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风堡上的府兵山贼搞得束手无策的马万春,不得已之下,只好向西川节度使司和刚刚组成的东川节度使司告急求救。
可是告急文书已经发出去了多日,援兵的影子都不知道在哪儿?
他在一处高坡上停住了脚步,背着手望着山上山下的农民收割稻米和蕃薯、芋头、土豆的忙碌场面,若有所思。
一名西川军的中年武官这时气喘吁吁的上了山,凑到他身边,低声道:“县尊,有个自称是石柱县的同知朱运的少年带着几百骑从丰都方向过来,已经快到县城了!”
“什么?”马万春一愣,“石柱同知?咱们石柱那么巴掌大的地盘,一共也没多少人,还用得着同知?”他想了想,又问,“真的假的?不会是大风堡上的流贼假扮的吧?”
那个中年武官摇摇头:“看着不像……跟着那同知过来的是几百个黑衣兵,人人都骑着折耳马,背着燧发枪,不可能是大风堡上流寇。”
“人人都骑着折耳马,背着燧发枪?”马万春愣了愣,“大风堡上的流寇不可能有那么好的马和枪,但是别处的流寇也有燧发枪和折耳马的……尚可喜父子不就是栽在骑折耳马的流寇手中?”
“县尊一说下官也想起来了……”那中年武官也紧张起来了,“县尊,您赶紧和下官回城备战吧!”
马万春点点头,然后大手一挥,提起嗓门吼道:“兄弟们,收队,回石柱城!”
拿着石柱县同知朱运上任的行文抵达石柱的,当然是好运太子朱和幸了。他不能以太子的名义上任,一来是为了他自己的安全;二来是免得吓着石柱当地的官员。
太子的名头太大,吓坏了人可怎么办?
当然了,朱皇帝还是挺关心太子和太子妃的安危的,在不让他们表露身份的同时,还抽调了一个营的近卫军护送他和丁玉英上任。
他们是八月中旬的时候离开夷陵州西进的,走陆路过了三峡,又在云阳上了船,西行到丰都,然后再沿三江溪东行,抵达石柱。
陪着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东川节度使司的副参军长夏完淳——他当然认识朱太子了,对朱皇帝的安排也有点哭笑不得,不过他是军人,还得服从命令。
他也认识马万春,因为他曾经在西川军担任过教官,负责训练西川军的新军,所以认得马家兄弟,这也是东川节度使王周排他护送朱太子上任的原因。
不过为了掩人耳目,夏完淳也没向驻石柱的西川军哨卡亮明身份,所以他就和朱和幸、丁玉英一块儿在石柱城外吃了闭门羹!
看见石柱城大门紧闭,夏完淳只好策马上前,到了城门下面,扯开嗓门大吼:“马万春马知县,我是东川节度使司副参军长夏完淳……赶紧给老子开门!”
什么?东川节度使司副参军长夏完淳!
带着群荷枪实弹的手下在石柱城头上观察“敌情”的马万春看见穿着红袍的夏完淳就觉得眼熟,现在听他那么一喊,连忙拿起个望远镜仔细去看,一看之下,果然是夏完淳!
马万春还是有点怀疑,“夏参军,您怎么来了?那些黑衣兵也都是您带来的?他们是那部分的?”
夏完淳道:“本官是奉了王节帅的命令来查看敌情的,你们不是上报大风堡上有流寇吗?那些黑衣兵都是近卫军,是跟着朱同知一起来的!”
几百人的近卫军?一准是来剿匪的!这回大风堡上的流寇终于要倒霉了!
马万春这下不再怀疑了,赶紧下令打开城门,然后带着手底下人出了城。朱和幸和丁玉英也带着几百个骑马的近卫军到了城门口,两人都着马,并辔而行,到了夏完淳身边。
马完春看见他们俩,又有点傻了,这俩小孩是谁啊?是夏完淳的儿子和女儿?朱同知呢?
夏完淳这个时候指着朱和幸说:“这位就是你们石柱县的朱同知了!”
马完春看着年轻的有点不像话的朱和幸,愣了又愣,这是怎么回事儿?这小孩居然是石柱县的同知……开什么玩笑啊!一个小屁孩懂什么呀?怎么能当同知?
第1329章 我们是东厂的人!
官场上有一句话,叫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朱慈烺给太子朱和幸安排的身份是正八品的同知县事,比这官还小的就是从八品的县丞,正九品的六县尉(朱慈烺扩充了县级官吏队伍,设置了司吏、司学、司户、司法、司工、司兵等六县尉),从九品的乡长、镇长了。
而马万春的职位虽然只比朱和幸大那么一点儿,但是他的官阶要高多了,是从六品的知县——明朝的知县也有大小,上县的知县通常是从六品,中县的知县通常是正七品,下县的知县通常是从七品。石柱是下县,但是马万春因为在遵义府担任了多年的知县,所以官阶比普通的下县县令高得多,是从六品的县令。
从六品比正八品可大了三级啊!
照理说,一正八品的小官见到一从六品的大官,应该很恭敬的下马行礼啊!
所以马万春就大模大样背着手,等着朱和幸行礼……
而朱和幸呢,大模大样的骑在马背上,也在等马万春请安——他是太子!在永安县见到东川节度使王周的时候,人家堂堂的克难侯爷,照样要行揖拜礼,恭请太子万福金安……
结果就冷场了!
朱和幸和马万春都僵在那里,大眼瞪小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