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朕再封你家一个国!大师兄,你想要哪里?”
郑森听见朱皇帝要给自己封国,心里就是咯噔一下——亏啊!
能赚钱的封国早就给姓朱的占完了,挑剩下的地盘多半是亏本盘,又得郑家拿钱去填窟窿!
而且郑家和吴家不一样,不是封建军阀,手底下就一帮船头——这些都是商人,不是只会砍人和守租的武士,所以很难让他们去占领太多不赚钱的地盘。一个台湾,已经让老郑家头疼死了!
“不知陛下想将哪里封给妾身的父兄?”在一旁作陪的郑茶姑看见气氛有点尴尬,马上插了句话。
朱慈烺笑着:“也不能亏了功臣,总要找一个富些的底盘……苏禄国如何?苏禄原来的苏丹迁去了亚齐,苏禄岛和附近巴拉望岛以及勃尼岛上的沙巴之地都空出来了,正好立个封公国。”
郑芝龙和郑森同时松了口气——这块地皮不赚钱,但是也赔不多,郑家还是可以吃下去长期投资的……
两父子互相看了一眼,双双起身行礼叩谢。
朱慈烺笑道:“起来吧……这是你们郑家应得的。不过老泰山和大师兄都不能去苏禄就国,你们还得留在都中辅佐朕。”
朱慈烺把苏禄国发给郑家是让他们去亏本的,不是想把郑家父子打发出国——他用这个办法去削弱郑家的财力,以维持皇家财团对郑家财团的优势。
朱皇帝顿了顿,又说:“老泰山年事已高,可以在三师、三公当中挑一个,当朕的顾问之臣。户部朕打算让沈崇明来接,沈崇明的工部就给大师兄吧!
工部原来是个花钱的衙门,不过在沈崇明的打理下,现在成了个赚钱的衙门了……现在交给大师兄,朕就能高枕无忧了!”
沈崇明就是大明二富沈廷扬!他本来就是忠臣,又得了朱皇帝这个明主,当然可以尽情发挥了。先是执掌“北户部”(其实就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活),后来北户部撤销,他又成了工部尚书。
朱慈烺又把直省地盘上的运河、官道和各地的矿务,全数划归工部管辖。
在沈廷扬的运营新,运河、官道可以“收费”,还可以在沿途开设商市;矿业可以发包收取包税,也可以由朝廷自营;还有北方一些地区的港口和城市中也有许多属于工部的产业,所以大明的工部居然成了一个赚钱的衙门——在直省范围内的河工、路工、矿工、城市和港口建设等大工支出,都可以由工部的收入解决,而且还有盈余!
现在朱皇帝又把这个赚钱的工部给了郑森,同时还让沈廷扬接管户部,再加罗大公的外交部,马士英的刑部,郑建功的海军部,如今以郑沈罗三人为首的南人党,在大明朝廷各部长官中的占比已经过半了!
第1289章 考出一个太子妃
郑芝龙位列三公,郑森入阁出掌工部,郑经出任东宁军节度使,郑聪(郑森次子)受封苏禄公,郑渡(郑芝龙三子)出知泉州府,郑恩(郑芝龙四子)出知琉球府(属东宁军)等六项和郑家有关的人事任命,在洪兴二十年的二月二十五日同一天发布。
对于安平郑家而言,真可谓是六喜临门!
再加上有11位郑家小姐进入了金陵女大初试的前100名,使得太子妃出自郑家的概率大增。
郑家如今的风头可谓极盛,一举盖过了皇后吴三妹的娘家,成为了如今大明朝的第一勋贵!
不过现在还是非常时期,皇后吴三妹的哥哥吴三桂还被李定国围困在略阳,生死未卜。
所以六喜临门的郑家必须低调一些,免得给人一种小人得势的印象。因此郑家没有大摆酒宴进行庆祝,而且还闭门谢客,连和他们一党的南人朝臣都进不了东湖镇上的郑家大宅门。
不过宅门进不去也不等于没法私下见面。东湖镇是临水而建,凡是建在东湖镇上的高门大宅,全都是依水而建,有私家码头,闲暇的时候可以泛舟湖上……
一条装饰得非常简朴,看着还有点陈旧的画舫,在二十五日傍晚的时候,就在靠近泉国公府的湖面上悄无声息的航行,最后驶入了一处僻静的港湾,才停下不动了。船尾的烟囱还冒出了袅袅炊烟,显然是有人在这条画舫上面聚餐。
而这条看着就低调的画舫的主人,正是太保,克难泉国公郑芝龙。
“您老人家过日子还真是俭省啊,这条画舫都旧成这样了,也不舍得买条新的?都六喜临门了,也不舍得请大家伙吃点山珍海味,就捞点东湖里面的鱼虾待客么?”
正端着酒杯望着一桌子寡淡的河鲜果蔬说着玩笑话的是外交部尚书罗大公,这位大明最后的状元,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也到了保养身体以求长命的年纪,早就不稀罕什么山珍海味了。
“这叫低调!”大理寺卿纪坤淡淡地说,“陛下的盘算一直都是以北制南,可如今的八部尚书当中,南人却占了五席,只有吏部、礼部、兵部在北人手中。现在更是连第一勋贵的位置,都要南人占了。”
“可不能这么说,”刚刚就任户部的沈廷扬摇摇头道,“应天勋贵当中,还是北来者占多数,至少有十分之七,而且都是军功世家,强悍得很!
不像咱们南人勋贵,大多都是工商士大夫出身,即便有军功,也是海军的军功,总归比不上陆军的。”
他这话不是看不起海军,而是海军很难在大明天朝的政治生活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