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曹文学摇摇头,笑道,“咱家回头和牢子说一声,给您把牢房留着。”
“那敢情好,这间牢房我都住了8年了……”杨镐又叹了口,“都8年了!”
说着话,就跟曹文学走了。
锦衣卫诏狱就在紫禁城外面,所以走了没多久,曹文学就领着杨镐到了东华门外。这时候杨镐才发现东华门外已经挤了一大群人,都穿着便衣,背着包裹,在太监和兵丁的看押下,个个都垂头丧气。
这是怎么回事?
老杨头正奇怪的时候,已经有人认出他了,好像是原来锦衣卫的头目许显纯认出他的。
“你们看,这不是杨风筠吗?他怎么也来了?”
“那还用问?一定是和咱们一样,要被关进西苑了……”
“不能吧?他都凉了多少年了,还能和咱们一块儿?”
“怎么不能?万岁爷说他能,他就能和咱们一块儿了!”
原来杨镐遇上了“70肥羊”了!当然不是巧遇,而是朱由检让人安排的……得让肥羊们看到改过自新的希望啊!
罪如杨镐,也可自新!所以他们还是有希望的!只要多买赎罪券,就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守东华门的太监看见杨镐到了,立即就放人入内。杨镐也就糊里糊涂的跟着一块儿往里走,到了文华殿外头,又不让进了。
文华殿院子的大门开着,门里门外戒备森严。
“老爷子,您稍等一下,咱家先去通禀。”
曹文学对杨镐的态度恭谨,让一群被押了来的肥羊都有点惊讶……这是什么意思?杨镐走了狗屎运,不用坐牢,可以做官了?
“宣杨镐上殿!”
随着太监的传唤声,已经坐牢八年的杨镐,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迈步进了文华殿大院,然后又被人领到了大殿之上,见到了还穿着孝衣的朱由检。
“罪臣杨镐叩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一个少年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杨镐的腿脚倒还利索,没费什么力气就爬了起来,站在那里,还偷眼打量着少年天子。
在来紫禁城的路上,他都已经跟曹文学打听过了,知道大明又出了一个能砍人的皇帝了!
朱由检也在打量杨镐,看了一会儿,才对他道:“八年牢狱之灾,能赎辽东败北之罪吗?”
“不能……”杨镐连忙摇头,又要下跪。
“不要跪,站着说话。”朱由检又道,“杨镐,你且和朕说说,辽镇为什么会在朝鲜之战后迅速败坏?”
这的确是个问题!辽镇在朝鲜之役中表现还可以啊!怎么转眼间就朽烂了呢?
杨镐闻言就是一阵苦笑:“陛下,罪臣以为辽镇是因为朝鲜之役伤了元气,再加上铁岭李家的家丁逐渐崩坏,所以才不能战斗了……说穿了,其实就是朝鲜之役把辽镇打亏了,把李家的家当拼光了。此战之后,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办法补充辽镇的损耗,更不能让李家恢复元气……”
第1648章 天子守国门,天子养家丁
辽镇原来是亏光的……
类似的话,朱由检早就听逆子和吴襄、吴三辅那伙人讨论过了!
辽镇之所以会崩溃,建夷之所以能崛起,说穿了就是因为大明朝廷和辽镇之间的暗中斗法。朝廷觉得辽镇已经尾大不掉,李成梁坐拥数千家丁,横行关外,吃尽了各种油水,俨然是关外之王了。而以李成梁为首的辽镇军阀则养寇自重,不愿意对各女真部落进行彻底的征服。
而发生在万历年间的壬辰朝鲜之役,则成了大明朝廷消耗辽镇军阀势力的一次机会。在壬辰之役发生的前一年,李成梁已经因为言官弹劾而去职,虽然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樟、李如梅等人和李成梁带出来的一批宿将依旧得到重用。但是失去了李成梁这个总兵之后,辽镇军阀所拥有的财力就要狠打上一个折扣了。
在李成梁去职之后,辽镇十年之内八易其帅,平均一任辽帅只在职一年多。根本不可能如久任辽东的李成梁一样,将辽东一地方方面面的利益都扫入囊中,再拿出其中的大半豢养家丁。
而且他们这些短期在任的辽帅就算能捞着点银子,也得上下打点,还得给自己攒几个养老钱。
所以够成辽镇家丁的经济基础,在李成梁离任之后,就受到了极大的动摇。
就在李成梁离任后仅一年多,日本国的统治者丰臣秀吉就发动了壬辰侵朝之役。经济基础已经动摇的辽镇军阀,在李成梁之子李如松的带领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这场让他们亏得找不着北的援朝之役。
本以为可以速胜的援朝之役拖拖拉拉的打了六年多,而且倭寇军队的战斗力也超过辽镇军阀们的预料,李成梁家族拥有的家丁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
如果李成梁还是辽东总兵,这些损失还能在战后通过捞取辽东的油水慢慢补上,可是李成梁早就不在任了。虽然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时,似乎意识到辽镇军力有瓦解之危的万历皇帝启用李如松为辽东总兵官。但还没有等李如松利用这个差事把损失补回来,就在次年四月同蒙古土蛮部(察哈尔部)的交战中阵亡——李如松的意外阵亡,其实也能说明李氏家丁集团在朝鲜之役后已经亏得所剩无几。
要不然以碧蹄馆大战中李氏家丁的战斗力,几万土蛮部的游牧骑兵是根本打不过3000辽镇家丁铁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