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知晓朱厚照的性格,就有意识地写武侠小说给他看,潜移默化中,给朱厚照灌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思想,同时根据朱厚照喜欢出风头的秉性,给他说及一些历史上的战争,教给他一些兵法韬略,让朱厚照自己琢磨如果把他放入历史中,能否取得卫青霍去病李靖等人的功业。
朱厚照每次都会认真学习,所以后来弘治皇帝抽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儿子居然会兵法韬略,吃惊之余高兴不已,这也是当初将沈溪从东南调回京城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沈溪特意为朱厚照准备了沙盘的设计图纸。
这些沙盘的设计图纸是沈溪根据实战编撰出来的,一草一木一条小河一个古井一条道路都有替代品,同时在配套的书籍中,将历史上著名战事的水文地理、山川走向以及兵马布置、调动等进行明确安排。
朱厚照在东宫闷了很久,终于从箱底里发现沈溪提供的设计图纸,好奇之下让随身太监依样画芦路将沙盘制作出来,他惊讶地发现,沙盘中一个个“小人”,或者是由小人构成的方阵,再加上城池、山峦、河流、沙丘等地形位置,赫然就是一个现实世界。
发生在书面上的战争,通过沙盘立即变得立体直观起来,朱厚照从最初对照兵书排兵布阵时的好奇,到随意调动兵马宛若亲临战场的喜悦,沉溺其中,一时难以自拔。
“太子殿下,时候不早,您该用膳了!”张苑站在旁边,打量朱厚照半天,也不知道这用泥土堆砌的东西有什么好玩的。
一个熊孩子,对着拼接起来好似七巧板一般的东西,成天在那儿摆弄不休,手里还随时拿着一本书,那书上画着一些图案,每次朱厚照都会按照书上的内容,先将地形摆好,再将草木河流以及城池等镶嵌其中,然后将兵马按照书中描述进行布置。
书中记录的,是沈溪精心设计的不同攻击和防守阵型,很多战事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沈溪无法教授熊孩子实战,只能先从“纸上谈兵”开始。
沈溪的纸上谈兵,不同于这时代那些书呆子凭空臆测,对于战场的随机变化理解得很清晰,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让朱厚照做出选择。
比如,是进攻还是防守,在敌人撤兵的时候是进行追击还是继续固守,每一种战略后面,沈溪又会做出不同假设,就好像一道道逻辑思维题,让朱厚照沉浸在这种每次都有多个选择,每种选择都会有不同结果的脑力游戏中。
如果选择失误,刚开始只是损失部分兵马,或者是自己在战场上的某个方面遇到麻烦,可随着手里的兵马损失过大,沈溪会按照时间轴,让虚拟的对手发起“总攻”,那时如果朱厚照在之前的战事中并未歼灭足够多的敌人,就会陷入很大的被动,最后兵败垂成。
朱厚照原本沉浸在武侠小说中,根本没留意到有这么好玩的东西,等他发现后,玩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甚至比之前看武侠小说还要投入,甚至白天上课时,也在纸上写写画画,推算每种战场局面下自己能保留的兵马是多少,做出怎样的攻防选择才是正确的。
张苑原本是叫朱厚照去吃饭,可当他发现朱厚照正对照沙盘研究兵书,以至于整个人都在发呆时,感觉不可思议,心想:
“这又是沈溪给他准备的东西……为什么我那侄子,每次拿出的玩意儿都能让太子如此沉迷?沈溪设计的玩具就如此有魅力?”
“我知道了!”
朱厚照突然兴奋起来,站起身,继续在沙盘上演示自己的想法。
张苑凑近沙盘看了一眼,依然不明白演示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不过张苑很懂得拍马屁,赶紧恭维:“殿下选择的一定是对的。”
“你知道什么?这是本宫的最新发现,原来这场战事,就是当初的土木堡之战啊!”朱厚照瞥了一眼书里的地图,兴奋地挥舞了一下小拳头,小脸红扑扑的,显得神采奕奕。
张苑听得一头雾水,什么土木堡之战,他根本就不明白与眼前的沙土有何关系,不过他最近倒是听说一件事,沈溪这会儿领兵驻扎的地方就是土木堡,而且陷入重围,几乎没机会逃生。
因为满朝上下都在议论,连宫里的太监也都众说纷纭,张苑听到不少秘闻,他将自己探听来的消息都告诉了朱厚照。
朱厚照毕竟不再是稚子,有了一定的头脑,他在那本战术图解书中扒拉半天,终于将类似沈溪驻守在土木堡之中、陷入重围的一章给找了出来,这会儿他好像取代沈溪,独自面对鞑靼人数万大军。
第一一五八章 来不及
紫禁城文华殿偏厅,七位顾问大臣汇聚一堂,商讨军政大事。
之前商讨一整天,都是按照既定流程办事,没什么新意。结果才散会一个多时辰,就有新议题了。
居庸关守将李频,上报朝廷出动援军两千余众增援土木堡,其得到的军令不是朝廷下发,而是由沈溪这个延绥巡抚直接开出的调令,让朝中的大佬们大出意外。
建昌侯张延龄并非七位顾问大臣的成员,但他跟兄长一起统辖京营,此时同在文华殿内。
听到熊绣的阐述,张延龄心想:“沈溪这小子不甘心引颈就戮,居然擅自调兵!?原本死后还可以追封个功臣,使得家族荣耀,但出了私下调兵这事儿,足可让你身败名裂,不是功臣反而是罪臣。这小子简直是自找麻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