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柳心想:“这位会是谁呢?”
她正在怔神,熙儿问道:“姐姐,你在想那位年轻公子么?”
云柳回过神来,又往书房看了一眼,觉得事有蹊跷,最后她似乎想到什么,冷不丁一个激灵,赶紧摇了摇头,道:“熙儿,这件事你千万别对外面的人说,我们现在好不容易获得沈大人接纳,要懂得替大人分忧!言多必失!”
熙儿似懂非懂,她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云柳如此紧张。
……
……
第二天,沈溪继续带朱厚照参观工业园区。
这次带朱厚照去的是刚落成的纺纱厂、织布厂和正在动工修建的雕版印刷工坊。
沈溪准备把之前在汀州府大肆发展的雕版彩色连环画工艺带到湖广来,但第一批印制的并非是有现成雕版的连环画或者读本,而是印刷一些用来宣传的小册子。
要开启民智,光靠嘴巴说不行,沈溪准备制作一些宣传手册,彩色插图再加上简短的文字,通俗易懂,来百姓看了会觉得很有趣,进而认同上面宣扬的道理,如此可以作为推广总督府政策的载体。
沈溪首先要大力宣传的,便是玉米和番薯这两样在闽粤之地已开始大规模推广的农作物。
要改变百姓千百年来形成的耕种习惯,非一朝一夕之功。
沈溪之前已下发文湖广各地州府,让各州府在一年内,在县一级建立新作物试验田,两年之内,将新作物进行推广,五年内,争取让湖广所有的山地种上新作物。
湖广虽然平原众多,但山地丘陵依然要占全省总面积的六成以上,沈溪准备在那些不方便种植小麦和稻谷的田土上,全部种上玉米和番薯。
因朝廷暂不认可新作物作纳粮之用,沈溪之前曾写奏本,允许东南三省的百姓以新作物作纳粮之用,但迟迟不见音讯,老百姓种植新作物始终会有担忧,所以只能在确保小麦和稻谷收成上,再种植新作物。
朱厚照生平第一次见到玉米和番薯,午饭时,沈溪让人煮了两样食物,让朱厚照好好品尝一番。
玉米并不是香甜的嫩玉米,而是用玉米面蒸的窝窝头。
闽粤桂三省种植的春玉米差不多要等一个月后才能成熟,至于湖广地区因沈溪履任晚,种子又是由宋小城带来,尚未有春玉米播种,不过推广田内夏玉米已经出苗,差不多三个月后便会收获。
朱厚照品尝后赞不绝口,尤其是番薯,这东西吃起来面面的、甜甜的,吃过后齿颊留香,他连吃了两根红薯,才出言问道:“先生,这是何物?如此好吃,多给我一些,我想带回京城……给父……母尝尝!”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熊孩子差点儿说父皇母后,好在及时改口了,沈溪惊出一身冷汗,心中暗自嘀咕:你带这东西回去,不摆明告诉别人你来过我这里?当下介绍:“你品尝的这两样东西,一样是玉米,又叫包谷、棒子,另一种是番薯,俗称地瓜、红薯。”
“这两种都是高产作物,以南方论,一年可以收获两到三次,亩产千斤,百姓耕种后,基本能解决温饱问题,对于改善民生,安定地方大有帮助!”
朱厚照笑嘻嘻道:“这么好的东西,我怎么以前从来没听说过,是沈先生从外藩引入的?”
“算是吧!”
沈溪不知该怎么解释,这两种作物确实是他从佛郎机人手中敲诈而来,加上后来获得的经济作物种子,他手头上来自于遥远美洲的作物基本齐备,下一步他将继续跟佛郎机人贸易,争取早日把马铃薯和橡胶种子搞到手。
朱厚照又吃了一个烤番薯,啧啧称叹:“还是烤来吃最好吃,煮的虽然也颇有味道,但鲜美度却远不及……嘿,其实那玉米也不错,蒸出来的馍馍金黄金黄的,只是吃到嘴里口感不是很好,当个新鲜吧!”
别看朱厚照年岁不大,却是个吃货,他是皇帝独子,从小到大可说是吃遍山珍海味,对于美食他有自己的判断。
多少算是个美食家。
第一三八三章 反感的种子
工业园区新修建的食堂大厅里,吃过烤红薯的朱厚照,懒洋洋坐在圆桌边,整个人都不想动弹。
这会儿外面太阳太过毒辣,他可不想出去“享受”日光浴。
朱厚照开始找话题,问道:“先生,这番薯和玉米,从何而来啊,难道是你之前在武侠小说中提到的爪哇国?”
沈溪没好气地回道:“小说里的东西,终归只是戏言,这你也能当真?爪哇国,乃是在我大明南海外围,面积和江赣省差不多,四季如夏,物产富饶,那里生活的百姓不用耕种,依靠大自然中采摘的瓜果便能生存。至于这两样作物,却是来自大洋彼岸……算了,跟你说了你也不明白!”
朱厚照闷闷不乐,这次沈溪见到他,说事情总是显露出一副不耐烦的神色,朱厚照本想央求沈溪让他在武昌府多住些时日,现在看到沈溪好像不欢迎他,有些话就说不出口了。
朱厚照眨了眨眼,以退为进:“先生要送我回去,也是应该的,我离开京城确实有一段时日了。但先生可有为我多准备些说本?昨日那一本我已经看了快一半了,要是没有的话,我路上怎么打发无聊的时间?”
也就朱厚照能厚着脸皮让沈溪给他写消遣读物,之前沈溪一直哄着他,为的是熊孩子登基后能想到他,委以重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