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为虎兔敦汗毕竟是夷狄之君,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史可法道,“只有先示之以危,才能稍施恩德,如此才能驱之以用。”
朱由检连连点头,心想:果然不错……这眼光比袁崇焕这个缺心眼的主儿不知道高了多少!
“史可法,”朱由检又问,“你怕夷狄吗?”
“臣不怕!”史可法正色道,“臣虽书生,但也学过兵法武艺,何惧夷狄禽兽!”
“好!”朱由检重重点头,“朕就给你个和夷狄一战的机会!”
什么?
和夷狄一战?
史可法给惊出一身冷汗,他就是学过兵法武艺,并没有精通,怎么打得过夷狄?
心里面慌张,但是史可法那张充满正气的面孔上,却没有流露出多少惶恐。
朱由检又道:“顺天府的遵化县就在蓟镇边墙之内……现在蓟镇边墙外的喀喇沁蒙古诸部正被建奴征服,蓟镇边墙已经变成了前线,而边墙一旦出现破口,遵化县城就会被建奴第一个攻打!
朕现在就委你为遵化县令,并委以团练之全权,再给你发内帑五万两,再派给你六个小将为千总,再给你100名御马监壮士为骨干,再给你足够3000人用的兵甲……你能管好遵化、守住遵化吗?”
史可法也不知道这个小皇帝从哪里看出自己会打仗?但也只好咬着牙接下了这个差遣,大声回答:“臣一定能为陛下守住遵化!”
原来朱由检还是担心黄台吉会从喜峰口破关而入……哪怕有赵率教统15000辽兵入关加强蓟镇守备,他还是很不放心。
所以就只能加强蓟镇边墙之内各州县的防御了。任命史可法为遵化县令只是其中的一环,和史可法同年的进士吕大器稍后会被任命为玉田县令。同样是崇祯元年的进士何腾蛟(原本没有考中,这次开了后门)则被任命为平谷县令。因为忤逆魏忠贤而被罢了县令的路振飞也被启用,摆在了北京东北的顺义县。
上辈子被朱由检看好的杨嗣昌,现在也得到了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蓟州兵备道,驻守蓟州州城。曾经在天启年间负责整顿过御马监三营的高宏图,则被朱由检任命为顺天巡抚(明朝的巡抚不一定管一个省),驻守通州。
总之,在上一辈子已巳之变时,黄台吉进兵路上的守臣,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就没一盏省油的灯了!
第1681章 虎兔敦,是虎还是兔?
崇祯元年四月,库库和屯。
这座由土默特万户的首领,自立为汗的俺答汗所建立的塞上名都,现在已经落入了北元正统虎兔敦汗的手中了。
夺取库库和屯这座右翼蒙古的“都城”,可是虎兔敦汗林丹巴图尔多年的梦想……从他立下一统蒙古的宏愿时起,他就一直在惦记着库库和屯和周围肥沃富饶,亦耕亦牧的土默特川平原了。
可别以为蒙古人就会逐水草而居,不会种地也不会定居……实际上蒙古人会种地,也会筑城——蒙古人是种地的,只是种得不多。因为他们占据的草原、大漠之地上,没有什么时候定居的肥沃之地,这才不得不在草原上到处游牧。
而位于黄河和大青山之间的土默特川则是如今蒙古人所控制的地盘上少有的适合耕种的土地。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灌溉便利。
当年叱诧草原、大漠的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汗,就选中了土默特川平原作为他的“大汗基业”之本,不仅筑起了库库和屯城,还从汉地招来了许多信奉白莲教的农民,在库库和屯城周围开垦耕种。逐渐将库库和屯城和土默特川平原发展成了一片繁华富饶的塞上乐土,同时也将这里变成了一个足可以对抗蒙古汗廷的右翼蒙古之都。
将蒙古本部分为左右两翼和六个万户的,是虎兔敦汗的祖先,北元中兴之主达延汗。达延汗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巩固黄金家族在蒙古本部的势力——在达延汗的时代,左右两翼的六个万户中的五个,都在他的儿子们掌控之下,而他亲领的察哈尔万户(察哈尔是波斯语宫廷的意思)又是六个万户中实力最强的。
在达延汗的设想中,以后蒙古正统就出自中央察哈尔万户,而汗廷通过察哈尔万户的实力牢牢控制住左翼的另外两个万户,喀尔喀万户和兀良哈万户。而右翼蒙古的三个万户也在达延汗的子孙领导下,负责抵挡西面的瓦剌人,保卫蒙古汗廷……看起来一切都很完美啊。
可是俺答汗(他也是达延汗的子孙)和他所领导的土默特万户的崛起,彻底打破了达延汗所设计的权力格局。
他不仅让土默特万户成为右翼三万户的主宰,而且还发兵征服了属于左翼的兀良哈万户。做到了三分蒙古(指蒙古本部)有其二,而且还更进一步谋求汗位,先是从察哈尔的博迪汗那里得到了阿勒坦为索多汗(小汗)的封号,后来干脆甩开汗廷和西藏的大喇嘛互相吹捧,让大喇嘛给自己上了一个“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称号,这就等于公开自立为大汗,和察哈尔汗廷叫板,要分裂大蒙古了。
不过俺答汗给蒙古本部的统一造成最大伤害的事情,还不是自立为汗,而是和他年轻的妻子三娘子持续不断的营建库库和屯和开发土默特川。在他们二人的努力下,从土默特川到张家口,一路上到处都可以见到汉族移民或汉化了的蒙古农民的村庄,以及他们所开垦的麦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