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灯笼的亮光,朱由检马马虎虎看完了黄台吉的战书,哼了一声:“唐指山……离长城都不远了,打不赢就想跑吗?”
怎么可能不赢?张小旗对八旗天兵还是很迷信的,听了朱由检的话,心里面就有点不服气了。
就在这时,朱由检已经从黑文韬哪里取过一支蘸了墨水后晒干的毛笔,在一只茶碗中稍微蘸了点水,然后在战书上批下了“明日交锋”四个字,就把战书丢给了张小旗,最后对祖宽道:“送他回去。”
“得令。”祖宽应了一声,就拖着张小旗走了。
朱由检见他们走远了,才嗯咳了一声,目光在破庙的大殿中一扫,然后落在了一个二十多岁,相貌儒雅俊朗,身材修长而且匀称的青年身上,“魏孝廉,依你看,这通州团练和顺义团练能打仗吗?”
这个魏孝廉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名叫魏藻德……就是那位被逆子用成“诸葛亮”的大明中兴第一相!
他是通州人,是天启七年丁卯举人,因为中举后没多久就死了爸爸,所以没办法参加崇祯元年的大比,否则现在已经当官了。
不过朱由检还是很“关照”他的,在委派高宏图去通州办团练的时候,特意推荐了这位通州才子。所以高宏图就让魏藻德当了幕僚,协助自己办团练。魏藻德家在通州也算书香名门,而且其本人也颇为干练,居然帮了高宏图不少忙。
而他之所以会跑到朱由检的军中,则是因为在朱由检离开温榆河大营后,兵部侍郎张凤翼立即派出塘马将少年天子率领先锋往顺义而去的消息通报给了正驻兵顺义的高宏图(高宏图是顺天巡抚,当然可以带兵在顺天府境内溜达)和路振飞。
得到这个惊人消息的高宏图不敢怠慢,立即派自己的得力干将魏藻德和顺义县令路振飞各带一队团练出城搜索,想要在小皇帝遇险时施以援手。而魏藻德所带的通州团练,正好遇上了朱由检。
“万岁爷,”魏藻德想了想,回答道,“臣以为通州、顺义两地的团练是有一战之力的,不过……”
朱由检摆摆手,道:“没有什么不过的!你马上回城,去传达朕的中旨……让高宏图立即调集8000团练随朕出征唐指山,去和奴酋黄台吉决战!”
第1745章 勋贵们!向着敌人逃跑!
魏藻德听见朱由检的话,小心肝都发颤了。他之所以敢从顺义城堡中出来,并不是因为对大明朝有多忠心,而是在顺义城头上目睹了后金大军跨过蓟运河,又得知了明军的夜不收骑兵扫荡了蓟运河以西地区。
而且魏藻德带出城的1000通州长枪兵和弓箭手出了顺义县城,在蓟州运河以西展开搜索——这事儿看着忠义,但实际上没有什么风险。
但是跟随朱由检去唐指山和黄台吉决战就不一样了……黄台吉麾下可有五六万大军啊,而且都是凶的要死的奴贼!
通州团练和顺义团练要是离开了城堡,怎么抵达得住那么多奴贼?
心惊胆颤的魏藻德的忠义是经过历史证明的,朱由检毫不怀疑,所以也就不征求他的意见了……大不了杀身成仁嘛!魏藻德那么忠心,一定愿意为大明效死的!
在向魏藻德投去了两道赞许的目光后,朱由检就在破庙里面借着昏暗的灯笼放出的光线,用毛笔在一分空白的章本上写了道中旨。用完印后,朱由检就把中旨丢给魏藻德,然后吩咐黑文韬送他出了破庙,让他赶紧去顺义调兵。
兵贵神速啊!
这兵贵神速可不仅仅是指行军要尽可能快速,还包括其他一切军事行动——包括军事动员、军队集结、军队投入战场、军队在战场上展开……总之一切行动,都必须尽可能的快。
以快打慢,才是上上之策。
而朱由检手头的骑兵当然是快的,黑云龙和赵率教率领的骑兵主力很快就会赶到,届时朱由检手头就会有20000左右的精锐骑兵!
但是袁崇焕、张凤翼、洪承畴、何可纲等人率领的60000多步军却没有那么快……如果朱由检要等所有的兵力都抵达顺义后,再往唐指山开进,那么黄台吉就能赢得至少一天半到两天的时间。
可别小看这一天半到两天……有了这点时间,黄台吉不仅可以在唐指山构筑工事,埋伏兵马,而且还可以打破磨刀峪关口——磨刀峪长城属于蓟镇西路协管辖,由一个副将负责指挥,至于防守情况如何……朱由检也不抱什么希望。守军能够坚持一天不跑,就算是对得起朝廷的那点军饷了。
而后金军一旦打破磨刀峪边墙,就能将他们在入口之战中掠获的牲畜、人口、财物、粮食等等全部转移到边墙之外。
虽然不多,都补不了黄台吉发动这场战争的本钱,但是却足够后金军回家的路费……甚至还可以给蓟镇边墙外的喀喇沁蒙古部落补点小麦。
可别小看回家的“路费”和给喀喇沁蒙古的活命小麦,如果没有“路费”,也补不了喀喇沁蒙古的口粮。黄台吉就会把喀喇沁蒙古当成“路费”的来源!不仅会掠走喀喇沁蒙古各部最后的口粮,还会裹挟喀喇沁蒙古的部众,把他们从燕山山脉带走,免得他们落入明朝手中。
而喀喇沁蒙古各部一旦离开燕山山脉,再想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因为朱由检很快就会在燕山山脉设立燕山镇、辽西镇(这个辽西镇并不设在辽西走廊,而是在辽西山区),还会把投靠自己的喀喇沁蒙古人编入朵颜万户斡尔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 文野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