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些国散得还挺开,在如今的交通条件下,想要全部统一起来,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华夏文明发展路线的多样性,已经有了保证!
也就有了试错的可能和容错的能力……在朱慈烺看来,试错的能力和容错的可能,比起一条事先计划好的“成功道路”对一个文明而言更加重要。
因为历史长河当中的偶然因素太多了,哪怕一开始制定的计划非常完美,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走岔了道。
所以朱慈烺并没有去改变大明的“绝对君主”制,而是为大明创造了一群兄弟国作为参考——如果政治是科学,当然应该先做实验了!朱慈烺推动建立的那些兄弟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个都实验品。
它们和大明都属于一个文化圈,同文同种,连统治家族都差不多,互相之间知根知底,互相学习当然很容易。
但是朱慈烺知道,华夏文明面临的两千年未有之变局并不仅仅是大航海时代所带来的改变,还有工业化!
可以用来抽水的蒸汽机(运用在采矿业)已经在英国出现了!
而且英格兰共和国这些年受惠于罗马帝国的大市场,国内的手工工场发展极为迅速,又由于英格兰的人口不足,劳动力供应不大宽裕,使得工场主热衷于采购和制造各种机械。在这些工场主的推动下,英格兰的冶金和机械制造业一直比较发达。
而在劳动力充足的大明帝国,工场主们有足够多而且勤劳肯干的劳工,对机械的需求就相对较弱。虽然朱慈烺花了不少钱鼓励工匠们研究机械,也努力引进英格兰最先进的机器,以供仿造。
但是大明在机械制造这方面,毫无疑问依旧落后于英格兰共和国。
工业革命这个变局即将到来,这对于华夏文明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朱慈烺叹了口气:“工业革命将至,而朕老矣……将来之路,还是得和幸、怡铀他们自己去走啊!朕退不退的,都无关紧要了!”
第1607章 退休了
这时在皇太子朱和幸居住的老山东宫当中,同样也有三人彻夜不眠。睡不着觉的是好运太子朱和幸和他的两位妻子,太子妃丁玉英和太子侧妃丁玉如。
当了五十多年太子的朱和幸并没有一群莺莺燕燕,只有丁玉英和丁玉如两个老婆,而且她们还是亲姐妹。丁玉英和比她小六岁的丁玉如之间的关系是极为融洽的,两姐妹从来不争风吃醋,一直是姐妹同心的。
实际上,丁玉如早先并不想入宫给朱和幸做小——她姐姐已经是大权在握的太子妃了,她还怕找不到如意郎君?可是丁玉英却不想让别家的女人当自己的“候补”,所以才费劲口舌,说服妹妹考入了金陵女大,去给自己的丈夫朱和幸当小。
而朱和幸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小姨子,一直对她宠爱有加。而且在纳丁玉如为侧妃后,他就没再纳第三名妃子。三十年来,朱和幸就过着一夫二妻的生活。而且他也不是轮流和两位妻子过夜的……只要两位妻子都在身边,他就和她们大被同眠,真是极为恩爱。
和大明朝之前所有的太子妃、太子侧妃不一样,丁玉英、丁玉如两姐妹都是考试选拔出来的“学霸”,而且还受过极为良好的教育,精通财经和律法,兼通政治、军事、外交。其中的丁玉英还是朱慈烺亲自培养的“候补太后”,治国理政的水平比起好运太子都强出一大截!
而丁玉如则是丁玉英自己培养出来的候补——这年头的医学水平就这样了,而且丁玉英和好运太子感情太好,所以怀孕的次数也比较多,生孩子可是在鬼门关前晃悠啊!丁玉英必须要为自己培养一个可靠的候补,免得自己有个什么万一,太子妃之位落入不可靠的人手中,从而影响到朱怡铀的地位……而亲妹妹丁玉如,当然就成了丁玉英的首选了。
夫妻三人朝夕相处了那么多年,恩恩爱爱,同时也是战战兢兢,就盼着朱和幸的事业能更进一步……当然了,这份期盼只能放在心里面,表面上是不敢流露出来的。
伴君如伴虎啊!
虽然朱慈烺这五十多年来,从没有流露出废太子的意思……但是谁还不知道,朱慈烺对朱和幸并不是非常满意,要不然也不会有丁玉英什么事儿了!
这位好运太子的地位,其实是娶了丁玉英以后才稳固下来的。
本来朱和幸、丁玉英、丁玉如也不担心什么。无非就是耐心等待……朱和幸的身体看上去很不错,应该等得了。
但是最近这二十年,朱慈烺的后宫当中出现了吴阿珂宠冠六宫的局面!而且吴阿珂还一连提朱慈烺生了三儿三女,其中由吴阿珂所出的皇二十二子朱和坷很得朱慈烺的宠爱,而且也表现的极为卓越,文武双全,才华横溢。很有朱和壕和朱亨利当年的影子。
与此同时,吴三妹的身体却一日不如一日……吴阿珂可是皇贵妃啊!
一旦吴三妹去世,吴阿珂必然会成为皇后,到时候她为朱慈烺所生的儿子都会成为嫡子。
虽然吴阿珂一直以来都是朱和幸的支持者,但那是建立在她的儿子无缘皇位的基础上的……谁知道上了年纪的老头子会有什么奇奇怪怪的想法?
最近朱亨利的女儿玛丽亚·特蕾莎跑来了应天,很得朱慈烺的喜欢,再加上亨利在欧洲混得风生水起,让朱慈烺对这个“聪明儿子”赞不绝口,也让朱和幸、丁玉英、丁玉如三人产生了一点危机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