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药铺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惠娘却愿意把生意分出来让周氏一起做,让她有些受宠若惊。
“妹妹,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孙惠娘笑道,“要不是妹妹有福气能遇上姐姐一家人,别说做这买卖了,就连铺子和院子都保不住。”
“现在妹妹实在太忙了,时常有心力交瘁不堪重负之感。姐姐就当是体谅一下妹妹,过来帮帮忙吧!妹妹也不亏待姐姐,以后药铺所得之利,我们五五分成可好?”
“不行不行,那我可真要被人戳脊梁骨了!”
周氏一听五五分成,她就算再想入股药铺也知道不合适。本来就是白送的买卖,现在惠娘还要把一半收益给她,她可不愿接受。
最后两个女人你推我让,终于商定惠娘把药铺利润的三成给周氏。如此一来,沈家成为了药铺的股东,周氏也终于有了正当营生,不用再去做女红或者沿街摆摊叫卖了。
经过南方这场瘟疫之后,药铺里的药材库存已经严重不足,以目前生意兴隆的状况,支撑不了几天就要断货。因此,必须从别的地方购进药材补货,这就需要本钱。
周氏有红利分,但也要拿出之前惠娘给她的银子来作为药铺的流动资金,对于周氏来说,这本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自然乐意之至。
几天之后,新一批药材运来了。
这批药材价格比之半年前要贵上一倍有余。在药材进到药铺后,惠娘很发愁,她不想涨价令乡亲难以承受,但这批药材进价就很高,她才刚让周氏入股作为药铺的老板,并不想让周氏赔钱。
“要不咱就以进价把药材卖出去如何?外面药铺的药材价格基本上翻了两倍,咱们保本卖虽然有些对不起百姓,但好在咱也不亏本。”
惠娘找周氏商量,其实是想征得周氏的同意。毕竟开门做生意,还需要算上人工和杂税,不赚钱其实就已经亏了。
周氏没多少主意,在经营药铺上惠娘远比她有经验,她什么看法都没有就表态同意下来。
如此周氏作为药铺的二当家,也开始出来经营铺子,她不识字,记账的事需要惠娘负责,她首先要学的记住药材的名字,要把什么药放在哪里记清楚,这就需要周氏能认识盛着药材的抽屉外面的字。
打理药铺生意的头几天,周氏天天都在学认字,这对目不识丁的她来说无异于一场巨大的挑战。
沈溪放学回来到药铺帮忙的时候,周氏通常也会拉着他问抽屉外面的字是什么,要是认混了,抓错一味药,不仅会耽误病人的病情,甚至可能因为药性相冲导致出现严重后果。
周氏知道这事情不能怠慢,所以学习起来非常用功。
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两家赚
“臭小子,你快说这是什么字?老娘我长这么大,还要求你这小子,要是娘早几年有书读的话,就不用这么憋屈了。”
周氏扯着沈溪站在药铺的柜台下,让沈溪一个一个抽屉读下来。
沈溪依次说了,半晌之后周氏又开始问第二遍。
沈溪皱了皱眉:“娘,您这么死记硬背可不成。要是有谁不小心把抽屉调换了,这药您不是还得抓错?”
“哎呀,还真是这么个理儿!完了完了……刚才记下来几个字,现在又忘记了。你说有什么好办法?”
周氏怒气冲冲看向沈溪。
沈溪笑道:“要不这样,娘,咱用简单点儿的方法……您看,这字您不认得,咱就用图画来代替,您觉得这音听起来像什么,咱就画个什么,您记起来不就方便多了吗?”
周氏可没听过这种学认字的方法。
其实沈溪教她的已经不是认字,而是用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住所学的内容,这是记忆法的一种。
以周氏现在的年岁,才开始学认字、写字,实在是有些晚了。
沈溪这法子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让周氏记住那么多复杂的笔画,只需要记得某个字的读音,看起来像什么就成了。
周氏虽然平日里打骂沈溪惯了,但当起学生来还是很认真的,加上沈溪教给她的方法确实不错,回到家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就把该记住的都记全了。沈溪还特地全部考了一遍,周氏竟然没有错漏的地方。
“太好了,明天跟你孙姨说,让她也开开眼界。”周氏兴高采烈地收拾规整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沈溪跟着周氏到了药铺。
周氏把昨天学到的东西展示了一下,沈溪说到什么药名,她便立即把手伸向相关的抽屉,中间没有出一次差错。
这一来,果然连惠娘也大为惊讶和钦佩:“没想到姐姐学得这么快,看来以后抓药这一块,姐姐可以胜任了。”
周氏讪讪笑道:“还是憨娃儿聪明,他自己学得快,还有法子教我。嘿,以后再有来买药的,我一定不会抓错药。”
沈溪有些困倦打个哈欠,没精打采地去学塾读书。
……
……
到了十月下旬,天逐渐凉了起来。
好在福建这地方,就算是冬天也不会太冷。
这天已是申酉之交,药铺尚在经营,前来问药的百姓排着长龙,秩序井然。这时候县衙派人前来通知,第二天朝廷委派的钦差将抵达宁化县城,第一站就是先来药铺看望惠娘这位“女神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