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谢斯塔·汗真有点哭笑不得,但还是得耐心解释,谁让“印度阁老”的供应链在大明手里攥着呢?
大明要是给印度来个禁运,那可就麻烦了!
“我们在西域是有一点地盘的,”谢斯塔·汗回答道,“我们控制着阿富汗和塔吉克的一部分土地,也从那里招募战士。但是我们只能从那里招募成年的战士,而不能购买少年童军……因为根据天方教的教法,我们不能买天方教徒当奴隶。阿富汗和塔吉克那里都是天方教徒,所以我们不能买那里的少年当童军。而从阿富汗和塔吉克招募的成年战士,没有从小训练的童军好用,而且他们都是文盲,没有办法成为官员。”
罗直臣越听越糊涂,“你们难道想购买准格尔国、和硕特国的蒙古人当奴隶?这恐怕不行吧?”
“那当然不行了,”谢斯塔·汗连连摇头,“我们怎么可能买蒙古人……准格尔、和硕特两国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嫡系部众的孩子卖给我们啊!”
“那你们想买谁?”罗直臣问。
谢斯塔·汗说:“买被准格尔、和硕特两国所统治的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花剌子模人,以及其他的中亚当地的贫家少年。”
“他们不也是天方教徒吗?”罗直臣一头的雾水,“你们买他们不违反教义?”
“不,不,不……”谢斯塔·汗连连摇头,“他们不一定是!
准格尔王国、和硕特王国笃信佛教,以佛教为国教,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当地的天方教。在被他们所统治的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花剌子模人以及其他部落的百姓中,应该存在不少的改宗者。所以他们的孩子是可以合法成为奴隶,被买到印度充当童军,接受最好的教育和训练,成为优秀的战士和官僚!”
“可你们怎么确定那些孩童的信仰?”罗直臣还真有点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我们有办法的!”谢斯塔·汗一本正经的说,“我们会进行考试……非常困难的考试。需要考阿拉伯语、波斯语和宗教知识!”
他当然是在胡扯!印度人办事儿哪有那么认真?奥朗则布不敢在阿富汗和塔吉克地区买童军是怕那里的部族因此做大——如果童军都出身阿富汗,那么他们很容易和阿富汗的部族联合起来,颠覆帖木儿帝国!而童军如果出自中亚蒙古人统治的地盘,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当奴隶还要考试?”罗直臣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考不上怎么办?难道连奴隶都没得当?”
“不,”谢斯塔·汗摇摇头,认真地说,“考上了退货……回中亚去挨饿!考不上才说明他们不是教徒,可以成为阿拉姆吉尔陛下的奴隶战士,然后接受最好的训练和教育!”
还可以这样!?
罗直臣心说:这样的考法,还能有考上的?那得多缺心眼啊!
第1385章 亚洲第一共和国
如果罗直臣真的足够了解天方教国家的历史,就能知道奥朗则布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外来的奴隶好当官”其实是天方教各国保持军队战斗力,维护中央权力和为统治集团补充新鲜血液的有效制度。
这些少年童军其实也不是真正的奴隶,他们之所以会有一个奴隶名义,就是为了防止天方教权贵把自己的后代送去当童军,同时也是为了防止童军世袭——一旦出现这两种情况,也就意味着“奴隶军团”的衰弱!
如果“奴隶军团”的少年营中全是一群二代,那还能往死里练吗?还能实行严格的裁汰吗?还能履行严格的纪律吗?还能真正论功行赏吗?
肯定不行啊!
另外,如果奴隶军团变成了世袭近卫军,那么“近卫军继承法”就该来了!到时候就不是国家拥有近卫军,而是近卫军拥有国家了。
所以天才的天方教统治者就将“奴隶”这个身份加在了自己贴身的近卫军身上,从而利用教规阻断了继承,确保外部的新鲜血液可以进入近卫军,以保持近卫军的战斗力。
可是由于能打的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相继“绿化”,使得大部分天方教政权的奴隶兵失去了可靠的兵源……
而朱慈烺所推行的少年近卫军制,其实就是从天方教国家学来的!
那些从九边苦瘠之地选来的少年,在本质上和古拉姆战士、马木鲁克战士和加尼沙里战士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朱皇帝没有办法利用天方教的规矩建立一个防世袭、防政变的奴隶军制。所以他的少年兵没有天方教的奴隶兵那么好的前途,几乎不可能爬到阁老的位置,甚至连把持陆军中上层都做不到——朱皇帝还办了少年军校和讲武堂,培养苗正根红的勋贵子弟(平民子弟理论上也能入讲武堂)和近卫军中的精英(近卫军士兵立功后也能入讲武堂)们互相牵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明军陆军就是欧式贵族军官团和天方教童军的混合体……目前看来,这支军队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就不知道会不会发展出让朱皇帝非常担心的“近卫军继承法”或“青年军官闹共和”这类事情了!
为了预防这两类事儿,朱皇帝也算的机关算尽了。
他一方面让苦出身的少年兵军官和富贵出身的N代军官互相牵制;另一方面又努力培养皇太子和太子妃;同时还在南洋来了个一石二鸟的布置——推动成立巴达维亚共和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