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塔法·科普鲁律为了严肃军纪,就让人砍了德米特里一世的脑袋!现在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就挂在杰尔堡城墙下的大路边上。
一个耶尼切里军官飞快的奔上了城头,将一份刚刚得到的军报递给了穆斯塔法·卡拉。
胡子头发都已经雪白了的老爷爷摸出老花眼镜,戴上后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却笑了起来。
“卡拉,你笑什么?”穆斯塔法·科普鲁律回头问自己的姐夫。
“大维奇尔,我们要胜利了!”穆斯塔法·卡拉一向是个乐观主义者,他笑着对穆斯塔法·科普鲁律说,“亨利和弗朗索瓦·欧根这两人果然不会打仗,他们居然将15万人的军队展开在滨湖和多瑙河之间……而且还挖掘了长壕,堆起了矮墙。”
“什么?”穆斯塔法·科普鲁律一愣,“在滨湖和多瑙河之间挖掘壕沟修筑土墙?他们想干什么?”
滨湖和多瑙河之间的直线距离就超过26公里!而且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要防御那么一大片的正面,通常的办法是修建棱堡,或者干脆集中兵力进行野战。
而在26公里的正面上挖壕据守……还真有点出乎穆斯塔法·科普鲁律的想像了。
这是想干什么?就算有15万人,往那么宽大的正面一撒,也就分散得不像话了。
而且你仓促之间能挖多深多宽的壕沟?能当得知鞑靼人的骑兵?穆斯塔法·科普鲁律这回可是亲率10万大军和3万鞑靼骑兵(克里木汗国的骑兵)一起杀过来的。在汇合了杰尔堡和从布拉特斯拉发跑出来的军队后,总兵力多达15万!
另外,穆斯塔法·科普鲁律的大军还携带了超过300门的大炮,应该可以在火力上完全压倒敌人。
靠一条长长的防线,是无论如何都挡不住奥斯曼人的大军的!
穆斯塔法·科普鲁律冷冷一笑,说不出的刚愎自傲:“传令,加快行军速度,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奥地利人单薄的防线,再一进入维也纳城!
维也纳城内的银行,正在等待在我们前去洗劫!”
抢银行啊!
穆斯塔法·科普鲁律的命令一下,奥斯曼人的大军顿时就沸腾起来了!
士气直接都窜上天际,可以冲上天国去了。
亨利大公的如意算盘,也就因此完全落空——依着他的本意,他是不想和奥斯曼帝国的大军拼命的,所以在布拉特斯拉发爆发起义后,他并没有带兵进驻,而是把军队拉到了布拉特斯拉发以南的平原上展开。宣称要和奥斯曼人决战,以保卫布拉特斯拉发的人民。
但实际上,奥斯曼人完全可以在杰尔堡附近渡过多瑙河,然后沿着多瑙河东岸推进,就可以绕开多瑙河西岸的奥地利军队了……但是奥斯曼人眼中压根就没有上匈牙利的反贼,他们看中的是维也纳的银行!
镇压反贼的事儿哪有抢银行重要?所有十五万奥斯曼人的大军,就浩浩荡荡的向着在滨湖和多瑙河之间展开布防的十万奥地利军队冲过去了。
一场血战,即将上演!
第1585章 坚持住,会得救的!
在后世的历史书上,这场滨湖——多瑙河战役是被人吹上天际去的!
据说这场战役有划时代的意义,彻底的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完全终结了方阵时代,并且开启了线列战术和散兵战术时代的大门。
在此后许多年中,西方和东方的军事家们,都要将滨湖——多瑙河战役当成教科书来反反复复的学习和研究,恨不得吃透每一个细节,还原每一次战斗。
不过在他们可以阅读到的所有史料当中,都不会提及这场战役真正的目的——奥斯曼人是想去维也纳抢银行,而亨利大公则是为了保护维也纳的银行不被人抢,而不得不在滨湖——多瑙河之间布设防线,严防死守。
除了战役的真实目的不能公开之外,双方的布署情况,倒是被明确记载在了各种史料当中,而且是极有研究价值的。
而其中以防御姿态开局的奥地利陆军一方的布署,则完全改变了战争的模式。方阵时代被彻底终结!线列步兵和散兵的时代正式来临,野外阵地战的时代也同时来临了。
陆上野战的模式,从这场战争之后,变得更加复杂,也更难指挥。
而造成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主要还是技术的进步。
木托开花弹和木塞线膛枪弹的出现,彻底将存在了不知多少年的方阵时代彻底淘汰出局了——不是不能再摆方块状的阵型,而是方阵的时代结束了。横阵、散兵阵的时代来临了。
其实这个过程在那场让利奥波德一世成圣杰尔堡战役时就开始了,而滨湖——多瑙河战役则是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始!
除了步兵的阵型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之外,在这场战役中,参战的奥地利军队已经彻底淘汰了长枪。
这意味着,步兵的火枪已经足以对纵马奔驰的骑兵构成致命的威胁!
此外,滨湖——多瑙河战役的战场,也变得非常宽大。不仅有了较大的正面,而且还有了较大的纵深。
滨湖——多瑙河的正面宽度达到了25公里,而奥地利军队的防御纵深则超过了5公里。奥斯曼人的侦查只发现了战场的正面宽度,并没有发现奥地利人防御的纵深。
也就是说,总数不过10万的奥地利军队被分成了几条长达25公里的战线布署在了战场之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