锋,就将尚之信的骑兵冲散,刚刚还威风八面的尚大公子,也在死在了乱军之中,成了大明忠烈!
李嗣兴的下一个目标是夺路而逃的尚可喜,尚可喜长得高大,又骑着良马,在亲兵的重重护卫之下,目标明显!被千余骑大顺铁骑一追,哪儿还有活路,很快就陷入了重围,左冲右突了几下,就和一个大顺府兵骑兵撞在了一起,从马背上滚落下来,摔了个眼冒金星,还没等他缓过神,就被几匹飞奔而来的战马踩成了大明忠烈!
这回尚可喜一门又多俩忠烈,再加上之前殉国的那些人,真正是满门忠烈了!
第1277章 轮到吴三桂了
二月二,龙抬头。
尚可喜已经凉了有二十四个时辰了,而李定国、罗虎两人和他们俩麾下的四万五千将士却是人人心头似火。
因为又一场大胜,已经唾手可得了!
由于入侵汉中的明军有五路之多,所以在三十日的沔县之战结束后,李定国根本顾不上让部队休整,就命令部队再次投入了战斗。沔县战后剩下的大约五万几千人的军队(李定国在沔县战役前共集中了六万军队,其中一万人作为预备队没有参战,而在参战的五万人中,也有三千多人阵亡或负伤)被他分成了两部分。陈永福带着一万多人追击着孔廷训率领的败兵,向略阳而去。他和罗虎则率领其余的约四万五千人,急行军五六十里,抵达了汉中府城西北十余里外的褒河东岸,等待自马岭关而来的吴国贵部。
和上一回列阵迎战的打法不同,这一回李定国将自己带来的四万五千人中的两万分散布置到了褒河东岸的十几个非常坚固的村镇当中。随后又将两万五千大军摆在这十几个村镇的后方,隐蔽布署。从而制造出一个大顺军准备节节抵抗,死守汉中府城的假像。
吴国贵带到汉中府城以南的兵力多达两万,而且还有阎应元指挥的三个近卫军的步兵师正通过褒斜道、子午道和傥骆道赶来。四支军队如果能够汇合,总兵力可以达到六万五千之多!
另外,他也不知道尚可喜已经凉透了,还以为尚大将军正在沔县一带作战,很快也会赶到汉中府城附近。
所以吴国贵看见大顺军摆出了一个防守汉中府的架势,就很自然的以为优势在我。随即就制定了一个沿褒水攻击前进,夺取顺军固守的村镇,打通进攻汉中府通道的计划。
双方的战斗从二月初二凌晨开始,吴国贵的部队因为连战连捷,而且一路上又得到陕南劳动人民的热烈拥护,所以感觉很好,士气高昂,都能和近卫军一样打夜战了。
在少量的3斤炮掩护下,吴国贵派出了二十个营的步兵,分成三队,开始攻击三个顺军重兵把守的村镇。同时还派出骑兵在自己的左翼进行警戒,还派出七个营沿着褒水设防,以免自己的左翼遭到偷袭。
战斗从二月初二的子时三刻打响,在大炮的掩护下,士气高昂的明军首先杀入了紧挨着褒水的李家营子——看这个地名就知道这是个府兵户聚集的村庄,修得跟军营似的,非常难啃。外围有壕沟和土墙,内部又是棋盘布局,得一格一格的争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