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寒门状元(上)_天子【完结】(2309)

  我这儿可没养闲人的准备,来了就拿出真本事,别一天到晚混吃等死!

  沈溪已深切地感受到人手不足,对他来说,其实唐寅和夏宽能来,对他而言无异于及时雨。

  按照沈溪设想,这二人过来,可不是当什么谋士,而是继续分管实务。

  现在下面的工坊需要有人主持,沈溪要当官,批阅公文,处置两省军政大事,没太多时间顾及杂务,最好是让唐寅和夏宽二人来处置,他们起码有一定能力,而且脑子不笨,接受新事物也快。

  沈溪要求建立的工坊,在五月份已轰轰烈烈动工,随着砖瓦坊率先落成,生产出来的青砖、红砖开始源源不断供应屋舍建设,可惜现在用于粘合墙体的三合土产量很少,如果换做水泥,建设进度会越发快。

  可惜对于水泥,沈溪也是一知半解,只知道是用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送入窖中煅烧而成,但具体如何,中间要添加什么辅料却不知道,这些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试验。

  目前沈溪实际上是在一张白纸上,勾勒他的工业蓝图。

  第一三六八章 两种作物

  五月十六,沈溪收到京城来信。

  谢韵儿和周氏商量后,决定五月初十从京城出发。为一路安稳,谢家人决定走运河到长江的水路,或许是周氏有之前走陆路被劫的阴影,现在远行她只敢乘坐官船。

  对于沈溪来说,现在就考虑家人何时到来为时尚早,毕竟路上不管怎么样都得耽误一两个月,等家人真正抵达武昌府已经是七八月份的事情了。

  如今沈溪公事繁忙,没时间顾及家庭,不过如果身边多几个贴心人照顾自己生活起居,倒也不错。

  五月十八,马中锡到总督衙门,跟沈溪谈及夏粮的事情。

  在这时代,粮食生产才是朝廷最注重的问题。

  以湖广往年的情况看,一年可收两季粮,其中冬春种植小麦,夏秋种植稻谷,而收获小麦的夏收并非是一年里出产粮食最多的季节。如今闽粤桂三省正在大力种植玉米和番薯,但尚未推广到湖广。

  湖广左布政使马中锡,得知沿海东南三省有玉米和番薯这两种亩产破千斤的粮食作物,非常惊讶。

  自沈溪于弘治十五年在闽粤桂推广种植这两种作物以来,仅过去两年,种植高产作物玉米和番薯的州府就已经基本涵盖三省,沈溪非常清楚这两种作物的优缺点,而马中锡听说推行作物的事情是由时为东南沿海三省总督的沈溪具体经手,所以特地登门跟沈溪讨教。

  “……沈中丞应与粤省地方官吏熟悉,这几年湖广连年遭灾,不但水患盛行,蝗灾也是不断,若大人可将这两种作物引到湖广来,于百姓有利,还能助涨沈中丞在朝中的声望和地位,岂非美事一桩?”

  马中锡带着期待问道。

  对此沈溪并没有立即答应。在他看来,番薯和玉米在闽粤桂三省推广没什么问题,因为那里山地丘陵多而平原少,除了种植相对耐旱的番薯和玉米,实在没办法增加粮食的产量。

  但湖广之地却不同,两湖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泊众多,号称“水乡泽国”,种植小麦和稻谷的条件得天独厚,如果改而去种植番薯和玉米,反倒是得不偿失。

  归根到底,番薯和玉米虽然可以作为主粮,但番薯存储不便,而玉米的口味较为粗糙,这中间得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如今闽粤桂三省尚处于摸索推广的阶段,沈溪不想那么麻烦,把不成熟的东西推广到湖广来。

  沈溪道:“马老既然提及,本官自会仔细思虑……从湖广到闽粤桂三省虽然不远,但如今已经是五月,即便即刻派人去找种子,一来一去,怕也是赶不上今年的夏耕,不若等明年再行推广!”

  马中锡略微迟疑:“沈中丞,不是听闻那名为番薯之物,于夏秋之季耕种,可在入冬前收获一季么?若是能将其……移栽过来,百姓或许能过个不错的冬天……”

  看得出,马中锡在推广番薯和玉米这件事上很热心,沈溪虽然有些不太想应承这差事,但难得一省藩台对此热衷,如果拒绝,或许会让彼此都下不来台。沈溪当即点头:“既如此,那本官就应承了,明日便让人送些番薯和玉米种子到藩司衙门,至于如何栽种,会找专人向马老传授……”

  “这……”

  马中锡无论如何也没料到,他要的番薯和玉米种子,在沈溪这里都是现成的。

  没办法,宋小城人已经到了湖广,闽省的试验田虽然不及粤省多,但那儿也是沈溪的基本盘,沈溪让宋小城到湖广来,为避免往返麻烦,早就在信中交待,让宋小城将玉米和番薯种子带过来。

  沈溪道:“本官原无推广番薯和玉米的计划,但既然马老如此热心,本官便将推行这两种作物之事交给马老,且……本官这里还有两种经济作物的种子,马老既然要推广番薯和玉米,便将这两种作物也一并推广了罢!”

  沈溪所说的“经济作物”,便是辣椒和烟草这两种在未来大行其道的作物。

  辣椒的作用不言而喻,这是沈溪从佛郎机人手中,继玉米和番薯后,获得的又一重要作物种子,是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蔬和调味料。

  至于引入烟草,并非一定是好事,但沈溪自问不是能改变时代的圣人,存在即合理,虽然也知道这东西对人的健康会造成很大影响,但他知道这东西很快就会在全世界流行开来,与其等着此物成为别国出口到华夏获取暴利的商品,不如由自己来推广种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