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迁老脸顿时黑了下来:“听你话里的意思,这是要抗拒皇命!沈溪啊,你当老夫是在害你怎么着?这可是皇差,出去后你就是钦差大臣,别人盼求而不得,你这倒好,居然推三阻四?”
沈溪心里直叫苦,自从当官后便被谢迁使来唤去,本以为回乡省亲能清静几个月,正好散一下心,说不定还能拜访一下唐寅、文征明、徐祯卿等江南名士,顺带给唐寅安排个差事让他将来有所作为。
现在倒好,连回乡省亲都给谢迁惦记上了,名其名曰是钦差。但若是办一般皇差,沈溪自然求之不得,可现在是让他去跟一群名为航海家实则是海盗的葡萄牙人讨要贡品。
沈溪道:“学生怕不能胜任。学生精擅的是英吉利文字,并非佛郞机文,就算见到这些人,也无法跟他们沟通,其实这差事,谢阁老另差遣他人为好。”
谢迁没好气地道:“事情就这么定了!陛下给你优待,年底之前出发,最迟二月中旬抵达泉州府。这趟去,最好五月底前回来……”
言之凿凿,不容沈溪有任何拒绝的机会。
沈溪摇头苦笑。
这钦差大臣的差事安排得未免有些草率了,就算不给王命旗牌,也该由皇帝颁给他敕印,让他在地方上有便宜行事的权力,可现在倒好,只是谢迁过来转告一句,就让他“顺路”办皇差……
只怕是有命去没命回来啊!
沈溪道:“谢阁老,不是学生推搪,这佛郞机人远在欧巴罗大陆,与我朝并无邦交,此番其以船队抵达我东南沿海,有兵甲和火器之利,我前去若对方肯服我大明天威尚好,若一言不合,这……让我如何处置?”
谢迁显然没把问题想得太复杂。
其实谢迁知道“佛郞机人”还是在收到福建地方所上的奏本后,因“佛郞机”跟大明没有来往,语言不通,双方对话其实是通过第三国进行转译,对方递呈的国书,按地方官的意思是说要纳贡,但真实意图并不明朗。
只有沈溪暗自腹诽:一群海上的强盗,会给大明朝纳贡?
“几艘船而已,我大明地大物博,军力强盛,岂会被几个小小的佛郞机人威胁?”谢迁抱着天朝上国的想法,不过沈溪的话还是引起了他的警惕,“这样吧,我回去跟陛下一提,看陛下的意思,你回去准备一下,过几天就走。”
“那学生的一年考评……”
“啰哩啰唆的,既然都放你回乡了,自然你的考评就算是通过了,回来后继续当你的差事。”
谢迁没好气地道,“不过你当这东宫讲学官也是够招人嫌的,王学士不盯着别人,专门盯着你,这趟回去后你要好好反省下,回来看看怎么才能教好太子学问。”
沈溪听这意思,他这次回去不是因为考评期满得以回乡省亲,而是因为教学糟糕而被“发配”,至于见葡萄牙人则属于“戴罪立功”。
沈溪心想:“我只是回乡探个亲,你用得着这般连唬带吓的?”
谢迁到底不是个只会耍嘴皮的佞臣,他听到沈溪的分析后,也意识到这些佛郞机人可能不怀好意,所以赶紧回去跟弘治皇帝提些建议,防患于未然。
沈溪却开始为自己这趟省亲之旅发愁了。
第五四三章 任君采撷
沈溪知道,他虽然当东宫讲官不久,但所受非议却是众讲官中最多的。
朱厚照顽劣,沈溪的教学方法在最初的确能起效果,让朱厚照对历史有更直观的印象和感受,令其在赐宴上大出风头。
弘治皇帝一看效果不错,便让沈溪再接再厉。
可后面重重压力束缚住了沈溪手脚,不准他干这干那,连点儿起码的奖励都没有,再想让熊孩子认真学习,那实在太难为人了,加上王鏊等老派讲官看不惯沈溪的教学方式,于是沈溪不可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弘治皇帝为了息事宁人,让王鏊等老讲官平息心头的火气,只好将沈溪调出去办皇差,至于让他省亲,那才是顺道的。
如今海禁未开,要去泉州,过了长江就得顺南运河到杭州,然后由钱江到衢州和江山,下船走陆路翻越仙霞岭,经建宁到福州,然后才到泉州。
于公于私,沈溪只能先去过泉州,将皇差完成之后才能折返回汀州,至于办皇差能否带家眷,这问题尚需谢迁“通融”,到底沈溪此番是回乡省亲,顺道带上家眷应该可行,他可不想将林黛一个人留在京城。
沈溪刚回到家,玉娘男装来访,这次她竟然堂而皇之到沈溪家的会客厅见面,并非跟以前一样在外面随便找个茶寮叙话。
“……听闻沈大人办皇差,可喜可贺。”玉娘上来竟然为沈溪道喜。
的确,在很多人看来,能接受皇帝委派,成为钦差去地方办事,这是多大的荣耀啊!尤其是沈溪这样的新晋官员,更应该觉得这是祖坟冒青烟才得来的好差事!
沈溪却觉得玉娘来者不善。
沈溪道:“玉当家且将来意说明,听你这么说,我心里瘆得慌。”
玉娘哑然失笑,问道:“难道奴家于沈大人心中,便是这般不堪?”
沈溪心想,我以前的确很肤浅,觉得保住乡试解元的头衔应该对你和刘大夏感恩戴德,所以才会接受委派,让自己一次次步入险境,现在还担心外戚张氏兄弟的报复。
但我现在知道了,但凡你来找我,跟谢老儿来找一样,都没好事。但谢老儿可是直接听命于弘治皇帝,我办的差事皇帝能知悉,对未来大有裨益。而你却是听刘大夏吩咐做事,我跟着行事,等级差了不知道多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