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军都督府委派,马九暂时以小旗身份候缺,这已算“格外恩宠”,马九领了差事,但对自己在哪支军队服役都不知道,就懵头懵脑地返回沈府,他见到妻子把事情一说,小玉很开心,因为自己的丈夫总算跟着沈大人“出人头地”了。
“相公好好做,等老爷回来,肯定会想办法!”小玉带着鼓励的口吻说道。
马九苦笑不已:“小玉,你高看我了,我跟着老爷打仗,只是鞍前马后跑腿,换了谁做的或许都比我好……唉,希望老爷在西北别有事!”
在车马帮老人心目中,已经把自己当成沈府家仆,心中所向都是沈家,以前他们把惠娘当成自己的雇主,但现在惠娘因故而殁,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沈府……现在沈溪的成就非常耀眼,对这些做家仆的来说也是一种无上的光荣,走出去,但凡有什么麻烦,提到沈府,别人马上投以敬佩的目光,一切便相安无事。
就在马九安心候缺时,这天下午府中突然来人,传唤马九去兵部议事。
“兵部议事?”
马九听到这名词,感觉异常陌生,他不觉得自己有资格登兵部大门,那衙门口实在太大,以前路过兵部的时候都得低着头。
来人是兵部的一名吏员,满脸笑容:“马将军,您是贵人,军国大事没您老人家参与那怎么行?”
突如其来的恭维话,让马九脑袋“嗡嗡”作响,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心想:“难道老爷从西北回来了?”
马九本来帮府中推磨做豆腐,他赶紧让小玉进去跟谢韵儿告假,自己从府门出来,见门口已经准备好高头大马,前后还有护送的兵丁。
“请,马将军!”吏员笑盈盈道。
马九顾不上多问,因为他觉得自己没那资格发问,等他上马,往兵部去的路上,虽然街道上冷冷清清,但他却感觉到一种光荣。
到了兵部,有人过来给马九牵马,马九跳下来,还没站定,但见一个衣着华丽的少年,正站在兵部衙门的台阶上打量他,见到他后那少年往这边走了过来,身后跟着几个卑躬屈膝的人,看那姿态,马九非常怀疑是戏中的太监。
少年走过来,将马九上下打量一番,道:“你……就是沈先生在东南打倭寇时候带着的马九,对吧?”
第一二一六章 督战
马九怎么都没料到,自己此生有机会见到太子,未来的皇帝如今就活生生站在他面前,他感觉自己的人生恐怕要改写了。
当朱厚照带着马九,一起跨进兵部大门时,马九整个人恍恍惚惚的,脑袋“嗡嗡”作响,旁人跟他说什么,他根本听不进去。
马九跟沈溪经历过风浪,从一个不识字的小混混,成长为沈家不可或缺的部分,拥有小玉这样沈家忠实的丫鬟为妻,夫妻二人都要靠沈家过活,他现在脑袋里只想着一件事,全靠自家老爷,自己才有机会飞黄腾达。
来到兵部正堂,朱厚照进去后里面围坐在一起商谈的人全都恭敬地站起身行礼,除了暂代尚书事的兵部左侍郎熊绣,前兵部尚书马文升外,尚有兵部郎中、员外郎和主事等官员若干,另外便是张懋和张鹤龄。
内阁三位辅政大学士没有到场,因为这是一场军事部署会议,朱厚照不希望别人来干涉他的安排,马文升纯属是不放心,不请自来。
“这位是跟沈卿家在东南沿海平定倭寇和盗匪,立下汗马功劳的马九!”
朱厚照如此介绍马九,“本宫请他来,是想让他参谋军机,如本宫有何调遣,也会遣他做事!”
马文升和张懋对视一眼。
二人均未想到朱厚照对沈溪的人如此看重,但不管怎样,马九只是个小角色,马文升和张懋不想过多干涉,由着朱厚照“胡闹”。
马九虽被朱厚照接纳,但他以前只是沈溪的跟班一枚,即便跟沈溪和自己的妻子学会读书识字,但只是属于执行者,对于军事韬略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不过马九这人有旁人不及的优点,那就是忠心和坦诚,做事一丝不苟,即便弄不明白也会一丝不苟执行,而且他将太子当成神明看待,即便太子年少,对于太子的命令也没有任何迟疑。
朱厚照在兵部大堂侃侃而谈,之前张懋和马文升对太子多有轻视,但听朱厚照将当前战局分析得头头是道,除了佩服有加,心中都在想,究竟是什么人给予太子这方面的指导?
“……好了,就这么多,料想一两日内,鞑子就会杀到京城九门下,至于鞑子主攻哪个城门,本宫尚不能确定,但每处城门都需要提高警惕。之前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安排领兵的将领,本宫今晚要见上一见,如果鞑子连夜发起攻城,本宫会亲自上城头鼓舞军心士气!”
朱厚照此时仍旧没断了出宫的念想,在大明遭遇劫难时,他少年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断无退缩之意。
这跟朝中许多老臣的想法截然不同!
朱祐樘之所以让儿子出来打理军政,除了对朝中大臣不信任,主要还是希望利用儿子的血性,跟鞑靼人好好较量一下,彰显大明决不退缩的信心和勇气……这是朱祐樘看到儿子亲笔写就的用兵策后艰难做出的决定。
朱厚照看向马文升几人,问道:“马尚书,张老公爷,国舅,本宫安排的事情,没问题吧?”
“太子殿下指挥若定,让人钦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