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洪兴系统还算流畅,而且朱耀飞脑海当中还有这么使用它的记忆。所以他很快将电脑联上了飞机上的网络,接着又打开了一个名叫“搜神”的搜索引擎。搜出了一本电子版的合众国加州大学版的《大明通史》下,因为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几十年,所以没有版权问题,可以随便浏览。
朱耀飞急急忙忙打开了《大明通史》下,先翻了下目录,果然是从甲申南迁开始的。第一段当然就是“洪兴中兴”了!
那可真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大时代啊!
朱耀飞也不急着往后翻开了,而是从头开始一边读史,一边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
这本《大明通史》的作者是包租王朱慈炋的后人,名叫朱仲树,革命前是应天太学的历史系教授。革命后开溜去了合众国,在合众国的加州大学谋了个教授的差事,除了上课,就是专心致志的替大明修史。修纂了合众国版的《明史》,后来还编纂了一本《大明通史》。这两本史书,在现今史学界的地位极高。
而在朱耀飞看来,《大明通史》的下卷,的确是客观公正的……特别是对大明圣祖皇帝朱慈烺的评价非常公道——千古一帝,望之内外君王,上下数千年,无出其右者!
对啊!多公道,多中肯啊!这是一位大历史学家啊!
看完了“洪兴中兴”之后,朱耀飞又看到了“兴福之治”这个题目——这应该是朱和幸的时代了。
朱耀飞接着往下看,朱和幸当了16年的皇帝,大明在他的统治下继续进步,政治稳定,经济平稳增长,对外战争则多以胜利告终。只是在西伯利亚和西域遇到了一个有点扎手的敌人——俄罗斯的彼得大帝!
虽然天朝帝国的复兴,让俄罗斯失去了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进行扩张的机会,但是这对18世纪的俄罗斯并不构成多大的影响。而且,由于大明帝国的藩国西楚共和国、准格尔王国、和硕特王国在中亚的扩张,造成了哈萨克人携带着整个小玉兹和部分中玉兹集体加入了俄罗斯帝国——如果就土地的价值而论,小玉兹和部分中玉兹要比冷得要死的东西伯利亚强得多。
而辽阔的“三玉兹”之地,也因为其富庶,成了大明(主要是西楚和准格尔)和俄罗斯长期争夺的主要目标。
与此同时,罗马帝国的路易皇帝,也觉得彼得一世的俄罗斯可以利用,于是就长期提供赞助,让俄罗斯在东方和大明交战。
另外,罗马帝国还支持俄罗斯帝国吞并了克里木汗国……以作为俄罗斯帝国站在罗马帝国一边的奖赏。
在罗马的支持下,俄罗斯帝国也就乐于充当打手,在西伯利亚和中亚同天朝联盟长期交战。
而受制于补给线(在西伯利亚存在陆路对水路的困难)以及准格尔和西楚的矛盾,还有冬天的寒冷气候,天朝联盟也没办法在西、北两个战场取得全面胜利。
但是这场长期的战争,也让俄罗斯帝国陷入了没完没了的消耗当中。可以说是两败俱伤,所以在朱和幸统治的后期,在罗马帝国的路易大帝死后,他就通过自己的兄弟,奥地利的亨利同俄罗斯帝国的彼得大帝进行和平谈判……希望可以结束这场对双方而言,都没有任何好处的战争。
而这场看上去对大明帝国没有任何坏处的谈判,却造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大明的皇太孙居然和俄罗斯的公主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看对眼了……
第1614章 要做世界的主人!
看上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的那位皇太孙是当时的皇太子朱怡铀的长子,名叫朱伯濂,当时已经30岁了,而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才15岁,正好是最鲜嫩可口的年纪。
当然了,30岁“高龄”的皇太孙肯定是结过婚的——按照朱慈烺定下的祖制,在他20岁的时候,就通过考试替他选拔了一位兼具聪明和美丽的太孙妃。他和这位太孙妃的感情很好,所以拒绝了在结婚五年后再选侧妃。而朱和幸、朱怡铀也没强求。
因为朱伯濂是太孙啊!距离皇位还有几十年呢!
再说了,朱伯濂的这位太孙妃各方面都很出色,甚至超过了当年的丁玉英。所有的人都对她非常满意,所以朱和幸和朱怡铀也就顺了朱伯濂的意。结果这一顺,就顺出了事儿。
朱伯濂的结发妻子在和朱伯濂结婚七年后,因为难产而亡了,而且是母子双亡!
而在这位太孙妃薨逝之前,只生下了一个儿子!
这下可有点遭了——大明王朝不能后继无人啊!一个儿子不保险啊!18世纪的医学水平可不这么高明!
可是朱伯濂却因为丧妻之痛,不愿意马上再结婚——这事儿要给朱慈烺遇上,太孙就该换人了!可是朱和幸宠这个孙子,就让他去西域带兵散心。同时还关照当时的西楚霸主和准格尔大王为皇太孙物色美女给他当选侍……
但谁也没想到,皇太孙朱伯濂才到西域前线,亨利大公的儿子匈牙利王太子卡尔就千里迢迢到了西域军前,还带来了让西楚和准格尔都挺满意的和平条件——和俄罗斯的彼得大帝讲和!
因为罗马的路易大帝去世后,掌权的是年幼的路易二世(历史上的路易十五),权力遭到塞尔维亚国王腓力和王后玛丽亚·特蕾莎的挑战——腓力并不是想篡位,而是想成为摄政王。可是根据路易大帝的遗嘱(被质疑),摄政王的人选应该是奥尔良公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